一种水上地震勘探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208303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27 09: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水上地震勘探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两个金属立板,两个所述金属立板的上表面共同固定连接有操作箱体,所述操作箱体的底面开设有两个通孔,每个所述通孔的内部均设有拉绳。本装置通过设置有驱动电机、转杆、轴承座、绕线筒、通孔、拉绳、连接块、地震仪、连接板、连接杆和配重块,利用驱动电机和转杆的配合,便于绕线筒对拉绳进行放卷,并且根据连接板、连接杆和配重块的配合,带动地震仪向下移动,并且能够进一步防止地震仪因水的波动而出现晃动,同时利用驱动电机和转杆的连接关系,便于绕线筒带动拉绳在通孔内部滑动,并且对拉绳进行收卷工作,其方式能够降低工作人员的工作负担。其方式能够降低工作人员的工作负担。其方式能够降低工作人员的工作负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上地震勘探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地震领域,尤其是一种水上地震勘探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地震又称地动和地震动,是地壳快速释放能量过程中造成的震动,期间会产生地震波的一种自然现象,地球上板块与板块之间相互挤压碰撞,造成板块边沿及板块内部产生错动和破裂,是引起地震的主要原因,地震开始发生的地点称为震源,震源正上方的地面称为震中,地震常常造成严重人员伤亡,能引起火灾、水灾、有毒气体泄漏、细菌及放射性物质扩散,还可能造成海啸、滑坡、崩塌和地裂缝。
[0003]现阶段水上地震进行勘探过程中,需要利用人工将地震仪插入地层,由于水的波动会带动地震仪进行晃动,这样会影响勘探结果,而且勘测完成后普遍采用人工拉动绳索将地震仪移出水面,其方式大大增加了工作人员的工作负担,为此,我们提出一种水上地震勘探装置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上地震勘探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水上地震勘探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两个金属立板,两个所述金属立板的上表面共同固定连接有操作箱体,所述操作箱体的底面开设有两个通孔,每个所述通孔的内部均设有拉绳,两个所述拉绳的底端共同固定连接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的正面固定连接有地震仪,所述地震仪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底面固定连接有环形排列的连接杆,每个所述连接杆的底端均固定连接有配重块,所述操作箱体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有轴承座,所述操作箱体的右侧面固定镶嵌有驱动电机,所述轴承座的内圈和驱动电机的输出端共同固定连接有转杆,所述转杆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两个绕线筒,每个所述绕线筒的外表面均与拉绳远离连接块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底板的上表面开设有通口。
[0007]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操作箱体的正面固定连接有控制开关和警示牌,所述控制开关位于警示牌的左侧面。
[0008]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操作箱体的正面和操作箱体的背面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每个所述固定板的上表面均开设有圆孔。
[0009]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底板的底面固定连接有浮板,所述底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盒体。
[0010]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操作箱体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光伏板,两个所述金属立板其中一个的右侧面固定连接有蓄电池,两个所述金属立板其中一个的左侧面固定连接有控制器。
[0011]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底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两个加固块,两个所述加固块相互靠近的一侧面分别与两个金属立板相互远离的一侧面固定连接。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3]本装置通过设置有驱动电机、转杆、轴承座、绕线筒、通孔、拉绳、连接块、地震仪、连接板、连接杆和配重块,利用驱动电机和转杆的配合,便于绕线筒对拉绳进行放卷,并且根据连接板、连接杆和配重块的配合,带动地震仪向下移动,并且能够进一步防止地震仪因水的波动而出现晃动,同时利用驱动电机和转杆的连接关系,便于绕线筒带动拉绳在通孔内部滑动,并且对拉绳进行收卷工作,其方式能够降低工作人员的工作负担。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水上地震勘探装置整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水上地震勘探装置底板侧视图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6]图3为水上地震勘探装置操作箱体俯视图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7]图4为水上地震勘探装置操作箱体俯视图的剖视图。
[0018]图中:1、盒体;2、底板;3、通口;4、地震仪;5、浮板;6、加固块;7、连接杆;8、蓄电池;9、连接板;10、驱动电机;11、操作箱体;12、警示牌;13、固定板;14、光伏板;15、控制开关;16、金属立板;17、控制器;18、连接块;19、配重块;20、圆孔;21、轴承座;22、转杆;23、绕线筒;24、通孔;25、拉绳。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0]请参阅图1

4,本技术中,一种水上地震勘探装置,包括底板2,底板2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两个金属立板16,两个金属立板16的上表面共同固定连接有操作箱体11,操作箱体11的底面开设有两个通孔24,每个通孔24的内部均设有拉绳25,两个拉绳25的底端共同固定连接有连接块18,连接块18的正面固定连接有地震仪4,地震仪4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连接板9,连接板9的底面固定连接有环形排列的连接杆7,每个连接杆7的底端均固定连接有配重块19,操作箱体11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有轴承座21,操作箱体11的右侧面固定镶嵌有驱动电机10,轴承座21的内圈和驱动电机10的输出端共同固定连接有转杆22,转杆22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两个绕线筒23,每个绕线筒23的外表面均与拉绳25远离连接块18的一端固定连接,底板2的上表面开设有通口3。
[0021]操作箱体11的正面固定连接有控制开关15和警示牌12,控制开关15位于警示牌12的左侧面,利用警示牌12便于提示工作人员注意事项,操作箱体11的正面和操作箱体11的背面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板13,每个固定板13的上表面均开设有圆孔20,利用固定板13和圆孔20的配合,便于将该装置移动至使用位置,底板2的底面固定连接有浮板5,底板2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盒体1,利用盒体1便于工作人员存放检修零件。
[0022]操作箱体1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光伏板14,两个金属立板16其中一个的右侧面固
定连接有蓄电池8,两个金属立板16其中一个的左侧面固定连接有控制器17,利用光伏板14、蓄电池8和控制器17的配合,便于提供充足的电力,底板2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两个加固块6,两个加固块6相互靠近的一侧面分别与两个金属立板16相互远离的一侧面固定连接,利用加固块6便于对金属立板16进行加固。
[0023]本技术的工作原理是:
[0024]在工作人员使用时,首先通过光伏板14和控制器17的配合对蓄电池8进行充电,此时将该装置移动至使用位置,然后按动控制开关15控制驱动电机10启动,利用驱动电机10提供的动力,带动转杆22在轴承座21内部旋转,此时绕线筒23对拉绳25进行放卷,随后根据配重块19的重量,带动地震仪4向下移动,并且使地震仪4插入地层,紧接着利用地震仪4进行地震勘探,然而勘探完成后,通过驱动电机10的反向转动,使转杆22和绕线筒23对拉绳25进行收卷工作。
[0025]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技术。因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上地震勘探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2),所述底板(2)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两个金属立板(16),两个所述金属立板(16)的上表面共同固定连接有操作箱体(11),所述操作箱体(11)的底面开设有两个通孔(24),每个所述通孔(24)的内部均设有拉绳(25),两个所述拉绳(25)的底端共同固定连接有连接块(18),所述连接块(18)的正面固定连接有地震仪(4),所述地震仪(4)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连接板(9),所述连接板(9)的底面固定连接有环形排列的连接杆(7),每个所述连接杆(7)的底端均固定连接有配重块(19),所述操作箱体(11)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有轴承座(21),所述操作箱体(11)的右侧面固定镶嵌有驱动电机(10),所述轴承座(21)的内圈和驱动电机(10)的输出端共同固定连接有转杆(22),所述转杆(22)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两个绕线筒(23),每个所述绕线筒(23)的外表面均与拉绳(25)远离连接块(18)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底板(2)的上表面开设有通口(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上地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正中李洋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地质科学院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勘查研究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