喷氨格栅模型及其阻力特性试验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208113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27 09: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喷氨格栅模型及其阻力特性试验装置,喷氨格栅模型包括多个支管、多个导管、母管、压力埋管和浮子流量计,阻力特性试验装置包括模型、第一送风机、第二送风机、就地压力表和温度调控机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喷氨格栅模型及其阻力特性试验装置,利用阻力特性试验装置测试喷氨格栅模型投入使用时,母管、各导管和各支管上的流量和压力数据,通过比较分析数据,能够得到喷氨格栅模型管路系统的流量和阻力分配特性,指导喷氨格栅的优化设计和规模化投产制造。模化投产制造。模化投产制造。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喷氨格栅模型及其阻力特性试验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脱硝喷氨
,特别涉及喷氨格栅模型及其阻力特性试验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电力、水泥、焦化等企业的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含有氮氧物的废气,目前主要采用选择性催化还原(SCR)方法进行脱硝处理,将作为还原剂的氨与空气混合后喷入SCR反应器的上游烟道中,氨在催化剂的作用下与废气中的氮氧化物反应生成无害的氮气和水,在SCR反应中,氨气或含氨空气与烟气混合的均匀程度直接决定了脱硝反应器出口的NO和氨逃逸浓度分布,影响整体脱硝效率,脱硝系统采用的喷氨格栅基本为格栅型,喷嘴伸入烟道中。
[0003]相关技术中,供氨母管与格栅单体的导管连接,导管下游连接多级支管,不同形式的供氨管路系统内部的含氨气流流通时受到的阻力不同,喷嘴喷出气流的均匀程度受供氨母管和格栅单体的结构形式影响,实际生产中,既需要针对不同项目的烟气混合需要,在喷氨系统上设计足够多数量的喷嘴进行喷氨,又要保证所有喷嘴的喷氨均匀程度,需要对整个喷氨系统的供氨母管和格栅单体进行建模设计和验证。
[0004]在喷氨系统设计完成后,实际大规模投产制造前,需要先制造等比例缩小的模型,对模型进行阻力特性试验,由于现场SCR反应中含氨气流存在常温以及150摄氏度两种情况,因此阻力特征试验时需要考虑尿素水解制氨产生的高温情况,还原实际场景,通过利用试验结果可指导整个设计工作及后续的批量投产制造,目前,在整个喷氨系统优化设计制造工作中,缺乏相关技术手段,因此,现提出一种喷氨格栅模型及其阻力特性试验装置来指导喷氨系统的设计制造,保障喷氨均布,提高SCR法的反应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是基于专利技术人对以下事实和问题的发现和认识做出的:
[0006]相关技术中,为保证SCR法进行脱硝时能够喷氨均布,针对不同项目,需要考虑场地大小、形式和需要来设计不同的喷氨管路来满足现场安装和使用需求,减小管路结构对均匀喷氨的不利影响。因此,在喷氨管路正式大规模投产前,为了避免设计制造的喷氨管路系统在实际运行中存在缺陷,导致规模化制造的管路喷氨不均布,亟需提出一种喷氨格栅模型及其阻力特性试验装置,对设计完成的喷氨管路系统进行试验性验证,真实地模拟检测管路结构是否确实有利于均匀喷氨,进而指导实际的喷氨管路系统的规模化制造。
[0007]本技术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
[0008]为此,本技术的实施例提出喷氨格栅模型及其阻力特性试验装置,在设计阶段,对管路结构型式进行检测验证,便于在规模化投产前,及时修正改进整个喷氨格栅模型,保证设计的准确有效,有助于结合不同项目实际需求,开发新型高性能等阻喷氨格栅。
[0009]本技术实施例的喷氨格栅模型,包括多个支管、多个导管、母管、压力埋管和
浮子流量计,每个所述支管上设置有一个第一测区,每个所述导管的第一端与至少一个所述支管的第一端相连,所述导管适于向相应的所述支管供给可模拟氨混合气的第一气流,每个所述导管上均设置有一个第二测区和一个调节阀,所述调节阀沿所述导管延伸方向设置于所述第二测区的下游,所述母管一端与所述导管的第二端相连并适于向所述导管供给所述第一气流,所述母管的入口处设置一个第三测区,所述压力埋管设于所述第一测区、所述第二测区和所述第三测区中的至少两者上,所述浮子流量计设于所述第一测区、所述第二测区和所述第三测区中的至少两者上。
[0010]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喷氨格栅模型,通过在第一测区,第二测区和第三测区中的至少两者上分别设置压力埋管和浮子流量计,可分别用于监测支管、导管和母管至少两者上的压力和流量数据,可以了解在整个管路系统内部,气流穿过母管、导管和支管分流时的状态变化情况,得到分流后各导管和/或各支管上的气流数据差异,判断管路形式对喷氨均匀程度的影响。
[0011]在一些实施例中,每个所述支管、每个所述导管和每个所述母管上均对应安装一个所述压力埋管和一个所述浮子流量计。
[0012]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烟道和多个喷嘴,所述烟道内设有静态混合器,所述喷嘴与所述支管一一对应,所述喷嘴安装于相应所述支管的第二端并设于所述烟道内部。
[0013]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母管设为一个,一个所述母管与所有所述导管的第二端相连。
[0014]在一些实施例中,每个所述压力埋管上均对应安装一个阀门,所述阀门适于控制所述压力埋管的启闭。
[0015]本技术实施例的阻力特性试验装置,包括模型、第一送风机、第二送风机、就地压力表和温度调控机构,所述模型包括如上述实施例所述的喷氨格栅模型,所述第一送风机适于制造所述第一气流,所述第二送风机设于烟道内部并适于制造可模拟烟气的第二气流,所述就地压力表与所述压力埋管一一对应,所述就地压力表安装于所述压力埋管上并用于测量所述第一测区、所述第二测区和所述第三测区至少两者的压力,所述温度调控机构连接在所述母管上,所述温度调控机构包括相互连接的高温管和暖风器,所述暖风器适于加热所述第一气流。
[0016]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阻力特性试验装置,通过第一送风机来模拟实际生产中的氨混合气体,配合第二送风机模拟烟道中的烟气,还原喷氨格栅各个喷嘴喷出氨混合气与烟气接触混合的真实状态,另外,利用暖风器可对流经的第一气流进行加热来还原现实中采用尿素水解制氨的高温场景,将就地压力表安装于压力埋管上,能够测试流经母管、导管和支管至少两者时的压力,通过比较数据,能够了解管路型式对各个喷嘴对应的各支气流于管路内部分流过程中受到的阻力均布概况。
[0017]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温度调控机构还包括旁路管和第一控制阀,所述高温管的第一端和所述旁路管的第一端均与所述母管连通,所述第一控制阀安装于所述高温管,所述暖风器的出风侧与所述高温管的第二端连接。
[0018]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阻力特性试验装置还包括换向管件,所述暖风器的进风侧和所述第一送风机均通过换向管件与所述旁路管连通。
[0019]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换向管件包括相互连通的第一支段和第二支段,所述第一
支段上设有第二控制阀,所述第一支段的一端与所述暖风器的进风侧连接,所述第二支段的一端与所述旁路管连通,所述第一送风机与所述第二支段连通。
[0020]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支段上安装有第三控制阀,所述第三控制阀位于所述第一送风机的下游。
附图说明
[0021]图1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喷氨格栅模型和烟道的侧视图;
[0022]图2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支管和第一测区的剖视图;
[0023]图3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阻力特性试验装置的剖视图;
[0024]图4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A处放大示意图;
[0025]图5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喷氨格栅模型的俯视图;
[0026]图6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导管和第二测区的俯视图。
[0027]附图标记:支管100;第一测区11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喷氨格栅模型,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支管(100),每个所述支管(100)上设置有一个第一测区(110);多个导管(200),每个所述导管(200)的第一端与至少一个所述支管(100)的第一端相连,所述导管(200)适于向相应的所述支管(100)供给可模拟氨混合气的第一气流,每个所述导管(200)上均设置有一个第二测区(210)和一个调节阀(220),所述调节阀(220)沿所述导管(200)延伸方向设置于所述第二测区(210)的下游;母管(300),所述母管(300)一端与所述导管(200)的第二端相连并适于向所述导管(200)供给所述第一气流,所述母管(300)的入口处设置一个第三测区(310);压力埋管(400),所述压力埋管(400)设于所述第一测区(110)、所述第二测区(210)和所述第三测区(310)中的至少两者上;和浮子流量计(500),所述浮子流量计(500)设于所述第一测区(110)、所述第二测区(210)和所述第三测区(310)中的至少两者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氨格栅模型,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支管(100)、每个所述导管(200)和每个所述母管(300)上均对应安装一个所述压力埋管(400)和一个所述浮子流量计(500)。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氨格栅模型,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烟道(600)和多个喷嘴,所述烟道(600)内设有静态混合器(610),所述喷嘴与所述支管(100)一一对应,所述喷嘴安装于相应所述支管(100)的第二端并设于所述烟道(600)内部。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喷氨格栅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母管设为一个,一个所述母管与所有所述导管(200)的第二端相连。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喷氨格栅模型,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压力埋管(400)上均对应安装一个阀门,所述阀门适于控制所述压力埋管(400)的启闭。6.一种阻力特性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模型,所述模型包括如权利要求1

5任一项所述的喷氨格栅模型;第一送风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栋石磊董陈罗志尚桐杨晓刚杨世极袁壮徐晓涛舒凯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