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气门导管装配工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206529 阅读:4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27 09: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汽车发动机零部件加工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气门导管装配工装,包括第一压装工装,所述第一压装工装由第一定位底板、定位销、第一缸盖和固定螺钉组成,且所述第一定位底板上端靠近四角处均开设有定位销孔,所述定位销插入定位销孔内部并与定位销孔间隙配合,且定位销设置有两个,之间呈对角布置,所述第一缸盖的下端大平面固定安装在第一定位底板的上端,且第一缸盖上的两个销孔与两个定位销之间间隙配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该工装主要包括定位底板、定位销、定位顶板、定位套、定位棒、压棒等结构,该工装使用方便,能够准确定位缸盖角度,有效保证导管压装过程与缸盖导管孔的同轴及压装深度,压装质量保证能力强。压装质量保证能力强。压装质量保证能力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气门导管装配工装


[0001]本技术涉及汽车发动机零部件加工
,尤其涉及一种气门导管装配工装。

技术介绍

[0002]气门导管是发动机气门的导向装置,在发动机运行时,气门导管对气门提供导向,并使气门杆上的热量经气门导管传递至缸盖。因此,在装配发动机时,需要将气门导管装配于缸盖上。
[0003]在发动机缸盖批量加工过程中,气门导管装配一般采用自动化装配设备,但处于研发阶段的缸盖样件受自动化设备价格、设备制造周期、设计优化更改等多种因素影响,自动化装配无法实现,气门导管装配只能采用手工压装的方式进行。
[0004]由于手工装配可靠性和稳定性相较自动化设备存在很大的差距,易造成导管装配倾斜、导管裂纹、装配过程中损坏缸盖等情况的出现,导致装配的效果较差。
[0005]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提供了一种气门导管装配工装,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气门导管装配工装,解决了原始手工压装质量不可靠的问题,同时针对不同型号的缸盖导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气门导管装配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压装工装,所述第一压装工装由第一定位底板(1)、定位销(2)、第一缸盖(3)和固定螺钉(4)组成,且所述第一定位底板(1)上端靠近四角处均开设有定位销孔,所述定位销(2)插入定位销孔内部并与定位销孔间隙配合,且定位销(2)设置有两个,之间呈对角布置,所述第一缸盖(3)的下端大平面固定安装在第一定位底板(1)的上端,且第一缸盖(3)上的两个销孔与两个定位销(2)之间间隙配合,所述固定螺钉(4)设置有四个,四个所述固定螺钉(4)分别穿过第一缸盖(3)上的四个销孔且与第一定位底板(1)上的定位销孔相连接;第二压装工装,所述第二压装工装由第二定位底板(5)、第二缸盖(6)、第一定位顶板(7)、第一定位套(8)和定位棒(9)组成,所述第二缸盖(6)设置在第二定位底板(5)的上端,所述第一定位顶板(7)设置在第二缸盖(6)上端,且所述第一定位顶板(7)上端开设有多个固定螺钉孔,所述第一定位顶板(7)上端中部开设有多个定位套定位孔,所述定位套定位孔与第二缸盖(6)上开设的导管安装底孔相对齐设置,位于两端的所述定位套定位孔内部均设置有第一定位套(8),所述定位棒(9)设置有两个,且两个定位棒(9)分别穿过两个第一定位套(8)的内孔并插入第二缸盖(6)上位于两端的定位套定位孔内部,所述第一定位顶板(7)上的固定螺钉孔与第二缸盖(6)上的螺纹孔相对齐设置;第三压装工装,所述第三压装工装由第三定位底板(10)、第三缸盖(11)、第二定位顶板(12)、第二定位套(13)、气门导管(14)和压棒(15)组成,所述第三缸盖(11)设置在第三定位底板(10)的上端,所述第二定位顶板(12)设置在第三缸盖(11)的上端,且所述第二定位顶板(12)上端中部开设有多个定位套定位孔,所述定位套定位孔与第三缸盖(11)上开设的导管安装底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程飞苗秀高景鑫石林赵兴天卢洪泉王德春
申请(专利权)人:哈尔滨东安汽车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