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慧供热设备数据传输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9205342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27 09: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智慧供热设备数据传输系统,有效的解决了现有的通信子站接收到的数据是微弱的并且控制单元无法及时分析到智慧供热设备故障的发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数据传输系统还包括数据处理模块,所述数据处理模块的一端连接二次管网,另一端连接通信子站,所述数据处理模块将二次管网接收到的数据信号进行放大、滤波和运算后输出标记信号至通信子站,所述数据处理模块包括初级处理电路和次级处理电路,所述初级处理电路的一端连接二次管网,所述初级处理电路的另一端连接次级处理电路的一端,所述次级处理电路的另一端连接通信子站,从而实现对数据信号的及时分析。从而实现对数据信号的及时分析。从而实现对数据信号的及时分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慧供热设备数据传输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智慧供热
,特别是一种智慧供热设备数据传输系统。

技术介绍

[0002]现有技术中存在《一种智慧供热监控装置、方法、系统和设备》,其申请号为202110536813.2,具体地解决了现有的智慧供热系统无法进行故障预测、故障诊断、控制策略自动生成等功能的问题,并设置的二次管网、通信子站实现了将采集到的压力数据、流量数据和温度数据等进行分析,从而进行故障预测、故障诊断、生成相应的策略。
[0003]但是由于二次管网与通信子站之间采用基于5G的无线传输方式进行数据传输,5G方式虽实现了将数据快速传输至通信子站,但是相应地,传输的数据受到的衰减也较大,导致通信子站接收到的数据过于衰弱,无法传输至其他通信子站和控制单元上,而通信子站接收到的数据量也是巨大的,当控制单元分析出某智慧供热设备出现故障时,很可能已经过去了很长时间无法及时处理到,影响到居民的使用。
[0004]即现有的通信子站接收到的数据是微弱的并且控制单元无法及时分析到智慧供热设备故障的发生,也影响到居民的使用效果。
[0005]因此本技术提供一种的新的方案来解决此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6]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智慧供热设备数据传输系统,有效的解决了现有的通信子站接收到的数据是微弱的并且控制单元无法及时分析到智慧供热设备故障的发生。
[0007]其解决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智慧供热设备数据传输系统,包括二次管网和通信子站,所述数据传输系统还包括数据处理模块;
[0008]所述数据处理模块的一端连接二次管网,另一端连接通信子站;
[0009]所述数据处理模块将二次管网接收到的数据信号进行放大、滤波和运算后输出标记信号至通信子站。
[0010]进一步地,所述数据处理模块包括初级处理电路和次级处理电路,所述初级处理电路的一端连接二次管网,所述初级处理电路的另一端连接次级处理电路的一端,所述次级处理电路的另一端连接通信子站。
[0011]进一步地,所述初级处理电路将数据信号进行放大和滤波后传输至次级处理电路。
[0012]进一步地,所述次级处理电路数据信号进行减法运算后输出差值信号,并将差值信号进行放大后输出标记信号至通信子站。
[0013]进一步地,所述通信子站同时接收标记信号和数据信号。
[0014]进一步地,所述次级处理电路基于所述差值信号进行幅值判断,再对差值信号进行放大得到标记信号。
[0015]本技术实现了如下有益效果:
[0016]本申请所述的数据传输系统还包括数据处理模块,所述数据处理模块的一端连接二次管网,另一端连接通信子站,所述数据处理模块将二次管网接收到的数据信号进行放大、滤波和运算后输出标记信号至通信子站,从而实现对数据信号的处理,对数据进行了初步处理,将数据信号附加了标记信号,从而实现控制单元能优先处理带有标记信号的数据信号,从而实现对数据信号的及时分析,避免现有的通信子站接收到的数据是微弱的并且控制单元无法及时分析到智慧供热设备故障的发生。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技术的模块框图。
[0018]图2为本技术的初级处理电路的电路原理图。
[0019]图3为本技术的次级处理电路的电路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为有关本技术的前述及其他
技术实现思路
、特点与功效,在以下配合参考附图1

3对实施例的详细说明中,将可清楚的呈现。以下实施例中所提到的结构内容,均是以说明书附图为参考。
[0021]下面将参照附图描述本技术的各示例性的实施例。
[0022]一种智慧供热设备数据传输系统,包括二次管网和通信子站,所述数据传输系统还包括数据处理模块;
[0023]所述数据处理模块的一端连接二次管网,另一端连接通信子站;
[0024]所述数据处理模块将二次管网接收到的数据信号进行放大、滤波和运算后输出标记信号至通信子站,其中所述数据信号为现有技术《一种智慧供热监控装置、方法、系统和设备》检测到的温度数据、流量数据、压力数据等数据。
[0025]所述数据处理模块包括初级处理电路和次级处理电路,所述初级处理电路的一端连接二次管网,所述初级处理电路的另一端连接次级处理电路的一端,所述次级处理电路的另一端连接通信子站。
[0026]所述初级处理电路将二次管网输出的数据信号经电容C2耦合至三极管Q2上进行放大,避免数据信号经5G方式进行无线传输时产生较大的衰减,导致数据信号较为衰弱,控制单元无法进行分析,而为避免数据信号在经5G方式进行无线传输时有其他频率的干扰存在,所述干扰为其他无线设备所发出的信号,避免干扰混在数据信号上,对数据信号的准确性造成影响,所述数据信号经电阻R12、电阻R13

电阻R15、电容C3、电容C4、运放器U2A进行带通滤波,将干扰滤除,只保留数据信号的存在,并将传输至次级处理电路上;
[0027]所述初级处理电路的包括电容C2,电容C2的一端连接二次管网,电容C2的另一端分别连接电阻R10的一端、电阻R1的一端、三极管Q2的基极,三极管Q2的发射极与电阻R3的一端相连接,三极管Q2的集电极分别连接电阻R2的一端、电阻R12的一端,电阻R2的另一端与电阻R10的另一端相连接并连接正极性电源VCC,电阻R12的另一端分别连接电阻R13的一端、电容C3的一端、电容C4的一端,电容C3的另一端分别连接电阻R15的一端、运放器U2A的同相端,运放器U2A的反相端分别连接电阻R4的一端、电阻R9的一端,运放器U2A的输出端分
别连接电阻R13的另一端、电阻R14的另一端,电阻R9的另一端分别连接电阻R15的另一端、电阻R3的另一端、电阻R1的另一端并连接地。
[0028]所述次级处理电路将数据信号经三极管Q3进行射极跟随,三极管Q3则将数据信号进电阻R6分两路传输至运放器U3A上,运放器U3A的同相端接收电阻R6传输过来的数据信号,运放器U3A的反相端接收经电阻R7、电容C1进行延时的数据信号,运放器U3A输出两者的差值信号,此差值信号即为两时刻的数据信号的变化,当差值信号将三极管Q1导通时,则表明此数据信号前后未发生较大变化,则三极管Q1输出的高电平经电阻R11、电容C5输出至地,而当差值信号将二极管D1导通时,则表明此数据信号前后时刻发生了较大变化,表明智慧供热设备易有故障发生,则二极管D1则将差值信号传输至运放器U1A上进行放大,避免差值信号无法经受线路损耗,放大后的差值信号作为标记信号,通信子站在接收次级处理电路输出的标记信号的同时还在接收着二次管网输出的数据信号,当通信子站接收到次级处理电路输出的标记信号时,对数据信号进行标记,而当控制单元接收到带有标记信号的数据信号时,优先处理带有标记信号的数据信号,从而实现对数据信号的及时分析,从而对智慧供热设备的故障及时发现;
[0029]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慧供热设备数据传输系统,包括二次管网和通信子站,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传输系统还包括数据处理模块;所述数据处理模块的一端连接二次管网,另一端连接通信子站;所述数据处理模块将二次管网接收到的数据信号进行放大、滤波和运算后输出标记信号至通信子站。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慧供热设备数据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处理模块包括初级处理电路和次级处理电路,所述初级处理电路的一端连接二次管网,所述初级处理电路的另一端连接次级处理电路的一端,所述次级处理电路的另一端连接通信子站。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智慧供...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石永利于微吴永柱张冬雪唐光庆姚国鹏王亚星朱浩强
申请(专利权)人:呼伦贝尔安泰热电有限责任公司海拉尔热电厂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