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绿色建筑的雨水收集再利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204911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27 09: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绿色建筑的雨水收集再利用装置,涉及雨水收集领域,包括绿色建筑楼顶,所述绿色建筑楼顶顶部的正面固定连接有蓄水池,蓄水池内腔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过滤网,蓄水池内腔底部的左侧活动连接有刮板,蓄水池的背面固定连接有输水管,绿色建筑楼顶顶部的背面固定连接有处理组件,处理组件右侧的顶部开设有投料口,处理组件的正面开设有导料槽,导料槽顶部的正面转动连接有第一搅拌棍,处理组件内腔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处理层,处理层底部的正面和背面对称转动连接有第二搅拌棍。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绿色建筑的雨水收集再利用装置,此装置可以对雨水进行多次处理,且方便对其进行消毒,便于后续对其进行利用。用。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绿色建筑的雨水收集再利用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雨水收集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绿色建筑的雨水收集再利用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绿色建筑指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包括节能、节地、节水、节材等,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舒适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物,绿色建筑技术注重低耗、高效、经济、环保、集成与优化,是人与自然、现在与未来之间的利益共享,是可持续发展的建设手段,现有的绿色建筑的雨水收集装置大多不能对雨水进行消毒处理,后续利用较为不便,且缺少防止堵塞的结构。
[0003]在中国技术专利申请号:CN202220144554.9中公开了一种绿色建筑用雨水过滤收集再利用装置,其包括主体,主体上设置有第一收集仓,第一收集仓一侧铰接安装有第二收集仓,第一收集仓与第二收集仓顶部连接处通过导流板固定连接,第一收集仓与第二收集仓底部均通过导水管连通安装有蓄水箱,第一收集仓与第二收集仓四角边缘处均通过支撑腿固定支撑,通过底面倾斜设计的集水腔,可将雨水轻松导流至下水口内,集水腔与下水口均设置滤网,但是该专利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绿色建筑的雨水收集再利用装置,包括绿色建筑楼顶(1)和驱动件(9),其特征在于:所述绿色建筑楼顶(1)顶部的正面固定连接有蓄水池(2),所述蓄水池(2)内腔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过滤网(4),所述蓄水池(2)内腔底部的左侧活动连接有刮板(5),所述绿色建筑楼顶(1)右侧的正面开设有废料出口(10),所述蓄水池(2)的背面固定连接有输水管(13);所述绿色建筑楼顶(1)顶部的背面固定连接有处理组件(15),所述处理组件(15)右侧的顶部开设有投料口(16),所述处理组件(15)的正面开设有导料槽(20),所述导料槽(20)顶部的正面转动连接有第一搅拌棍(19),所述处理组件(15)内腔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处理层(21),所述处理层(21)底部的正面和背面对称转动连接有第二搅拌棍(2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绿色建筑的雨水收集再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蓄水池(2)内腔正面和背面的顶部对称开设有活动槽(6),所述刮板(5)正面和背面的正中对称固定连接有活动块(8),两个所述活动块(8)对称活动连接在两个活动槽(6)的内腔中,背面所述活动槽(6)的内腔中转动连接有螺纹柱(7),所述螺纹柱(7)的左侧通过第一转轴固定连接有第一伺服电机(3),所述第一伺服电机(3)固定连接在绿色建筑楼顶(1)内腔的左侧,背面所述活动块(8)螺纹连接在螺纹柱(7)的外壁。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绿色建筑的雨水收集再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弼川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田古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