阻尼器机构及减震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204335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27 09:52
提供一种阻尼器机构及减震器,该阻尼器机构包括第一阀套、支撑垫和第一活动阀,支撑垫与第一阀套的第二端连接,以在支撑垫和第一阀套之间形成第一容置腔,第一通道在第一方向上贯穿支撑垫且与阻尼器机构的外部连通;第一活动阀包括环形贴合面,环形贴合面被配置为在第一活动阀运动至与支撑垫接触的状态下与支撑垫的面对第一活动阀的表面彼此贴合,第一阀套还包括与第一容置腔连通的第二通道,第二通道包括延伸至支撑垫的端部,在第一阀套的径向方向上,第二通道的端部和第一通道的靠近第一活动阀的开口分别位于环形贴合面的外侧和内侧,该阻尼器机构有利于使得第一容置腔中的阻尼压力更加稳定,以使得阻尼器机构具有良好的性能。能。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阻尼器机构及减震器


[0001]本技术至少一个实施例涉及一种阻尼器机构及减震器。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汽车工业的快速发展,人们对于汽车的舒适性要求越来越高,在汽车悬架系统中,减震器能够有效缓解车架和车身的震动,并改善汽车行驶的平顺性。例如,对于液压筒式减震器,当车架和车桥之间因震动而出现相对运动时,活塞杆将在减震器内上下运动,使得减震器腔体内的阻尼液反复地在不同的腔室间流通,从而,减震器活塞杆组件与减震器筒体组件之间的相对运动产生的动能便可以转化成阻尼液的热能向外散发出去,并起到阻尼的作用。在减震器内的活塞杆不断运动的过程中,减震器腔体内的阻尼压力的稳定性至关重要。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提供一种阻尼器机构,包括:第一阀套、支撑垫和第一活动阀,第一阀套,所述第一阀套呈柱形,并包括在第一方向上相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阀套包括沿从所述第二端向所述第一端凹入的第一凹腔;所述支撑垫与所述第一阀套的第二端连接,以在所述支撑垫和所述第一阀套之间形成第一容置腔,所述第一容置腔为所述第一凹腔的至少一部分,所述支撑垫包括第一通道,所述第一通道在所述第一方向上贯穿所述支撑垫且与所述阻尼器机构的外部连通;所述第一活动阀位于所述第一容置腔中,所述第一活动阀被配置为沿所述第一方向在所述第一容置腔中往复运动,所述第一活动阀的面对所述支撑垫的端面包括环形贴合面,所述环形贴合面被配置为在所述第一活动阀运动至与所述支撑垫接触的状态下与所述支撑垫的面对所述第一活动阀的表面彼此贴合,其中,所述第一阀套还包括与所述第一容置腔连通的第二通道,所述第二通道包括延伸至所述支撑垫的端部,在所述第一阀套的径向方向上,所述第二通道的所述端部和所述第一通道的靠近所述第一活动阀的开口分别位于所述环形贴合面的外侧和内侧。
[0004]例如,根据本技术至少一个实施例提供的阻尼器机构,所述第一活动阀还被配置为在运动至与所述支撑垫分离的状态下通过所述环形贴合面和所述支撑垫的面对所述第一活动阀的表面之间的间隙连通所述第一通道和所述第二通道。
[0005]例如,根据本技术至少一个实施例提供的阻尼器机构,所述支撑垫还包括沿其径向延伸的第三通道,所述第三通道的一端与所述第一通道的远离所述第一活动阀的一端连通,所述第三通道的另一端与所述阻尼器机构的外部连通。
[0006]例如,根据本技术至少一个实施例提供的阻尼器机构,所述第二通道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阀套的内壁且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的第一导流槽。
[0007]例如,根据本技术至少一个实施例提供的阻尼器机构,所述第一阀套包括多个所述第二通道,所述多个第二通道在所述第一阀套的内壁上间隔分布。
[0008]例如,根据本技术至少一个实施例提供的阻尼器机构,所述第一阀套、所述支
撑垫以及所述第一活动阀中的至少之一包括辅助通道,所述辅助通道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容置腔连通,所述辅助通道的另一端与所述阻尼器机构的外部连通。
[0009]例如,根据本技术至少一个实施例提供的阻尼器机构,所述第一阀套包括所述辅助通道,所述辅助通道的一端与所述阻尼器机构的外部连通,所述辅助通道的另一端被配置为至少在所述第一活动阀与所述支撑垫彼此贴合时与所述第一容置腔连通。
[0010]例如,根据本技术至少一个实施例提供的阻尼器机构,所述第一活动阀包括所述辅助通道,所述辅助通道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容置腔连通,所述辅助通道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通道连通。
[0011]例如,根据本技术至少一个实施例提供的阻尼器机构,所述辅助通道的所述一端位于所述第一活动阀的面对所述第一阀套的内壁的表面上,所述辅助通道的所述另一端位于所述第一活动阀的背离所述第一阀套的内壁的另一个表面上。
[0012]例如,根据本技术至少一个实施例提供的阻尼器机构,所述辅助通道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活动阀的面对所述支撑垫的表面上的凹槽,所述辅助通道的一端与所述第一通道连通,所述辅助通道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通道连通。
[0013]例如,根据本技术至少一个实施例提供的阻尼器机构,所述支撑垫包括所述辅助通道,所述辅助通道包括彼此连通的第一子连通部和第二子连通部,所述第一子连通部为设置在所述支撑垫的面对所述第一阀套的表面上的环形凹槽,所述第一子连通部与所述第二通道连通,所述第二子连通部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子连通部连通,所述第二子连通部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三通道连通。
[0014]例如,根据本技术至少一个实施例提供的阻尼器机构,所述支撑垫包括本体部和第一密封元件,所述第一密封元件设置在所述本体部的面对所述环形贴合面的一侧,并被配置为在所述第一活动阀运动至与所述支撑垫接触的状态下与所述环形贴合面彼此贴合,所述第一密封元件在所述支撑垫上的正投影呈封闭的环形。
[0015]例如,根据本技术至少一个实施例提供的阻尼器机构,所述阻尼器机构还包括第二阀套,所述第二阀套呈柱形,并包括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相对的第三端和第四端,其中,所述支撑垫位于所述第二阀套内,且与所述第二阀套连接,所述第一阀套的靠近所述第二端的部分经过所述第三端的开口延伸至所述第二阀套内,所述第一阀套位于所述第二阀套内的部分和所述第二阀套的彼此面对的表面之间具有与所述阻尼器机构的外部连通的第一流道,所述第一流道与所述第三通道的所述另一端连通。
[0016]例如,根据本技术至少一个实施例提供的阻尼器机构,所述阻尼器机构还包括电磁铁芯和杆体,所述电磁铁芯位于所述第二阀套内,并被配置为沿所述第一方向往复运动;所述杆体沿所述第一方向贯穿所述电磁铁芯且与所述电磁铁芯连接,所述杆体的靠近所述第一阀套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活动阀连接,所述杆体被配置为将所述电磁铁芯上的调节力传递至所述第一活动阀,其中,所述杆体包括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且贯穿所述杆体的第一内部通道,所述第一活动阀包括与所述第一容置腔连通的第二内部通道,所述第一内部通道分别与所述第二内部通道和所述第二阀套的内部连通。
[0017]例如,根据本技术至少一个实施例提供的阻尼器机构,所述阻尼器机构还包括导套定位座和壳体,所述导套定位座位于所述第二阀套内,并位于所述支撑垫的远离所述第一阀套的一侧;所述壳体位于所述第二阀套内,且位于所述导套定位座的远离所述第
一阀套的一侧,所述导套定位座和所述壳体之间具有第二容置腔,所述电磁铁芯设置在所述第二容置腔内;其中,所述第一内部通道与所述第二容置腔连通,所述第二容置腔在所述第一方向上位于所述电磁铁芯两侧的部分通过位于所述电磁铁芯外侧的第三子连通部连通。
[0018]例如,根据本技术至少一个实施例提供的阻尼器机构,所述阻尼器机构还包括位于所述第二容置腔中的导套,所述导套位于所述电磁铁芯的远离所述第一阀套的一侧,所述杆体贯穿所述导套且与所述导套连接,其中,所述导套与所述壳体的彼此面对的表面之间设置有第四子连通部,所述第二容置腔的在所述第一方向上位于所述导套和所述壳体之间的部分与所述第三子连通部通过所述第四子连通部连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阻尼器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阀套,所述第一阀套呈柱形,并包括在第一方向上相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阀套包括沿从所述第二端向所述第一端凹入的第一凹腔;支撑垫,与所述第一阀套的第二端连接,以在所述支撑垫和所述第一阀套之间形成第一容置腔,所述第一容置腔为所述第一凹腔的至少一部分,所述支撑垫包括第一通道,所述第一通道在所述第一方向上贯穿所述支撑垫且与所述阻尼器机构的外部连通;第一活动阀,位于所述第一容置腔中,所述第一活动阀被配置为沿所述第一方向在所述第一容置腔中往复运动,所述第一活动阀的面对所述支撑垫的端面包括环形贴合面,所述环形贴合面被配置为在所述第一活动阀运动至与所述支撑垫接触的状态下与所述支撑垫的面对所述第一活动阀的表面彼此贴合,其中,所述第一阀套还包括与所述第一容置腔连通的第二通道,所述第二通道包括延伸至所述支撑垫的端部,在所述第一阀套的径向方向上,所述第二通道的所述端部和所述第一通道的靠近所述第一活动阀的开口分别位于所述环形贴合面的外侧和内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阻尼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活动阀还被配置为在运动至与所述支撑垫分离的状态下通过所述环形贴合面和所述支撑垫的面对所述第一活动阀的表面之间的间隙连通所述第一通道和所述第二通道。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阻尼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垫还包括沿其径向延伸的第三通道,所述第三通道的一端与所述第一通道的远离所述第一活动阀的一端连通,所述第三通道的另一端与所述阻尼器机构的外部连通。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阻尼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通道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阀套的内壁且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的第一导流槽。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阻尼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阀套包括多个所述第二通道,所述多个第二通道在所述第一阀套的内壁上间隔分布。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阻尼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阀套、所述支撑垫以及所述第一活动阀中的至少之一包括辅助通道,所述辅助通道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容置腔连通,所述辅助通道的另一端与所述阻尼器机构的外部连通。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阻尼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阀套包括所述辅助通道,所述辅助通道的一端与所述阻尼器机构的外部连通,所述辅助通道的另一端被配置为至少在所述第一活动阀与所述支撑垫彼此贴合时与所述第一容置腔连通。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阻尼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活动阀包括所述辅助通道,所述辅助通道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容置腔连通,所述辅助通道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通道连通。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阻尼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通道的所述一端位于所述第一活动阀的面对所述第一阀套的内壁的表面上,所述辅助通道的所述另一端位于所述第一活动阀的背离所述第一阀套的内壁的另一个表面上。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阻尼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通道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活动阀的面对所述支撑垫的表面上的凹槽,所述辅助通道的一端与所述第一通道连通,所述辅助通道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通道连通。
11.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阻尼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垫包括所述辅助通道,所述辅助通道包括彼此连通的第一子连通部和第二子连通部,所述第一子连通部为设置在所述支撑垫的面对所述第一阀套的表面上的环形凹槽,所述第一子连通部与所述第二通道连通,所述第二子连通部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子连通部连通,所述第二子连通部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三通道连通。12.根据权利要求7、9、11任一项所述的阻尼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垫包括本体部和第一密封元件,所述第一密封元件设置在所述本体部的面对所述环形贴合面的一侧,并被配置为在所述第一活动阀运动至与所述支撑垫接触的状态下与所述环形贴合面彼此贴合,所述第一密封元件在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贾德怀戴禾敏罗祥袁枫
申请(专利权)人:蓝讯汽车空气悬架系统滁州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