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限空间救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203169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27 09: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有限空间救援装置,涉及救援技术领域。该有限空间救援装置,包括上下两个安装架,两个所述安装架之间设置有立柱,在所述立柱的外壁上横向固定连接横支柱,所述横支柱远离立柱的一端转动安装有转轴,所述转轴贯穿横支柱,且转轴的两端向两侧延伸;还包括驱动机构和救援起吊机构,所述驱动机构和救援起吊机构分别连接在转轴的两端,所述驱动机构用于驱动转轴及转轴一端的救援起吊机构旋转;其中,所述救援起吊机构包括固定安装在转轴一端的收卷轮、绕卷在收卷轮外壁上的收卷绳索和连接在收卷绳索一端的挂钩。本方案能够应用于狭小有限空间的下入和拉出,保证狭小空间内的人员快速到达安全区域。内的人员快速到达安全区域。内的人员快速到达安全区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有限空间救援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救援
,具体为有限空间救援装置。

技术介绍

[0002]一些地下的狭小密闭空间,其大部分环境是与有毒性气体(如硫化氢、氛化氢等)接触或因环境缺氧(常存有甲烷及二氧化碳等气体,导致氧气浓度很低,救灾人员而对狭小密闭空间的救灾安全认知显得相当重要。
[0003]例如一些污水处理现场的粗格栅井就是较为狭小的空间,粗格栅是用来去除可能堵塞水泵机组及管道阀门的较粗大悬浮物,并保证后续处理设施能正常运行。
[0004]工作人员需要定期下入粗格栅井内进行粗格栅过来下来的杂物清理或者对粗格栅检修等操作。工作人员因为防护不到位容易出现缺氧、中毒等情况,需要下入救援人员进行救援,由于空间狭小,通过扶梯等方式的下入较为占用空间,且救援人员需要将中毒的工作人员救出,劳动强度较高。
[0005]例如中国专利申请号为CN202220633452.3可伸入有限空间内的多功能救援装置,包括供气装备、碳纤维伸缩杆、有毒气体探测仪、摄像头、4G智能随身WIFI和视频显示终端。能够掌握现场情况及检测空气质量,实现通讯畅通,保护救援人员安全。
[0006]由于空间狭小,且下部毒气较为密集,该方案在使用时,将救援材料等输送至中毒的工作人员处,这时候工作人员可能已经处于意识模糊状态,已经难以自救,且在毒气密集区域,自救后仍然处于该区域,容易造成二次中毒,则需要一种有限空间救援装置将中毒的工作人员从狭小空间内救出。

技术实现思路

[0007](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8]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有限空间救援装置,解决了现有一些救援装置只提供救援器材,中毒的工作人员难以脱离毒气密集区域的问题。
[0009](二)技术方案
[0010]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有限空间救援装置,包括上下两个安装架,两个所述安装架之间设置有立柱,在所述立柱的外壁上横向固定连接横支柱,所述横支柱远离立柱的一端转动安装有转轴,所述转轴贯穿横支柱,且转轴的两端向两侧延伸;
[0011]还包括驱动机构和救援起吊机构,所述驱动机构和救援起吊机构分别连接在转轴的两端,所述驱动机构用于驱动转轴及转轴一端的救援起吊机构旋转;
[0012]其中,所述救援起吊机构包括固定安装在转轴一端的收卷轮、绕卷在收卷轮外壁上的收卷绳索和连接在收卷绳索一端的挂钩,所述收卷绳索的另一端与收卷轮的外壁固定连接。
[0013]优选的,两个所述安装架上均安装有轴承,所述立柱安装在两个轴承之间,所述立
柱通过轴承能够相对安装架转动。
[0014]优选的,所述立柱、横支柱的外壁上均固定套接有安装套,两个所述安装套之间连接有加强斜拉杆。
[0015]优选的,所述救援起吊机构还包括软垫,所述软垫相对的两侧壁上分别设置有与挂钩相配合的连接扣和腰腹束缚带。
[0016]优选的,所述软垫的一侧壁且位于挂钩的下侧设置有支撑滑条,所述支撑滑条之间并排设置,所述支撑滑条采用软性塑料材质。
[0017]优选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固定连接在转轴另一端的转盘,所述转盘背离救援起吊机构的一侧壁外边缘处设置有手柄。
[0018]优选的,所述驱动机构还包括套接在横支柱外壁上的套管、连接在套管侧壁上的U形卡框,所述U形卡框活动卡在转盘的外边缘处,所述转盘的外壁边缘且位于手柄的外围呈环形阵列状开设有定位孔,所述U形卡框上活动插接有与定位孔插接配合的定位销。
[0019](三)有益效果
[0020]本技术提供了有限空间救援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至少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21](1)该有限空间救援装置,采用立柱、安装架、横支柱等结构,在格栅井的上部形成一个稳定的支架,在使用时,通过收卷绳索等将救援人员或者救援物品垂直下放,占用空间较小,适用于有限空间的救援。
[0022](2)该有限空间救援装置,通过收卷绳索、挂钩等结构的配合可以挂在中毒的工作人员、救援人员的腰带等结构上,将中毒的工作人员、救援人员从有限空间内拉出,能够在氧气充足的地方对中毒的工作人员施救,保证了施救效果,避免中毒的工作人员再次中毒。
[0023](3)通过上述配合方式,使得本方案能够应用于狭小有限空间的下入和拉出,保证狭小空间内的人员快速到达安全区域。
附图说明
[0024]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
[0025]图2为本技术图1取下软垫后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3为本技术转盘、套管、U形卡框等结构的后视图;
[0027]图4为本技术套管、U形卡框的俯视图;
[0028]图5为本技术软垫的背面结构示意图。
[0029]图中:1、安装架;2、轴承;3、立柱;4、横支柱;5、加强斜拉杆;6、转轴;7、收卷轮;8、转盘;9、手柄;10、定位孔;11、套管;12、U形卡框;13、收卷绳索;14、挂钩;15、软垫;16、腰腹束缚带;17、连接扣;18、支撑滑条。
具体实施方式
[0030]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31]请参阅图1

5,本技术提供技术方案:有限空间救援装置,包括上下两个安装
架1,两个所述安装架1之间设置有立柱3,在所述立柱3的外壁上横向固定连接横支柱4,所述横支柱4远离立柱3的一端转动安装有转轴6,所述转轴6贯穿横支柱4,且转轴6的两端向两侧延伸;使用时安装架1通过膨胀螺栓安装在有限空间内壁的上侧或者位于有限空间的外部,用于对横支柱4、立柱3的支撑固定。
[0032]还包括驱动机构和救援起吊机构,所述驱动机构和救援起吊机构分别连接在转轴6的两端,所述驱动机构用于驱动转轴6及转轴6一端的救援起吊机构旋转;驱动机构驱动转轴6顺时针或逆时针转动,用于对收卷轮7旋转,使得收卷轮7对收卷绳索13收卷或释放,实现对挂钩14高度的改变。
[0033]其中,所述救援起吊机构包括固定安装在转轴6一端的收卷轮7、绕卷在收卷轮7外壁上的收卷绳索13和连接在收卷绳索13一端的挂钩14,所述收卷绳索13的另一端与收卷轮7的外壁固定连接。
[0034]如图1所示,两个所述安装架1上均安装有轴承2,所述立柱3安装在两个轴承2之间,所述立柱3通过轴承2能够相对安装架1转动。
[0035]通过轴承2的设置,立柱3相对安装架1转动,使得立柱3上的横支柱4等结构能够相对安装架旋转,在工作人员或救援人员下入有限空间内时,将横支柱4旋转到一侧,减少空间的占用。
[0036]如图1、2所示,所述立柱3、横支柱4的外壁上均固定套接有安装套,两个所述安装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有限空间救援装置,包括上下两个安装架(1),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安装架(1)之间设置有立柱(3),在所述立柱(3)的外壁上横向固定连接横支柱(4),所述横支柱(4)远离立柱(3)的一端转动安装有转轴(6),所述转轴(6)贯穿横支柱(4),且转轴(6)的两端向两侧延伸;还包括驱动机构和救援起吊机构,所述驱动机构和救援起吊机构分别连接在转轴(6)的两端,所述驱动机构用于驱动转轴(6)及转轴(6)一端的救援起吊机构旋转;其中,所述救援起吊机构包括固定安装在转轴(6)一端的收卷轮(7)、绕卷在收卷轮(7)外壁上的收卷绳索(13)和连接在收卷绳索(13)一端的挂钩(14),所述收卷绳索(13)的另一端与收卷轮(7)的外壁固定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限空间救援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安装架(1)上均安装有轴承(2),所述立柱(3)安装在两个轴承(2)之间,所述立柱(3)通过轴承(2)能够相对安装架(1)转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限空间救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3)、横支柱(4)的外壁上均固定套接有安装套,两个所述安装套之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蓝文军王孝君李牟强唐骆张彬朱明江董俊书周宁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市荣昌区荣泉水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