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背部支撑蓄热羽绒服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202167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27 09: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羽绒服领域,尤其是一种背部支撑蓄热羽绒服,包括羽绒服本体,所述羽绒服本体包括背部、领部、左前襟部、右前襟部、两袖部及帽部,还包括:背部肌肉仿生结构,背部肌肉仿生结构缝制在所述背部的内面,所述背部肌肉仿生结构包括六个肌肉支撑块,分别为:两斜方肌支撑块,两背阔肌支撑块,两下背肌支撑块,每一肌肉支撑块均由皮层及填充物构成。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利用背部肌肉仿生结构,更好地锁住热量,避免热量散发。避免热量散发。避免热量散发。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背部支撑蓄热羽绒服


[0001]本技术属于羽绒服领域,尤其是一种背部支撑蓄热羽绒服。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冬季的到来,能够抵御严寒的羽绒服成为人们出行必不可少的外套。目前市面上的羽绒服普遍的是填充保暖材料防止热量消散从而进行保暖。
[0003]CN216651359U公开了一种服装上的透气结构及羽绒服,其服装上的透气结构为四层结构,由外到内依次为第一透气层、保暖层、第二透气层和蓄热层,所述第一透气层为网眼结构,所述保暖层包括充绒袋和填充在所述充绒袋内的羽绒;所述第二透气层为棉质层。然而,使用多层面料进行保暖的效果有限,保暖效果还有待提高。
[0004]因此,目前需要一种保温性能极佳的羽绒服,有效帮助人们在冬季抵御寒冷。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保温性能极佳的一种背部支撑蓄热羽绒服。
[0006]本技术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7]一种背部支撑蓄热羽绒服,包括羽绒服本体,所述羽绒服本体包括背部、领部、左前襟部、右前襟部、两袖部及帽部,还包括:背部肌肉仿生结构,背部肌肉仿生结构缝制在所述背部的内面,所述背部肌肉仿生结构包括六个肌肉支撑块,分别为:两斜方肌支撑块,两背阔肌支撑块,两下背肌支撑块,每一肌肉支撑块均由皮层及填充物构成。
[0008]进一步地,所述皮层采用锦纶或聚酯纤维或棉或涤棉。
[0009]进一步地,所述填充物采用鸭绒或鹅绒或聚酯纤维或羽绒与聚酯纤维的混合物。
[0010]进一步地,还包括一锁温涂层,所述锁温涂层涂覆在背部的内面。
[0011]进一步地,所述锁温涂层为石墨烯涂层。
[0012]进一步地,所述领部具有中部及两端部,所述中部具有第一高度,所述两端部具有第二高度,其中第一高度大于第二高度。
[0013]进一步地,所述帽部由帽本体、延伸部、帽檐及拉链构成,所述延伸部缝制在帽本体与帽檐之间,所述拉链分别缝制在帽本体及帽檐上用于封闭或展开延伸部。
[0014]本技术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
[0015]本技术利用背部肌肉仿生结构,更好地锁住热量,避免热量散发。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图;
[0017]图2为本技术的内部结构图;
[0018]图3为帽部的结构图。
[0019]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0020]1、羽绒服本体;11、背部;12、领部;121、中部;122、端部;13、左前襟部;14、右前襟部;15、袖部;16、帽部;161、帽本体;162、延伸部;163、帽檐;164、拉链;2、背部肌肉仿生结构;21、斜方肌支撑块;22、背阔肌支撑块;23、下背肌支撑块;3、锁温涂层。
具体实施方式
[0021]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
[0022]需要指出的是,除非另有指明,本申请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申请所属
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含义。
[0023]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所述特征。在本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0024]如图1所示的一种背部支撑蓄热羽绒服,包括羽绒服本体1,所述羽绒服本体1包括背部11、领部12、左前襟部13、右前襟部14、两袖部15及帽部16,还包括:背部肌肉仿生结构2,背部肌肉仿生结构2缝制在所述背部11的内面。为了更好的锁住热量,将背部肌肉仿生结构2设计在羽绒服的背部11。不管穿戴者将羽绒服闭合穿着还是敞开穿着,羽绒服背部11都能与穿戴者背部密切贴合,使得热量先汇集在背部,再传递到身体的各个部位。
[0025]如图2所示,背部肌肉仿生结构2包括六个肌肉支撑块,分别为:两斜方肌支撑块21,两背阔肌支撑块22,两下背肌支撑块23。斜方肌支撑块21、背阔肌支撑块22、下背肌支撑块23以羽绒服中轴线为对称线,两两对称分布。斜方肌支撑块21位于羽绒服背部11的上方靠近羽绒服中轴线,背阔肌支撑块22位于斜方肌支撑块21下方靠近羽绒服中轴线,下背肌支撑块23位于背阔肌支撑块22下方靠近羽绒服中轴线。斜方肌支撑块21的尺寸大于背阔肌支撑块22、下背肌支撑块23的尺寸。肌肉支撑块的这种设计更好地贴合人体背部的身体构造,可以为人体后背提供对应的支撑,完全地锁住热量,避免热量散发。
[0026]每一肌肉支撑块均由皮层及填充物构成。所述皮层采用锦纶或聚酯纤维或棉或涤棉。所述填充物采用鸭绒或鹅绒或聚酯纤维或羽绒与聚酯纤维的混合物。肌肉支撑块的保温面料大大提高了羽绒服的蓄热效果,将羽绒服的保温性能进一步加强,同时使穿戴者感觉更加舒适温暖。
[0027]为了更好的锁住热量,如图1

图2所示,锁温涂层3涂覆在背部11的内面。此外,锁温涂层3为石墨烯涂层。在锁温涂层3的防护下,热量被先牢牢锁住于背部,进而传递到身体的各个部位,从而有效地蓄热全身,防止人体受寒。
[0028]如图2所示,领部12具有中部121及两端部122,所述中部121具有第一高度,所述两端部122具有第二高度,其中第一高度大于第二高度。为了有效地防护后脖颈同时防止寒风从羽绒服上方灌入影响其背部11蓄热效果,将羽绒服领部12的中部121设计为高于两端部122。
[0029]如图3所示,帽部16由帽本体161、延伸部162、帽檐163及拉链164构成,所述延伸部162缝制在帽本体161与帽檐163之间,所述拉链164分别缝制在帽本体161及帽檐163上用于封闭或展开延伸部162。当延伸部162收缩在帽本体161与帽檐163之间时,延伸部162集中于二者之间的区域,不仅可以扩大视野范围还能节省占用空间;当延伸部162展开时,扩大羽绒服的帽部16对人体面部的遮挡面积,有效地抵挡冬季中凛冽的寒风,保护人脸不被寒风吹痛或冻伤。延伸部162收缩或展开的两种状态,针对不同人群满足不同场景下的需求,应用范围广泛,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0030]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技术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背部支撑蓄热羽绒服,包括羽绒服本体(1),所述羽绒服本体(1)包括背部(11)、领部(12)、左前襟部(13)、右前襟部(14)、两袖部(15)及帽部(16),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背部肌肉仿生结构(2),背部肌肉仿生结构(2)缝制在所述背部(11)的内面,所述背部肌肉仿生结构(2)包括六个肌肉支撑块,分别为:两斜方肌支撑块(21),两背阔肌支撑块(22),两下背肌支撑块(23),每一肌肉支撑块均由皮层及填充物构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羽绒服,其特征在于,所述皮层采用锦纶或聚酯纤维或棉或涤棉。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羽绒服,其特征在于,所述填充物采用鸭绒或鹅绒或聚酯纤维或羽绒与聚酯纤维的混合物。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羽绒服,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红杰
申请(专利权)人:瀚博智能科技天津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