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薄层保温羽绒服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176982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27 08:2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薄层保温羽绒服,包括面料、里料、羽绒,面料和里料之间连接有若干倾斜的连接带,所述面料、里料和连接带围合出若干个羽绒填充腔用于填充羽绒;其中,所述连接带能够向里料一侧反射红外辐射。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羽绒服具有低成本、透气透湿、低充绒量、耐用的高保暖性能。暖性能。暖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薄层保温羽绒服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服装,具体涉及一种薄层保温羽绒服。

技术介绍

[0002]目前的羽绒服保温基本依靠羽绒的隔热作用,降低人体与空气之间的热量传递。为提高保温效果,现有的手段主要通过增加充绒量或采取鹅绒等保温效果更好的羽绒材料。但羽绒价格较高,增大充绒量和选用更优质羽绒会导致羽绒服成本大幅增加,并且,增大充绒量会导致服装厚度偏大,穿着后整体臃肿,会限制活动幅度,降低穿着舒适性。
[0003]现有技术中也有从保温原理角度出发以求实现更高保温效果的尝试,例如使用远红外纤维制作服饰。但远红外纤维的原理是利用纤维特性,吸收一部分人体发出的红外辐射,然后再放出可被人体表皮吸收的红外辐射。在远红外纤维发出红外辐射的过程中,该红外辐射并无固定指向,也即是四散的,而其中,只有指向人体表皮的红外辐射可被人体再次吸收,因此,远红外保温实质上只能阻断或截留很小一部分(约35%)来自于人体的红外辐射,其余部分在远红外纤维放出红外辐射的过程中仍然会向外部空气中发散而导致热量散失。正是对这一缺陷的认识,因此目前的远红外纤维主要用于制作保温内衣,而少有直接用于外衣保温。
[0004]中国专利CN113287817A公开了另一种阻断热辐射的尝试。其通过在羽绒服面料上,设置金属箔等或高分子贴膜层或包含红外反射颜料的保温涂层。该专利赋予羽绒服面料反射红外辐射的功能,能够截留人体发出的大部分红外辐射,因此具有更好的保温效果。但显然,这要求在羽绒服的整个面料上满涂或满布前述的涂层、金属箔或高分子贴膜;这容易引起如下缺陷:1、在穿着过程中,面料很大一部分会与其他物体产生持续摩擦,如手臂内侧在行走时与身体部分摩擦,坐姿状态下背部与椅背摩擦等,因而极易导致这些功能附件脱落,并丧失保温效果;2、将这些功能附件满布于羽绒服面料上,会阻断羽绒服的透气通道,使羽绒服丧失排气排湿功能;3、成本过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低成本、透气透湿、低充绒量、耐用的高保暖性能羽绒服。
[0006]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所述的薄层保温羽绒服,包括面料、里料、羽绒,面料和里料之间连接有若干倾斜的连接带,所述面料、里料和连接带围合出若干个羽绒填充腔用于填充羽绒;其中,所述连接带能够向里料一侧反射红外辐射。
[0007]所述的薄层保温羽绒服,所述连接带包括具有拉伸强度的织物以及复合在织物上的具有反射红外辐射性能的功能层。
[0008]所述的薄层保温羽绒服,所述功能层选自金属箔层、高分子贴膜或包含红外反射颜料的保温涂层。
[0009]所述的薄层保温羽绒服,所述羽绒填充腔的横截面包括梯形、三角形或非直角平
行四边形。
[0010]所述的薄层保温羽绒服,所述倾斜的连接带以相同的倾斜角度设在面料和里料之间。
[0011]所述的薄层保温羽绒服,所述倾斜的连接带以不同的倾斜角度设在面料和里料之间。
[0012]所述的薄层保温羽绒服,所述的不同的倾斜角度指部分连接带左倾,部分连接带右倾。
[0013]所述的薄层保温羽绒服,所述的不同的倾斜角度表现为部分连接带与面料上的连接点在其与里料上的连接点的左侧,部分连接带与面料上的连接点在其与里料上的连接点的右侧。
[0014]所述的薄层保温羽绒服,羽绒服上具有若干的直接缝合线将面料和里料直接缝合在一起。
[0015]所述的薄层保温羽绒服,相邻两个连接带的首尾段在垂直方向上存在投影重叠区。
[0016]优选的,连接带可在一定区域内以相同倾斜角度与面料、里料连接,且相邻两个连接带的首尾段在垂直方向上存在投影重叠区,这样的设置是的可以在羽绒服的面料和里料之间构建能够反射红外辐射的屏蔽层,同时,相邻两连接带之间存留有透气、透湿通道;从而可以在不缩减透气、透湿通道有效面积(与未设置红外屏蔽措施的羽绒服相比几乎无缩减)的前提下,增加了红外屏蔽功能,再与填充在羽绒填充腔内的羽绒相配合,能够实现阻断热传递和阻断热辐射两种协同保温效果,这允许使用更少的羽绒填充量实现优良的保温效果,从而是的羽绒服的整体厚度变薄,提高穿着舒适度和经济性。
[0017]另一方面,将红外屏蔽层设在面料和里料之间,可以避免屏蔽层上的功能材料受到摩擦而脱落,提高功能材料的持久性。
[0018]作为进一步的改进,连接带可以以不同的倾斜角度设在面料和里料之间,如例如在羽绒服某一区域内,相邻的三片(也可以是其他数量)连接带以同一角度(例如60度)连接在面料和里料之间(可将该三片定义为左倾组合),而与该三片相邻的另三片连接带则以另一角度(例如120度)连接在面料和里料之间(该三片可定义为右倾组合);同一左倾组合或右倾组合内任意两个相邻的连接带与面料和里料围合成非直角平行四边形的羽绒填充腔,而相邻的左倾组合和右倾组合直接邻近的两个连接带与面料和里料围合成梯形或三角形的羽绒填充腔。
[0019]这样的设置相比于全部采用同一倾斜角度的方式有一个优势,其可以限制面料和里料相互错位(会引起羽绒迁移和团聚)的幅度,还能保证连接带倾斜方向的基本稳定,而不会因面料和里料错位导致连接带的角度发生大幅度变化,并降低红外反射率。举例说明,俯视角度横切面,连接带全部采用同一倾斜角度右倾时,将里料向右拉扯,其会收到连接带的限制,因而移动幅度有限,但若将里料向左拉扯,则会导致连接带的倾斜方向完全转变(如果转变成90度,则将完全丧失红外反射功能),并会伴随里料向左侧的大幅度移动,显然这对于保持红外反射效果和羽绒填充稳定性均是不利的。
[0020]但如果在同一区域内,既存在向右倾斜的连接带,也存在向左倾斜的连接带,因此,无论将里料相对于面料向左拉扯还是向右拉扯,其均会受到一部分连接带的限制而不
能大幅移动。这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保证连接带始终处于有效反射角度,也能够限制面料、里料的大幅度错位,防止羽绒迁移和团聚。
[0021]优选的,羽绒服立体化展示还包括了直接缝合线(将面料、里料直接缝合的区域),其用于将羽绒服划分成多个填充区域,每个填充区域内可包括多个羽绒填充腔。由于直接缝合线是将面料和里料直接缝合,因此在该直接缝合线的附近几乎没有羽绒填充,这是传统羽绒服的一个重大缺陷,其会导致该区域几乎没有保温。而现有技术中,为限制羽绒迁移团聚,往往需要设置较多的直接缝合线,这会导致保温效果被近一步降低。
[0022]但本专利技术有一个优势,如上文所述,本专利技术要求相邻两个连接带的首尾段在垂直方向上存在投影重叠区,因此,在直接缝合线的位置,连接带会对直接缝合线形成完整覆盖,因此虽然该直接缝合线处没有羽绒填充,但其能够实现对指向该区域的红外辐射实现完全的反射(不考虑材料性能导致的红外辐射损耗),因此仍具备较优良的保温性能。
[0023]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优点:(1)所述羽绒服具有低成本、透气透湿、低充绒量、耐用的高保暖性能。(2)在同等的直接缝合线条件下,连接带的存在会使羽绒更不容易发生迁移团聚。(3)将红外屏蔽层设在面料和里料之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薄层保温羽绒服,包括面料(1)、里料(2)、羽绒(5),其特征在于,面料(1)和里料(2)之间连接有若干倾斜的连接带(3),所述面料(1)、里料(2)和连接带(3)围合出若干个羽绒填充腔(4)用于填充羽绒(5);其中,所述连接带(3)能够向里料(2)一侧反射红外辐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薄层保温羽绒服,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带(3)包括具有拉伸强度的织物以及复合在织物上的具有反射红外辐射性能的功能层。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薄层保温羽绒服,其特征在于,所述功能层选自金属箔层、高分子贴膜或包含红外反射颜料的保温涂层。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薄层保温羽绒服,其特征在于,所述羽绒填充腔(4)的横截面包括梯形、三角形或非直角平行四边形。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薄层保温羽绒服,其特征在于,所述倾斜的连接带(3)以相同的倾斜角度设在面料(1)和里料(...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纯红
申请(专利权)人:波司登羽绒服装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