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工程多用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200373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27 09: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建筑工程多用尺,涉及建筑工程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安装盒,安装盒左端的内部设置有转动杆,转动杆前方的一侧设置有移动杆,移动杆的后端固定有挡板,转动杆的外部对应安装盒的前壁圆周阵列开设有凹槽,且挡板位于对应的凹槽内,安装盒的右侧设置有转动块,转动块的左端贯穿设置有挡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使挡板插接至对应的凹槽内可避免转动板转动以使吊块位于固定的高度,无需手部对转动板进行额外固定,使用更加方便,且通过挡杆为转动块提供限位效果,防止携带时转动块发生转动,携带更加方便。携带更加方便。携带更加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筑工程多用尺


[0001]本技术属于建筑工程
,特别是涉及一种建筑工程多用尺。

技术介绍

[0002]建筑工程是指对建筑物、构筑物及其附属设施进行新建、改建和扩建的工程,而在建筑工程中,为检验建筑的建设是否合格,通常需要对建筑进行垂直度、水平度进行检测,其中,水平度测量尺作为检测建筑的常见的测量工具,由于其只能进行水平度的测量,使用局限性较大,因此,人们在此基础上增设了角度测量功能。
[0003]经检索,授权公告号CN212645711U,授权公告日2021.03.02公开了一种建筑工程多用尺,包括第一主体、放置槽以及第二主体,所述第一主体底部设置有第一水平泡,所述第一主体一侧内部设置有第二水平泡,所述第一主体另一侧外壁设置有刻度盘,所述第二水平泡远离第一水平泡一侧设置有垂直度检测组件,所述垂直度检测组件底部开设有开口,所述放置槽开设在第一主体顶部,所述第二主体设置在放置槽内部,所述第二主体一端设置有转动组件。本技术通过设置垂直度检测组件增加了装置使用的功能性,进而使得装置的使用效果更好,进一步的通过设置的刻度盘以及转动组件进一步增加了装置的功能性,进而进一步提高了装置的使用效果。
[0004]但是现有的技术存在以下的不足:
[0005]1、现有技术在需要使椎体下降至某一高度并保持时,需要手部操作把手避免椎体继续掉落,使用不便;
[0006]2、现有技术缺少对第二主体进行固定的结构,导致对其进行携带时第二主体容易与第一主体发生相对转动,携带不便。
[0007]因此,现有技术在需要使椎体下降至某一高度并保持时,需要手部操作把手避免椎体继续掉落,使用不便,且现有技术缺少对第二主体进行固定的结构,导致对其进行携带时第二主体容易与第一主体发生相对转动,携带不便,无法满足实际使用中的需求,所以市面上迫切需要能改进的技术,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8]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建筑工程多用尺,通过挡板插接至对应的凹槽内可避免转动板转动以使吊块位于固定的高度,无需手部对转动板进行额外固定,且通过挡杆为转动块提供限位效果,防止携带时转动块发生转动,解决了现有技术在需要使椎体下降至某一高度并保持时,需要手部操作把手避免椎体继续掉落,使用不便,且现有技术缺少对第二主体进行固定的结构,导致对其进行携带时第二主体容易与第一主体发生相对转动,携带不便的问题。
[0009]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0010]本技术为一种建筑工程多用尺,包括安装盒,安装盒左端的内部设置有转动杆,转动杆前方的一侧设置有移动杆,移动杆的后端固定有挡板,转动杆的外部对应安装盒
的前壁圆周阵列开设有凹槽,且挡板位于对应的凹槽内,挡板与凹槽相适配,通过使挡板插接至对应的凹槽内可避免转动板转动以使吊块位于固定的高度,无需手部对转动板进行额外固定,安装盒的右侧设置有转动块,转动块的左端贯穿设置有挡杆,通过挡杆为转动块提供限位效果,防止携带时转动块发生转动,提升便携性。
[0011]进一步地,转动杆的后端以及转动杆的前侧均固定有圆板,两个圆板之间对应转动杆的外周壁缠绕设置有吊绳,且吊绳的外端穿过安装盒的下壁并延伸至安装盒的下方。
[0012]进一步地,吊绳的下端固定有吊块,转动杆的前端固定有转动板,且移动杆贯穿转动板并与转动板间隙配合。
[0013]进一步地,转动板的后方对应移动杆的外部套设有弹性件二,且弹性件二的前后两端分别与对应的转动板和挡板抵接,移动杆的前端固定有凸缘,凸缘与转动板之间对应移动杆的外部间隙配合设置有操作套。
[0014]进一步地,转动杆的右方对应安装盒的内部固定有水平泡一,水平泡一的右方对应安装盒的内部固定有水平泡二。
[0015]进一步地,挡杆所在位置处对应的安装盒上和转动块上分别对应开设有避空槽和弧形槽,弧形槽的右侧对应的转动块上还开设有穿槽,挡杆的前端固定有操作板。
[0016]进一步地,操作板的右壁固定有插杆,插杆的外部对应安装盒的前壁固定有侧板,侧板与操作板之间设置有弹性件一,且弹性件一位于插杆的外部,弹性件一的左右两端分别与对应的操作板和侧板抵接。
[0017]进一步地,转动块右端的前后两侧侧壁均固定有凸台,且凸台与安装盒间隙配合,凸台的侧壁开设有刻线,凸台的外部对应安装盒上圆周阵列设置有角度线。
[0018]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9]1、本技术通过设置挡板和凹槽,通过使挡板与凹槽脱离后使转动板转动,使吊块下落至合适位置后,再使挡板插接至对应的凹槽内,此时可使得吊块位于合适的高度并保持,与现有技术相比,无需手部的持续操作即可使吊块位于合适的高度并保持,使用更加方便,解决了现有技术在需要使椎体下降至某一高度并保持时,需要手部操作把手避免椎体继续掉落,使用不便的问题。
[0020]2、本技术通过设置挡杆,携带时,通过使转动块转动,使挡杆进入凹槽的内部,当挡杆位于凹槽的上端时,在弹性件一的作用下推动操作板和挡杆向左移动,使得挡杆进入弧形槽的内部,实现挡杆对转动块进行限位,避免转动块发生转动,解决了有技术缺少对第二主体进行固定的结构,导致对其进行携带时第二主体容易与第一主体发生相对转动,携带不便的问题。
附图说明
[0021]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2]图1为一种建筑工程多用尺的整体结构图;
[0023]图2为一种建筑工程多用尺的部分结构图;
[0024]图3为安装盒的结构图;
[0025]图4为一种建筑工程多用尺的后视结构图;
[0026]图5为一种建筑工程多用尺的打开转动块后的结构图。
[0027]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0028]1、安装盒;101、凹槽;102、水平泡一;103、水平泡二;104、避空槽;105、侧板;106、角度线;2、转动块;201、穿槽;202、弧形槽;203、凸台;2031、刻线;3、弹性件一;4、转动杆;401、圆板;402、吊绳;403、转动板;5、吊块;6、弹性件二;7、移动杆;701、挡板;702、操作套;703、凸缘;8、挡杆;801、操作板;8011、插杆。
具体实施方式
[0029]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0030]请参阅图1至5所示,本技术为一种建筑工程多用尺,包括安装盒1,安装盒1左端的内部设置有转动杆4,使转动杆4转动即可释放或收回吊绳402,转动杆4前方的一侧设置有移动杆7,移动杆7转动即可使得转动板403转动,移动杆7的后端固定有挡板701,转动杆4的外部对应安装盒1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工程多用尺,包括安装盒(1),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盒(1)左端的内部设置有转动杆(4),所述转动杆(4)前方的一侧设置有移动杆(7),所述移动杆(7)的后端固定有挡板(701),所述转动杆(4)的外部对应所述安装盒(1)的前壁圆周阵列开设有凹槽(101),且所述挡板(701)位于对应的所述凹槽(101)内,所述安装盒(1)的右侧设置有转动块(2),所述转动块(2)的左端贯穿设置有挡杆(8)。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工程多用尺,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杆(4)的后端以及所述转动杆(4)的前侧均固定有圆板(401),两个所述圆板(401)之间对应所述转动杆(4)的外周壁缠绕设置有吊绳(402),且所述吊绳(402)的外端穿过所述安装盒(1)的下壁并延伸至所述安装盒(1)的下方。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建筑工程多用尺,其特征在于:所述吊绳(402)的下端固定有吊块(5),所述转动杆(4)的前端固定有转动板(403),且所述移动杆(7)贯穿所述转动板(403)并与所述转动板(403)间隙配合。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建筑工程多用尺,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板(403)的后方对应所述移动杆(7)的外部套设有弹性件二(6),且所述弹性件二(6)的前后两端分别与对应的所述转动板(403)和所述挡板(701)抵接,所述移动杆(7)的前端固定有凸缘(703),所述凸缘(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智毅黄安利蒋鹏黄龙迎黄凤煜
申请(专利权)人:中建交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