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井下水处理回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199912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27 09: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煤矿井下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为煤矿井下水处理回用装置,包括箱体,所述箱体的两侧外壁均开设有圆孔,所述圆孔内部分别固定连接有进水管和排水管,所述箱体的两侧内壁均固定连接有第一隔板,所述第一隔板的横截面呈反“L”型,所述箱体的底部设置有沉淀槽,所述沉淀槽与所述箱体一体成型,所述沉淀槽的一侧外壁固定连接有排泥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在工作人员需要对矿井下废水进行处理时可以首先将排污管与进水管相接通,污水会通过排污管流入箱体内部,此时工作人员向搅拌区内部加入絮凝剂并启动电机,电机带动第三搅拌杆和第二搅拌棒快速转动,从而加快污水中杂质的快速结团絮凝,同时絮凝团会沉降至沉淀槽内部。同时絮凝团会沉降至沉淀槽内部。同时絮凝团会沉降至沉淀槽内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煤矿井下水处理回用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煤矿井下水处理
,具体为煤矿井下水处理回用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长久以来,煤矿井水一般只是作为厂区降尘或者其它对水质要求较低的场合,但是由于矿井水排放量大,仍会有大量矿井水未经有效处理而直接排放到自然环境,造成环境污染和水资源的浪费,随着水处理技术的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的需要,大多数矿区都已经开始采用废水处理系统(设备)将矿井水进行回收过滤,然后用于矿井下生产回用。
[0003]目前,在对煤矿井下水进行处理的过程中,对污水进行絮凝沉淀则是必不可少的工序之一,大部矿区在对井下水进行絮凝沉降时大多都采用自然沉降,这种沉降方法不仅延长了污水的处理时间,同时也会导致絮凝剂无法充分与污水接触,使沉淀效果有一定程度的下降,不能满足人们的使用需求。因此,亟需煤矿井下水处理回用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基于上述
技术介绍
中所提到的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为此本技术提供了煤矿井下水处理回用装置。
[0005]本技术通过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克服以上技术问题,具体为:
[0006]煤矿井下水处理回用装置,包括箱体,所述箱体的两侧外壁均开设有圆孔,所述圆孔内部分别固定连接有进水管和排水管,所述箱体的两侧内壁均固定连接有第一隔板,所述第一隔板的横截面呈反“L”型,所述箱体的底部设置有沉淀槽,所述沉淀槽与所述箱体一体成型,所述沉淀槽的一侧外壁固定连接有排泥管,所述箱体的一侧外壁固定连接有控制面板,所述箱体的两侧内壁固定连接有第二隔板,所述第二隔板的一侧开设有通槽;
[0007]所述箱体与所述第一隔板围成有搅拌区,所述第一隔板、所述第二隔板和所述箱体围成有絮凝区;
[0008]所述搅拌区内部设置有第一搅拌组件,所述絮凝区设置有第二搅拌组件;
[0009]所述箱体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板。
[0010]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搅拌组件包括设置于所述固定板顶部的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三搅拌杆,所述第三搅拌杆位于所述搅拌区内部,所述第三搅拌杆的圆周外壁固定连接有等距离呈圆形分布的第二搅拌棒,所述第二搅拌棒的横截面呈波浪形。
[0011]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固定板的顶部外壁固定连接有固定架,所述固定架与所述电机固定连接。
[0012]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电机的输出端圆周外壁固定连接有主动齿轮,所述主动齿轮的圆周外壁啮合有第一齿轮,所述第一齿轮的另一侧啮合有第二齿轮,所述第一齿轮与所述第二齿轮的规格相同,所述第一齿轮的直径大于所述主动齿轮的直径。
[0013]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二搅拌组件包括固定连接在第一齿轮圆周内壁的第一搅拌杆,所述第一搅拌杆的圆周外壁固定连接有等距离分布的第三搅拌棒。
[0014]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二齿轮的圆周内壁固定连接有第二搅拌杆,所述第二搅拌杆的圆周外壁固定连接有等距离分布的第一搅拌棒,所述第一搅拌棒位于两组所述第三搅拌棒的中部。
[0015]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二隔板的一侧外壁固定连接有斜块,所述斜块固定连接在所述箱体的底部内壁上。
[0016]采用以上结构后,本技术相较于现有技术,具备以下优点:
[0017]能够加快污水中杂质的絮凝沉淀,有效的提高了污水的絮凝效果和效率,具体是通过设置有第一搅拌组件和第二搅拌组件,在工作人员需要对矿井下废水进行处理时可以首先将排污管与进水管相接通,污水会通过排污管流入箱体内部,此时工作人员向搅拌区内部加入絮凝剂并启动电机,电机带动第三搅拌杆和第二搅拌棒快速转动,从而加快污水中杂质的快速结团絮凝,同时絮凝团会沉降至沉淀槽内部,污水则会沿着第一隔板的外壁流入絮凝区中;
[0018]在电机启动的过程中可以带动主动齿轮转动,同时主动齿轮与第一齿轮相互啮合可以带动其一同转动,且第一齿轮的直径大于主动齿轮的直径,因此第一齿轮的转速会小于主动齿轮的转动,从而能够有效的避免第一搅拌棒和第三搅拌棒转动时转速过快将絮凝的杂质团打散的情况发生;
[0019]同时第一搅拌棒位于两组第三搅拌棒的中部,因此可以扩大第二搅拌组件的搅拌面积,使得絮凝剂能够充分与污水相接触,进一步提高设备对污水中杂质的絮凝效果。
附图说明
[0020]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1]图2为本技术的箱体端面结构示意图。
[0022]图3为本技术的半剖视平面结构示意图。
[0023]图4为本技术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24]图中:1、箱体;2、固定板;3、进水管;4、主动齿轮;5、固定架;6、第一隔板;7、电机;8、第一齿轮;9、第一搅拌杆;10、第二隔板;11、通槽;12、第一搅拌棒;13、第二搅拌杆;14、沉淀槽;15、排泥管;16、控制面板;17、第二搅拌棒;18、第三搅拌杆;20、第三搅拌棒;21、排水管;22、第二齿轮;23、斜块。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6]实施例1
[0027]请参阅图1~图4,本技术实施例中,煤矿井下水处理回用装置,包括箱体1,箱体1的两侧外壁均开设有圆孔,圆孔内部分别固定连接有进水管3和排水管21,箱体1的两侧
内壁均固定连接有第一隔板6,第一隔板6的横截面呈反“L”型,箱体1的底部设置有沉淀槽14,沉淀槽14与箱体1一体成型,沉淀槽14的一侧外壁固定连接有排泥管15,箱体1的一侧外壁固定连接有控制面板16,箱体1的两侧内壁固定连接有第二隔板10,第二隔板10的一侧开设有通槽11;
[0028]箱体1与第一隔板6围成有搅拌区,第一隔板6、第二隔板10和箱体1围成有絮凝区;
[0029]搅拌区内部设置有第一搅拌组件,絮凝区设置有第二搅拌组件;
[0030]箱体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板2。
[0031]优选的,第一搅拌组件包括设置于固定板2顶部的电机7,电机7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三搅拌杆18,第三搅拌杆18位于搅拌区内部,第三搅拌杆18的圆周外壁固定连接有等距离呈圆形分布的第二搅拌棒17,第二搅拌棒17的横截面呈波浪形,工作人员向搅拌区内部加入絮凝剂并启动电机7,电机7带动第三搅拌杆18和第二搅拌棒17快速转动,从而加快污水中杂质的快速结团絮凝,同时絮凝团会沉降至沉淀槽14内部,污水则会沿着第一隔板6的外壁流入絮凝区中。
[0032]优选的,固定板2的顶部外壁固定连接有固定架5,固定架5与电机7固定连接。
[0033]优选的,电机7的输出端圆周外壁固定连接有主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煤矿井下水处理回用装置,包括箱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的两侧外壁均开设有圆孔,所述圆孔内部分别固定连接有进水管(3)和排水管(21),所述箱体(1)的两侧内壁均固定连接有第一隔板(6),所述第一隔板(6)的横截面呈反“L”型,所述箱体(1)的底部设置有沉淀槽(14),所述沉淀槽(14)与所述箱体(1)一体成型,所述沉淀槽(14)的一侧外壁固定连接有排泥管(15),所述箱体(1)的一侧外壁固定连接有控制面板(16),所述箱体(1)的两侧内壁固定连接有第二隔板(10),所述第二隔板(10)的一侧开设有通槽(11);所述箱体(1)与所述第一隔板(6)围成有搅拌区,所述第一隔板(6)、所述第二隔板(10)和所述箱体(1)围成有絮凝区;所述搅拌区内部设置有第一搅拌组件,所述絮凝区设置有第二搅拌组件;所述箱体(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板(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煤矿井下水处理回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搅拌组件包括设置于所述固定板(2)顶部的电机(7),所述电机(7)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三搅拌杆(18),所述第三搅拌杆(18)位于所述搅拌区内部,所述第三搅拌杆(18)的圆周外壁固定连接有等距离呈圆形分布的第二搅拌棒(17),所述第二搅拌棒(17)的横截面呈波浪形。3.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衣惠昌衣富国李丹褚英晶张贵鹏衣兴昌
申请(专利权)人:长春高科能源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