氯硅烷预酯化反应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199566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27 09: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氯硅烷预酯化反应釜,包括釜体、搅拌器、进料管和出料管,搅拌器设置在反应釜内,进料管从釜体顶部插入反应釜内部,并延伸至反应釜底部;出料管包括溢流管和全出料管,溢流管设置于釜体的侧壁上,全出料管设置于釜体的底部。进料管延伸至反应釜底部,物料直接添加至反应釜底部,不会使物料飞溅,能够有效减少物料被尾气携带出釜;反应物料在搅拌器的作用下,充分接触并反应,提升预酯化的效果,促进后续酯化反应的进行。设备运行时,物料通过溢流管自流进入到下道工序酯化塔内,既节约了能源,又避免了反应釜内液位过高引起发冒罐的风险;设备停车时,物料通过全出料管排出,釜内不会残存物料。釜内不会残存物料。釜内不会残存物料。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氯硅烷预酯化反应釜


[0001]本技术涉及酯化反应
,尤其涉及一种氯硅烷预酯化反应釜。

技术介绍

[0002]烷氧基硅烷生产工艺过程中,需先将部分量的醇类原料和氯硅烷进行预反应,将氯硅烷在低于一定的温度条件下转化成一取代物中间体,然后将该中间体和剩余的醇在大于80℃的温度下进行彻底反应,最终转化为产品。预反应的目的是在低温的条件下将氯硅烷反应成为闪点更高的一取代中间物,这样副产物氯化氢气体在挥发分离的过程中就可以减少液体物料的夹带,降低物料的损耗。
[0003]常见的氯硅烷预酯化反应是从反应釜顶部进料,在添加物料的过程中,容易导致物料飞溅,使得尾气中携带着一定的物料。专利CN201701927U提供一种由底部进料的酯化反应釜,底部进料的方式,在进料口处必然存在一个U型弯,在系统整体停车放料时,进料管内会残存原料以及部分反应完全的物料,给检修造成一定的困难,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氯硅烷预酯化反应釜,能够有效防止物料飞溅,避免尾气携带物料。
[0005]为实现此技术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方案:
[0006]一种氯硅烷预酯化反应釜,包括釜体、搅拌器、进料管和出料管,搅拌器设置在釜体内部,出料管包括溢流管和全出料管,溢流管设置于釜体的侧壁上,全出料管设置于釜体的底部;进料管从釜体顶部插入釜体内部,并延伸至釜体下部。其中,进料管的长度可以根据反应物料的特性进行调节。
[000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0008]反应釜的进料管延伸至反应釜底部,物料直接添加至反应釜底部,不会使物料飞溅,能够有效减少物料被尾气携带出釜;物料进入到反应釜内后,在搅拌的作用下,物料充分接触并反应,提升预酯化的效果,促进后续酯化反应的进行,提高反应率。溢流管的设置,替代利用泵打料的方式,凭借设备的高度差,使物料自流进入到下道工序酯化塔内,不仅节省了资源,还避免了反应釜内液位过高引起发冒罐的风险;全出料管用于停车、检修时排放反应釜内的物料,釜内不会残存物料。
[0009]进一步地,反应釜上设有驱动电机,驱动电机与搅拌器连接,用于驱动搅拌器,驱动电机和搅拌器之间设置有机封,保证反应釜的密封性。
[0010]进一步地,搅拌器上设置有搅拌桨,搅拌器距反应釜底10~15cm,搅拌桨的数量至少为2组。本搅拌器具有良好的搅拌和分散性能,实现了高效、均匀的搅拌,确保预酯化反应的效率。
[0011]进一步地,进料管的数量为2个,分别与不同的原料储罐连接。
[0012]进一步地,反应釜还设置有压力表、温度计、放净阀门和尾气出口,其中,压力表和
尾气出口均设置在釜体顶部,温度计从釜体顶部延伸至反应釜内部,放净阀门设置于釜体底部。
[0013]进一步地,釜体为搪瓷釜体。搪瓷釜耐腐蚀,使得氯硅烷反应所产生氯化氢气体不会腐蚀设备,不会影响反应的效果,且使用寿命较长。
附图说明
[0014]图1是本技术氯硅烷预酯化反应釜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中,1、驱动电机;2、机封;3、搅拌器;4、搅拌桨;5、进料管;6、溢流管;7、釜体;8、压力表;9、温度计;10、放净阀门;11、全出料管;12、尾气出口。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为充分了解本技术之目的、特征及功效,借由下述具体的实施方式,对本技术做详细说明,但本技术并不仅仅限于此。
[0017]请参阅图1,本技术提供一种氯硅烷预酯化反应釜,包括釜体7、搅拌器3、进料管5和出料管,搅拌器3设置在釜体7内,进料管5从釜体7顶部插入釜体7内部,并延伸至釜体7下部;出料管包括溢流管6和全出料管11,溢流管6设置于釜体7的侧壁上,全出料管11设置于釜体7的底部。其中,进料管5的数量为2个,分别与不同的原料储罐连接,进料管5的长度可以根据反应物料的特性进行调节。
[0018]氯硅烷预酯化反应釜上设有驱动电机1,驱动电机1与搅拌器3连接,用于驱动搅拌器3,搅拌器3和驱动电机1之间设置有机封2,保证反应釜的密封性。搅拌器3上设置有搅拌桨4,搅拌器3距反应釜底10~15cm,搅拌桨4的数量至少为2组,本搅拌器具有良好的搅拌和分散性能,实现了高效、均匀的搅拌,确保预酯化反应的效率。
[0019]氯硅烷预酯化反应釜上还设置有压力表8、温度计9、放净阀门10和尾气出口12,其中,压力表8和尾气出口12均设置在釜体7顶部,温度计9从釜体7顶部延伸至反应釜内部,放净阀门10设置于釜体7底部。
[0020]氯硅烷预酯化反应釜的釜体7为搪瓷釜体,搪瓷釜耐腐蚀,氯硅烷反应所产生氯化氢气体不会腐蚀设备,使得反应可以持续稳定进行,且设备使用寿命较长。
[0021]本技术氯硅烷预酯化反应釜在工作时,反应物料从进料管5进入反应釜内,由驱动电机1驱动搅拌器3,对物料进行搅拌,促进物料充分接触并反应,反应物料从进料管5持续进入反应釜中,反应后的混合物由溢流管6不断排出,进入下道工序,反应产生的气体从尾气出口12进入尾气处理系统,从而实现连续生产。在生产过程中,压力表8和温度计9对反应釜内的压力和温度进行测量,确保反应的安全进行。
[0022]氯硅烷预酯化反应釜停止运行时,关闭溢流管6的管道阀门,调整全出料管11的管道阀门,使得反应釜内的物料进入到后续酯化塔内,出料完毕后,开启放净阀门10,将釜内物料排净,管道内不会残存物料。
[0023]本技术氯硅烷预酯化反应釜的进料管延伸至反应釜底部,物料直接添加至反应釜底部,不会使物料飞溅,能够有效减少物料被尾气携带出釜;物料进入到反应釜内后,在搅拌的作用下,物料充分接触并反应,提升预酯化的效果,促进后续酯化反应的进行,提高反应率。溢流管的设置,替代利用泵打料的方式,凭借设备的高度差,使物料自流进入到
下道工序酯化塔内,不仅节省了资源,还避免了反应釜内液位过高引起发冒罐的风险。全出料管用于停车、检修时排放反应釜内的物料,釜内不会残存物料。
[0024]本技术不仅可用作氯硅烷的预酯化反应,还可以作为其他物料的酯化反应釜或混合设备。
[0025]最后,需要注意的是:以上列举的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当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技术进行改动和变型,倘若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技术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均应认为是本技术的保护范围。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氯硅烷预酯化反应釜,包括釜体(7)、搅拌器(3)、进料管(5)和出料管,搅拌器(3)设置在釜体(7)内部,其特征在于,出料管包括溢流管(6)和全出料管(11),溢流管(6)设置在釜体(7)的侧壁上,全出料管(11)设置于釜体(7)的底部;进料管(5)从釜体(7)顶部插入釜体(7)内部,并延伸至釜体(7)下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氯硅烷预酯化反应釜,其特征在于,反应釜上设有驱动电机(1),驱动电机(1)与搅拌器(3)连接,驱动电机(1)和搅拌器(3)之间设置有机封(2)。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光王洪涛高占广王荣辉董国印王鑫垚高斌
申请(专利权)人:唐山三孚新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