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人工挖孔桩孔洞内支撑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198531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27 09: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人工挖孔桩孔洞内支撑结构,包括桩孔,所述桩孔的内侧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防护板,所述第一防护板的一侧表面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防护板的一侧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爬梯,所述第一爬梯的下方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防护板。该人工挖孔桩孔洞内支撑结构,通过支撑板、T型块、第二螺栓和固定块的设置,在连接支撑板时,首先将第二螺栓拧入连接板与固定块,将连接板与固定块连接,然后将T型块滑入限位槽内,之后将连接板贴合T型块裸露的一侧,最后将第一螺栓拧入连接板与支撑板,进而将固定块的位置固定,这样就完成了两个支撑板的连接,而将四个支撑板连接组成一个圆形,方便进行支撑。方便进行支撑。方便进行支撑。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人工挖孔桩孔洞内支撑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人工挖孔桩相关
,尤其涉及一种人工挖孔桩孔洞内支撑结构。

技术介绍

[0002]人工挖孔桩,工程名词,用人力挖土、现场浇筑的钢筋混凝土桩。人工挖孔桩一般直径较粗,最细的也在八百毫米以上,能够承载楼层较少且压力较大的结构主体,应用比较普遍,桩的上面设置承台,再用承台梁拉结、连系起来,使各个桩的受力均匀分布,用以支承整个建筑物,人工挖孔灌注桩是指桩孔采用人工挖掘方法进行成孔,然后安放钢筋笼,浇注混凝土而成的桩,而在人工挖孔桩过程中需要使用分开的支撑板进行支撑,方便浇铸出孔洞的内壁,故此,就特别需要一种人工挖孔桩孔洞内支撑结构。
[0003]但是现有的人工挖孔桩孔洞内支撑结构,在使用过程中,在人工挖孔桩过程中需要使用分开的支撑板进行支撑,方便浇铸出孔洞的内壁,以人工向下挖掘,此时就需要支撑板足够稳定,防止支撑板松动,导致影响水泥浇筑的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人工挖孔桩孔洞内支撑结构,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现有的人工挖孔桩孔洞内支撑结构,在使用过程中,在人工挖孔桩过程中需要使用分开的支撑板进行支撑,方便浇铸出孔洞的内壁,以人工向下挖掘,此时就需要支撑板足够稳定,防止支撑板松动,导致影响水泥浇筑的效果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人工挖孔桩孔洞内支撑结构,包括桩孔,所述桩孔的内侧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防护板,所述第一防护板的一侧表面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防护板的一侧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爬梯,所述第一爬梯的下方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防护板,所述第二防护板的一侧表面开设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防护板的一侧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爬梯,所述桩孔的内侧表面设置有通风管,所述桩孔的内侧表面活动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一端固定连接有T型块,所述支撑板的另一端开设有限位槽,所述支撑板的内侧表面螺纹连接有第一螺栓,所述第一螺栓的外侧表面螺纹连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一侧表面螺纹连接有第二螺栓,所述第二螺栓的外侧表面螺纹连接有固定块。
[0006]优选的,所述第一防护板为半圆形,所述第一通孔为半圆形。
[0007]优选的,所述第一爬梯的长度与第二爬梯的长度相等,所述第二防护板为半圆形。
[0008]优选的,所述支撑板以桩孔的中轴线对称设置有两组,且形状大小都相等。
[0009]优选的,所述第一螺栓与第二螺栓与连接板的中轴线对称设置,且形状大小都相等。
[0010]优选的,所述连接板以支撑板的中轴线对称设置,且形状大小都相等。
[0011]优选的,所述支撑板通过第一螺栓与连接板螺纹连接,所述连接板通过第二螺栓
与固定块螺纹连接。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人工挖孔桩孔洞内支撑结构,通过支撑板、T型块、限位槽、第一螺栓、连接板、第二螺栓和固定块的设置,在连接支撑板时,首先将第二螺栓拧入连接板与固定块,将连接板与固定块连接,然后将T型块滑入限位槽内,之后将连接板贴合T型块裸露的一侧,最后将第一螺栓拧入连接板与支撑板,进而将固定块的位置固定,这样就完成了两个支撑板的连接,而将四个支撑板连接组成一个圆形,方便进行支撑,将孔洞边缘浇筑完毕后,将第一螺栓与第二螺栓拧下,即可将T型块从限位槽内取出,即可将支撑板的拆下。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技术侧视外观结构示意图;
[0014]图2为本技术桩孔和第一防护板相互配合结构示意图;
[0015]图3为本技术支撑板和T型块相互配合结构示意图;
[0016]图4为本技术图3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17]图中:1、桩孔;2、第一防护板;3、第一通孔;4、第一爬梯;5、第二防护板;6、第二通孔;7、第二爬梯;8、通风管;9、支撑板;10、T型块;11、限位槽;12、第一螺栓;13、连接板;14、第二螺栓;15、固定块。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条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9]请参阅图1

4,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人工挖孔桩孔洞内支撑结构,包括桩孔1,桩孔1的内侧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防护板2,第一防护板2的一侧表面开设有第一通孔3,第一防护板2的一侧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爬梯4,第一爬梯4的下方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防护板5,第二防护板5的一侧表面开设有第二通孔6,第二防护板5的一侧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爬梯7,桩孔1的内侧表面设置有通风管8,桩孔1的内侧表面活动连接有支撑板9,支撑板9的一端固定连接有T型块10,支撑板9的另一端开设有限位槽11,支撑板9的内侧表面螺纹连接有第一螺栓12,第一螺栓12的外侧表面螺纹连接有连接板13,连接板13的一侧表面螺纹连接有第二螺栓14,第二螺栓14的外侧表面螺纹连接有固定块15;借由上述结构,通风管8可以使用风机将外界的空气泵入孔洞底部,防止孔洞底部氧气不足,在连接支撑板9时,首先将第二螺栓14拧入连接板13与固定块15,将连接板13与固定块15连接,然后将T型块10滑入限位槽11内,之后将连接板13贴合T型块10裸露的一侧,最后将第一螺栓12拧入连接板13与支撑板9,进而将固定块15的位置固定,这样就完成了两个支撑板9的连接,而将四个支撑板9连接组成一个圆形,方便进行支撑,将孔洞边缘浇筑完毕后,将第一螺栓12与第二螺栓14拧下,即可将T型块10从限位槽11内取出,即可将支撑板9的拆下。
[0020]进一步的,第一防护板2为半圆形,第一通孔3为半圆形;借由上述结构,第一通孔3与第二通孔6都为半圆形,组合形成圆形,方便将井底的泥土送出。
[0021]进一步的,第一爬梯4的长度与第二爬梯7的长度相等,第二防护板5为半圆形;借由上述结构,第一防护板2与第二防护板5为半圆形,组合形成圆形,防止上方的物体掉落,砸伤工作人员。
[0022]进一步的,支撑板9以桩孔1的中轴线对称设置有两组,且形状大小都相等;借由上述结构,支撑板9以桩孔1的中轴线对称设置有两组,四个支撑板9组合为一个完整的圆形。
[0023]进一步的,第一螺栓12与第二螺栓14与连接板13的中轴线对称设置,且形状大小都相等;借由上述结构,第一螺栓12与第二螺栓14与连接板13的中轴线对称设置可以将支撑板9与连接板13连接。
[0024]进一步的,连接板13以支撑板9的中轴线对称设置,且形状大小都相等;借由上述结构,连接板13以支撑板9的中轴线对称设置,可以使支撑板9连接时更加稳定。
[0025]进一步的,支撑板9通过第一螺栓12与连接板13螺纹连接,连接板13通过第二螺栓14与固定块15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人工挖孔桩孔洞内支撑结构,包括桩孔(1),其特征在于:所述桩孔(1)的内侧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防护板(2),所述第一防护板(2)的一侧表面开设有第一通孔(3),所述第一防护板(2)的一侧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爬梯(4),所述第一爬梯(4)的下方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防护板(5),所述第二防护板(5)的一侧表面开设有第二通孔(6),所述第二防护板(5)的一侧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爬梯(7),所述桩孔(1)的内侧表面设置有通风管(8),所述桩孔(1)的内侧表面活动连接有支撑板(9),所述支撑板(9)的一端固定连接有T型块(10),所述支撑板(9)的另一端开设有限位槽(11),所述支撑板(9)的内侧表面螺纹连接有第一螺栓(12),所述第一螺栓(12)的外侧表面螺纹连接有连接板(13),所述连接板(13)的一侧表面螺纹连接有第二螺栓(14),所述第二螺栓(14)的外侧表面螺纹连接有固定块(1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人工挖孔桩孔洞内支撑结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波赵红斌彭锋何松建李亚玲罗维斌杨继才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公路桥梁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