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冷凝式消雾冷却塔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196139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27 08:4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新型冷凝式消雾冷却塔,包括塔体,还包括由下至上依次设置在塔体内的冷水池、填料、喷淋装置、收水器、冷凝装置、混合室和风机;冷凝装置覆盖塔体横截面,冷凝装置包括横向排布的多组冷凝模块,述冷凝模块包括钢结构框架和设置在钢结构框架内的若干个层叠布设的冷凝板片;冷凝板片上设置有波纹导流结构,可便于冷凝水的快速流出,减小液膜厚度,波纹导流结构为带有导流槽的竖向波纹结构或带有导流槽的交叉波纹结构。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冷凝板片采用波纹状布置,可以增大换热面积,冷凝板片上布置导流槽,能够收集整个湿热通道内的冷凝水、并将其与湿热空气进行充分的逆流换热,提高换热能力、同时降低热阻,实现消雾、节水的良好效果。好效果。好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新型冷凝式消雾冷却塔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冷却塔
,尤其涉及新型冷凝式消雾冷却塔。

技术介绍

[0002]冷却塔是一种高效的工业散热装置,冷却塔的基本原理是通过将循环水以喷雾方式、直接喷淋到填料上,通过水与空气的接触达到换热,再由风机带动塔内气流循环,将与水换热后的热气流带出,从而达到冷却。
[0003]由于空气经过冷却塔后吸收水分达到饱和状态,当从冷却塔上方流出后,便会降温析出水分、产生白雾,从而形成了一种视觉污染。白雾在冬季易在冷却塔塔顶结冰,影响设备正常工作;白雾会与空气中其他杂质混合,对环境造成污染,甚至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而且空气中携带有饱和水分、会造成水的蒸发损失。
[0004]为达到消雾目的,在冷却塔内布置冷凝模块、也为消雾模块,该冷凝模块为间壁式换热器原理,塔内的湿热空气和塔外的干冷空气在冷凝模块内进行间壁式换热后、均匀混合,从而达到消雾节水的效果。
[0005]冷凝模块有若干个层叠布置的冷凝板片构成,冷凝板片采用波纹状布局,塔内湿热空气和塔外的干冷空气在冷凝模块内进行间壁式换热时,会在湿热空气一侧的冷凝板片壁面形成一定厚度的液膜。由于冷凝板片的波纹方向是倾斜的,因此不能快速的将饱和湿热空气产生的冷凝水快速排出,而且冷凝水沿冷凝板片斜向下流出过程中,冷凝板片下部的液膜厚度会增加,从而造成这个区域的热阻变大,影响换热面积,降低综合传热系数,导致整个冷凝模块的消雾节水效果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为了解决冷却塔中的冷凝模块消雾节水效果有限的问题,提供新型冷凝式消雾冷却塔,通过优化塔内的冷凝模块构造,减少液膜厚度,增大有效换热面积,提高综合传热系数来增加消雾节水的效果。
[000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新型冷凝式消雾冷却塔,包括塔体,还包括由下至上依次设置在所述塔体内的冷水池、填料、喷淋装置、收水器、冷凝装置、混合室和风机;所述冷凝装置覆盖塔体横截面,保证流出塔体的气体都要经过冷凝装置,冷凝装置包括横向排布的多组冷凝模块,所述冷凝模块包括钢结构框架和设置在钢结构框架内的若干个层叠布设的冷凝板片,由钢结构框架将冷凝板片包裹在一起,并使其安装在塔体内;所述冷凝板片上设置有波纹导流结构,可便于冷凝水的快速流出,减小液膜厚度,所述波纹导流结构为带有导流槽的竖向波纹结构或带有导流槽的交叉波纹结构;相邻三个所述冷凝板片之间形成各自独立的湿热通道和干冷通道,所述湿热通道连通塔体内部,所述干冷通道连通塔体外部,进而湿热空气和干冷空气在冷凝模块内进行换热。
[0008]进一步地,所述冷水池内连通有冷水管,所述冷水管为两端出水结构,可将其与需冷却的设备连通;所述塔体下方开设有下百叶窗,用于塔外干冷空气的进入,下百叶窗布设在冷水池和所述填料之间;所述喷淋装置为两端进水结构。
[0009]进一步地,每组所述冷凝模块为菱形布置,冷凝模块为间壁式换热结构,便于塔外干冷空气流入干冷通道、塔内湿热空气流入湿热通道,从而进行不接触式换热,极大降低白雾产生。
[0010]进一步地,所述冷凝板片为PVC材质制成的板片,冷凝板片上布设若干个所述波纹导流结构,波纹导流结构之间呈阵列排布。
[0011]进一步地,所述波纹导流结构为带有导流槽的竖向波纹结构,波纹导流结构包括一体成型的边缘导流槽和直波纹流道板,所述直波纹流道板竖直向下排布,便于冷凝水直接快速流出,直波纹流道板左下方边缘布设所述边缘导流槽,边缘导流槽倾斜布设,直波纹流道板向下连通边缘导流槽,可对冷凝水进行收集导流,使其与湿热空气进行逆流换热,直波纹流道板和边缘导流槽连接组合后四周侧边缘为菱形;相邻两组冷凝模块上的边缘导流槽相对布置,进而湿热空气流向和边缘导流槽内的冷凝水流向是相对的。
[0012]进一步地,所述波纹导流结构为带有导流槽的交叉波纹结构,波纹导流结构包括一体成型的中央导流槽、斜波纹流道板一和斜波纹流道板二,所述斜波纹流道板一和斜波纹流道板二对称布设在中央导流槽的两侧、且均和中央导流槽连通,可以减小冷凝水流动距离,使其快速进入中央导流槽,所述中央导流槽截面为“Y”形,中央导流槽倾斜布设,中央导流槽、斜波纹流道板一和斜波纹流道板二连接组合后四周侧边缘为菱形;相邻两组冷凝模块上的中央导流槽相对布置,湿热空气和中央导流槽内的冷凝水相对流动,可以充分逆向换热。
[0013]进一步地,所述湿热通道和干冷通道间隔交替布设在冷凝模块内,湿热通道和所述干冷通道之间通过所述冷凝板片隔开。
[0014]进一步地,所述塔体侧壁还开设有上百叶窗,所述干冷通道通过所述上百叶窗连通塔体外部,塔外干冷空气由上百叶窗进入干冷通道内。
[0015]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的冷凝装置由多组冷凝模块构成,冷凝装置覆盖整个塔体横截面,保证所有向上流动的湿热空气都要经过冷凝模块、与冷凝模块内流经的干冷空气进行间壁式换热,从而降低湿热空气中的水分,有效的消除白雾现象,也能达到一定的节水效果。
[0016]本专利技术通过对冷凝板片结构的优化设计,冷凝板片结构设计合理,能够提高冷凝模块的换热效果。冷凝板片主体是波纹流道结构,增大换热面积,并优化有导流槽,可为冷凝水提供流道,使其能依据自身重力汇集到导流槽内,从而减小冷凝水所产生的风阻。导流槽能收集冷凝板片上的冷凝水,并将其导向湿热通道进口、与湿热空气进行充分的逆流换热,提高换热能力。
[0017]本专利技术的冷凝板片上的波纹导流结构为带有导流槽的竖向波纹结构时,由于直波纹流道板为竖向布置,能使得冷凝水快速流下、流动至边缘导流槽内,边缘导流槽的输水方向和湿热空气流向相对,两者可以进行充分的逆流换热。
[0018]本专利技术的冷凝板片上的波纹导流结构为带有导流槽的交叉波纹结构时,将波纹结构分为斜波纹流道板一和斜波纹流道板二,并在两者中间连通中央导流槽,可以缩短冷凝
水的流动距离,使其快速进入中央导流槽后、沿中央导流槽流出,并与湿热空气相对流动,提高换热效果。
[0019]本专利技术在整个波纹导流结构的作用下,使冷凝产生的水快速从冷凝模块中排出,减少冷凝水对湿热空气的阻力,从而减少冷凝模块的阻力,同时使这个区域的热阻变小,增大有效换热面积,提高综合传热系数,又彻底消除冷却塔塔顶白雾笼罩现象,同时减小阻力,节能环保效果显著。
附图说明
[0020]图1是本专利技术新型冷凝式消雾冷却塔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中A箭头指向为塔外冷空气流向、B箭头指向为塔内湿热空气流向。
[0021]图2是本专利技术新型冷凝式消雾冷却塔的实施例一中带有导流槽的竖向波纹结构的波纹导流结构示意图。
[0022]图3是本专利技术新型冷凝式消雾冷却塔的图2中A向示意图。
[0023]图4是本专利技术新型冷凝式消雾冷却塔的实施例一中相邻两组冷凝模块示意图,图中A箭头指向为塔外冷空气流向、B箭头指向为塔内湿热空气流向。
[0024]图5是本专利技术新型冷凝式消雾冷却塔的实施例二中带有导流槽的交叉波纹结构的波纹导流结构示意图。...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新型冷凝式消雾冷却塔,包括塔体(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由下至上依次设置在所述塔体(1)内的冷水池(2)、填料(3)、喷淋装置(4)、收水器(5)、冷凝装置(6)、混合室(7)和风机(14);所述冷凝装置(6)覆盖塔体(1)横截面,冷凝装置(6)包括横向排布的多组冷凝模块,所述冷凝模块包括钢结构框架和设置在钢结构框架内的若干个层叠布设的冷凝板片(9);所述冷凝板片(9)上设置有波纹导流结构(11),所述波纹导流结构(11)为带有导流槽的竖向波纹结构或带有导流槽的交叉波纹结构;相邻三个所述冷凝板片(9)之间形成各自独立的湿热通道和干冷通道,所述湿热通道连通塔体(1)内部,所述干冷通道连通塔体(1)外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冷凝式消雾冷却塔,其特征在于,所述冷水池(2)内连通有冷水管(15),所述冷水管(15)为两端出水结构;所述塔体(1)下方开设有下百叶窗(8),下百叶窗(8)布设在冷水池(2)和所述填料(3)之间;所述喷淋装置(4)为两端进水结构。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冷凝式消雾冷却塔,其特征在于,每组所述冷凝模块为菱形布置,冷凝模块为间壁式换热结构。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冷凝式消雾冷却塔,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凝板片(9)为PVC材质制成的板片,冷凝板片(9)上布设若干个所述波纹导流结构(11),波纹导流结构(11)之间呈阵列排布。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冷凝式消雾冷却塔,其特征在于,所述波纹导流结构(11)为带有导流槽的竖向波纹结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江山任良森夏源利张博文
申请(专利权)人:焦作鼎昌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