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常州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提升整塔热力性能的冷却塔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996622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07 10:2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冷却塔相关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提升整塔热力性能的冷却塔,包括塔体,塔体的中间部位设有填料且底部开设有进风口,填料与进风口之间设有弯曲换热箱,弯曲换热箱内部安装有相对设置的配水凸台及辅助配水器,辅助配水器包括固定在弯曲换热箱内部的配水箱,配水箱顶部开口且所述开口中滑动安装有集水载块,且配水箱侧壁贯穿开设有若干喷孔,集水载块为自驱动且用于下压进入配水箱内部的水使其从喷孔喷出;本发明专利技术利用弯曲换热箱将冷空气通入填料边缘部位,使落入填料边缘的热水与冷空气进行换热,提高填料边缘的热力性能,并且利用自驱动的集水载块的上下运动使配水箱中的水从喷孔喷出,使其破碎形成细小的液滴来提高换热效率。高换热效率。高换热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提升整塔热力性能的冷却塔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冷却塔相关
,具体为一种提升整塔热力性能的冷却塔。

技术介绍

[0002]冷却塔是利用空气同水的接触从而冷却水的设备,是以空气为循环冷却剂,从一个系统中吸收热量并排放至大气中,从而降低塔内温度,制造冷却水可循环使用的设备,通常用于大型工厂,火电厂和日常生活当中。在冷却塔运行过程当中,中心区域的填料相较于边缘填料而言具有更高的通风流量从而具有更好的热力性能,而靠近塔壁边缘的填料由于通风流量通常较低,从而会导致靠近塔壁边缘的填料的热力性能变差,其差异尤其在较大的冷却塔中和风机转速高的时候更为明显。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冷却塔靠近塔壁边缘的填料由于通风流量通常较低,从而会导致靠近塔壁边缘的填料的热力性能变差的问题,现提供一种提升整塔热力性能的冷却塔。
[0004]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提升整塔热力性能的冷却塔,包括塔体,所述塔体的中间部位设有填料且底部开设有进风口,填料上方设有喷头,热水从喷头喷出,冷空气从进风口进入,热水与冷空气在填料中进行换热。所述填料与进风口之间设有若干弯曲换热箱,且所述弯曲换热箱一端与进风口正对,另一端与填料边缘正对;
[0005]所述弯曲换热箱内部形成有弧形流道,进入填料边缘的落入弯曲换热箱中与从进风口进入的冷空气进行换热,弧形流道能在有限的空间里有效的提高气液接触的时间。
[0006]弯曲换热箱内部安装有相对设置的配水凸台及辅助配水器,所述辅助配水器包括固定在弯曲换热箱内部的配水箱,所述配水箱顶部开口且所述开口中滑动安装有集水载块,且所述配水箱侧壁贯穿开设有若干喷孔,所述集水载块为自驱动且用于下压进入配水箱内部的水使其从喷孔喷出。当集水载块上下运动时,配水箱内腔容积发生变化,由于水是一种很难被压缩的流体,所以在一定空间内的水的总量是固定的,当集水载块向下运动使配水箱内腔受到压缩,水会在极短的时间内快速从喷孔喷出,此时从喷孔流出的水将会克服表面张力破碎成细小的液滴,并且从喷孔喷出的水撞击到弯曲换热箱内壁,在弧形流道中进行多次撞击,这样的撞击又会使得大的液滴被打散成小的液滴,小液滴不但能提高换热面积,提高换热效率,还可以减少空气从下向上逆流与液滴换热时空气的流动阻力,即小的液滴对于空气而言,阻力会更小,从而可保证空气流量,进一步提高换热效率。
[0007]上述技术方案利用弯曲换热箱将冷空气通入填料边缘部位,使落入填料边缘的热水与冷空气进行换热,提高填料边缘的热力性能,并且利用自驱动的集水载块的上下运动使配水箱中的水从喷孔喷出,使其破碎形成细小的液滴来提高换热效率。
[0008]进一步的,所述集水载块顶部固定有挡水板,所述挡水板顶部向下弯折形成有阻挡部,所述配水箱上方固定有隔水板,所述隔水板与挡水板分别位于集水载块两侧,且所述
隔水板、集水载块及挡水板之间形成有一槽体,集水载块与配水箱底壁之间设有弹簧,所述配水箱顶部为向下倾斜的倾斜连板,所述倾斜连板上开设有多个通孔,每个通孔内部均安装有允许水进入配水箱而禁止水流出配水箱的单向阀,单向阀的高度略低于相应位置的倾斜连板高度,有利于水流进入单向阀从而到达配水箱内部。
[0009]落入配水凸台上方的水,由于配水凸台的存在,将会落入到集水载块和倾斜连板之上,落在倾斜连板的水将会沿斜板向下流动而从单向阀进入到配水箱内部;而落入辅助配水器上方的水,由于挡水板上阻挡部的存在,也会大部分落入到倾斜连板上从而进入到配水箱内部。当较多的水落入到集水载块上的时候,由于集水载块上水的重力、集水载块和挡水板本身的重量将会向下挤压弹簧,使得辅助配水箱内的整体流体空间受到压缩,由于单向阀是反方向不通的,所以水会在极短的时间内快速从喷孔喷出,而当集水载块向下挤压弹簧的时候,集水载块下移至隔水板下方且和隔水板底端形成开口,从而集水载块上的水将通过开口流入到倾斜连板上,并且当集水载块向下运动挤压弹簧的时候,由于集水载块高度位置的下移将同时带动其上连接的挡水板高度的下移,当挡水板的高度位置下降的时候,将会挡住一部分由配水凸台飞溅来的水,将会使得从配水凸台飞溅入集水载块的水流量减少。并且,当弹簧受到的挤压变形不断增大的时候,其向上的弹力将会不断的增大,所以最终集水载块的位置将会向上移动。而当集水载块位置恢复到原来的位置之后,由于挡水板的位置也向上移动,所以从配水凸台飞溅的水将能够重新落入到集水载块之上,进而这种由水动力驱动的上下运动将能够反复进行。
[0010]进一步的,所述填料上方固定有若干弯折板组件,且弯折板组件底部与填料边缘正对,所述弯折板组件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弯折板,每个弯折板均具有向对方凸出的弯曲部,且两个弯折板上的弯曲部交错设置,两个弯折板顶部固定有中空的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两侧凸出有弧形导引部。
[0011]当从喷头喷出的水流入到弯折板组件上时,由于其顶部的连接板具有弧形导引部,所以在连接板上的水会滑落到其下方的弯折板上。由于两个弯折板上的弯曲部交错设置,喷头喷出的水进入此区域之后将会不断的撞击两个弯折板,在不断的撞击过程当中,大的液滴将会不断被打散成小的液滴,此外由于不断的撞击将会使得水的动能降低,所以将会使得在此区域的气热换热时间更长且气液接触面积更大,从而提高了换热的性能。此外,由于双弯折板的弯曲设计,使得流出的液滴在流出此区域之后也能以一定的角度流入到下部的填料当中,而这些低速,液滴半径较小的液滴在填料当中也会具有更长的气液换热时间和更大的气液接触面积,而呈一定角度进入填料的液滴也会不断的撞击填料的壁面,使得液滴进一步被打散和延长气液接触的时间。
[0012]进一步的,所述喷孔所在的配水箱侧壁为弧形结构,从而使从喷孔喷出的水会带有一定的角度撞击到弯曲换热箱上,这种带有角度的液滴提高了与弧形流道的撞击次数,从而打散成更小的液滴。
[0013]进一步的,所述弯曲换热箱位于辅助配水器下方的部位开设有若干辅助通风孔,且辅助通风孔位于弯曲换热箱的内侧壁上,弯曲换热箱从上至下依次包括供配水凸台及辅助配水器安装的纵向安装段、横向U形段及连接两者的弧形连接段,辅助通风孔位于弧形连接段及横向U形段的上部分。
[0014]当空气在弯曲换热箱中进行换热时,空气的温度将会提高,由于热空气相较于冷
空气的密度小,热空气具有向上浮的趋势,并且由于风机的运转不断将冷却塔内的空气排出形成负压,所以弯曲换热箱上的辅助通风孔的存在能够使得里面的热空气能够及时的流出弯曲换热箱,热空气不断流出弯曲换热箱的同时,由于弯曲换热箱的相对负压的出现又会使得外面的冷空气不断流入弯曲换热箱当中,进而提高弯曲换热箱的通风性能。辅助通风孔位于弧形连接段及横向U形段的上部分,且辅助通风孔位于弯曲换热箱的内侧壁上,因为在此处,水从弯曲换热箱向下流动的时候由于水的惯性运动,水具有冲击弯曲换热箱外侧壁的趋势,所以在此处水从辅助通风孔流出的量是很少的,而即便流出的水也经过了一定的换热距离,也有一定程度的温降。
[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提升整塔热力性能的冷却塔,其特征在于:包括塔体(1),所述塔体(1)的中间部位设有填料(2)且底部开设有进风口(101),所述填料(2)与进风口(101)之间设有若干弯曲换热箱(4),且所述弯曲换热箱(4)一端与进风口(101)正对,另一端与填料(2)边缘正对;所述弯曲换热箱(4)内部形成有弧形流道,且弯曲换热箱(4)内部安装有相对设置的配水凸台(5)及辅助配水器(6),所述辅助配水器(6)包括固定在弯曲换热箱(4)内壁的配水箱(601),所述配水箱(601)顶部开口且所述开口中滑动安装有集水载块(602),且所述配水箱(601)侧壁贯穿开设有若干喷孔(6011),所述集水载块(602)为自驱动且用于下压进入配水箱(601)内部的水使其从喷孔(6011)喷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升整塔热力性能的冷却塔,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水载块(602)顶部固定有挡水板(603),所述挡水板(603)顶部向下弯折形成有阻挡部(6031),所述配水箱(601)上方固定有隔水板(604),所述隔水板(604)与挡水板(603)分别位于集水载块(602)两侧,且所述隔水板(604)、集水载块(602)及挡水板(603)之间形成有一槽体,集水载块(602)与配水箱(601)底壁之间设有弹簧(605),所述配水箱(6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露张琳赵宥畅杨嘉晞刘磊董珂昕邵翰清许耀倪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