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铝合金薄壁密封导向筒的加工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193713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27 0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铝合金薄壁密封导向筒的加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下料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铝合金薄壁密封导向筒的加工工艺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薄壁筒件制造
,更具体地,是指一种表面粗糙度要求高的铝合金密封导向筒的加工工艺。

技术介绍

[0002]铝合金一般以其密度低、强度高、结构紧凑等优势在航空航天等重要领域中应用广泛,密封导向筒作为缓冲装置的关键零件,材料为2A12

T4硬铝,内孔长径比为8:1,重要特性同轴度Φ0.02与内径表面粗糙度Ra0.4合格与否直接影响整体缓冲装置的工作性能(提升压力值及真空漏率)。密封导向筒外径与吸振零件间隙配合,表面粗糙度要求为Ra1.6;内径与活塞杆、密封圈配合,表面粗糙度要求为Ra0.4,工作时,密封导向筒腔内形成密封气室,使相关组件在活塞杆上沿轴线方向移动。
[0003]该零件主要涉及内外径车削、外圆槽铣削,从零件结构和功能上分析内、外圆的同轴度(Φ0.02mm)的加工精度属于零件加工的关键部分;其次是零件尺寸精度和表面粗糙度要求。故针对零件的结构特点,工艺上按照先粗车、再时效、后精车的加工原则进行加工。待时效后,以“先内后外”、“先车后铣”的工艺顺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铝合金薄壁密封导向筒的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tep1、下料;裁切成适当长度的铝材;Step2、粗车外圆;对铝材进行外圆粗加工,并且为后工序加工型面留0.5mm加工余量;Step3、粗车内形;对铝材进行内圆粗加工,为后工序半精车内形留0.5mm加工余量;Step4、第一次人工时效;去除零件内应力,并保证零件硬度大于等于115HB;Step5、半精车内形;以零件外圆及端面定位,半精车内孔,并为后工序留0.2mm~0.25mm内孔加工余量;Step6、第二次人工时效;去除零件内应力,并保证零件硬度大于等于115HB;Step7、精车外圆基准;以两端内孔为基准,锥形尾顶压紧端面,精车外圆基准,为后工序留0.2mm~0.25mm内孔加工余量;Step8、半精镗内孔;打表校正零件主母线≤0.05和端面≤0.02后,半精镗内孔,为后工序留0.2mm~0.25mm内孔加工余量;Step9、精车外形;加工前打表检测芯轴的主母线、侧母线≤0.02,芯轴的远端跳动≤0.02,内孔套入芯轴后,用螺杆和压盖进行轴向拉紧,零件走完第一刀后,松开螺杆和压盖后再重新轴向拉紧,用左偏机夹车刀和右偏机夹车刀依次加工左端外圆、外环、右端外圆至零件尺寸要求;Step10、铣槽;采用R3小规格的立铣刀,并采用逐层递进的铣削方式加工周向槽;Step11、精镗内孔及端面;以外圆及外环端面为基准,压紧零件后,依次精镗内孔、镗螺纹底径、镗端面及内倒角、铣内螺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铝合金薄壁密封导向筒的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step1中的下料根据下列要素:零件成品规格、切刀宽度、下料截面垂直度。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铝合金薄壁密封导向筒的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Step4的第一次人工时效与Step6的第二次人工时效中的条件为:加热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洵彭小彦陈科竞王敏辉何小辉陶浪舟黄金华李丹
申请(专利权)人:江南工业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