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门厅楼层保温装置及其施工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193618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27 0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门厅楼层保温装置及其施工方法,包括墙体、预埋螺杆、隔板、填充砂浆、保温板、锚固座、抗裂砂浆层、耐碱玻璃纤维网格布、防水腻子层和面层,墙体内预埋有多个预埋螺杆,所述隔板内凹段上设置有与预埋螺杆一一对应的支撑套,通过在预埋螺杆外侧施加螺母将隔板间隔紧固在墙体上,填充砂浆灌注在隔板与墙体之间的容腔内,将保温板装配在预埋螺杆上,锚固座外侧对保温板进行限位;耐碱玻璃纤维网格布设置在保温板的外侧,并在耐碱玻璃纤维网格布由上至下依次设置有防水腻子层和面层。本发明专利技术施工步骤合理,避免了结构滑移、掉落和局部保温失衡的问题,大大的提高了保温层的抗裂性、耐久性和整体稳定性。耐久性和整体稳定性。耐久性和整体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门厅楼层保温装置及其施工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工程
,具体涉及一种门厅楼层保温装置及其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目前,高层住宅建筑多将一楼设计为架空层,作为休闲车库等,使建筑空间利用最大化,同时架空层可以隔绝底部潮湿层,使房屋通风效果更好。这种设计使得建筑一层成为一个室外空间,,为满足建筑保温节能要求,就需要为架空层的顶面设计保温。因此专利技术一种高效率、低成本的门厅楼层顶面保温施工方法尤为重要。
[0003]在现有技术中如专利号为201921703291.5的专利技术专利,其公开了一种超低能耗地下室保温顶板结构。本专利技术包括结构顶板,依次设置在结构顶板下表面的第一真空绝热板、第二真空绝热板和防护层;第一真空绝热板与结构顶板之间通过第一粘结层粘结固定,第一真空绝热板与第二真空绝热板之间通过第二粘结层粘结固定;防护层包括设置在第二真空绝热板表面的底层,以及依次设置在底层表面的第一增强材料层、中层、第二增强材料层和饰面层,底层、中层和饰面层均为抗裂抹灰胶浆,第一增强材料层和第二增强材料层均为玻璃纤维网格布;这种结构主体保温之间为平面接触,这种结构的连接多依赖粘接剂粘连,容易发生滑移,稳定性差,同时这种结构在固定方面通过一个回拧式阻热桥保温锚栓后插入式固定,固定难度大,牢固性弱,容易发生脱落,基于此,研究一种门厅楼层保温装置及其施工方法是必要的。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门厅楼层保温装置及其施工方法,有效的解决了现有的顶部保温结构安装牢固性差,容易发生移位脱落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门厅楼层保温装置,包括墙体、预埋螺杆、隔板、填充砂浆、保温板、锚固座、抗裂砂浆层、耐碱玻璃纤维网格布、防水腻子层和面层,所述墙体内预埋有多个预埋螺杆,所述隔板具有凸起段、内凹段和斜面段,凸起段通过斜面段与内凹段过渡连接,在内凹段上设置有与预埋螺杆一一对应的支撑套,支撑套套装在预埋螺杆上,并顶靠在墙体上,通过在预埋螺杆外侧施加螺母将隔板间隔紧固在墙体上,支撑套间隔设置,使隔板与墙体之间的空腔为一体连通容腔,所述填充砂浆灌注在隔板与墙体之间的容腔内,所述保温板的上侧面与所述隔板的凸凹结构适配,其下侧面为平面结构,并在保温板上开设有与预埋螺杆适配的装配孔,从而将保温板装配在预埋螺杆上,所述锚固座连接在预埋螺杆的端部,并从外侧对保温板进行限位;所述耐碱玻璃纤维网格布设置在保温板的外侧,并在耐碱玻璃纤维网格布由上至下依次设置有防水腻子层和面层。
[0006]进一步的,所述保温板的外侧通过抹面胶浆压入有第一层耐碱玻璃纤维网格布,在锚固座固定保温板后,在第一层耐碱玻璃纤维网格布的基础上抹面胶浆压入第二层碱玻璃纤维网格布。
[0007]进一步的,所述内凹段和凸起段均为平面结构,所述斜面段为平整过渡的斜面。
[0008]进一步的,所述保温板包括定型板和岩棉,岩棉的两侧设置有定型板,定型板上设置有凹凸不平的胶槽,所述保温板通过粘接剂与隔板连接。
[0009]进一步的,所述隔板为保温芯材,所述填充砂浆为保温砂浆。
[0010]进一步的,所述保温芯材为真空保温板。
[0011]进一步的,所述隔板的边侧具有侧板,侧板与支撑套的边沿齐平,当隔板装配在预埋螺杆上时,所述容腔为封闭结构,在侧板上设置 有与容腔连通的注浆口。
[0012]一种门厅楼层保温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基层处理钢筋混凝土楼板凿平,清理灰尘与杂物,将预埋螺杆表面的杂物清理,并涂抹防锈剂;步骤二,安装隔板将隔板上的支撑套一一对应的套装在预埋螺杆上,使支撑套的底部顶靠在墙面上,然后将螺母施加在预埋螺杆上,并从外侧对隔板进行定位;步骤三,施工填充砂浆通过隔板上的注浆口,将填充砂浆填充在隔板与墙体形成的容腔内,并保压;步骤四,施工保温板带填充砂浆凝固后,在保温板上涂抹粘接剂,并将保温板对应的嵌套在隔板上;步骤五,加装锚固座将锚固座螺纹连接在预埋螺杆的端部,利用锚固座端部的端帽对保温板进行加固;步骤六,在保温板的下部涂抹抗裂砂浆在保温板的表面涂抹抗裂砂浆,然后向抗裂砂浆中压入两层耐碱玻纤网格布;最后用锚栓对耐碱玻纤网格布进行加固;涂刷第二遍抗裂砂浆并及时养护,达到强度要求后进行下道工序;步骤七,施工防水腻子层和面层采用柔性防水腻子批刮两遍,最后施工面层。
[0013]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在结构上采用预埋的方式施工预埋螺杆,首先在预埋螺杆的外侧布置一层凸凹不平的隔板结构,并在隔板与墙体之间形成容腔,向容腔内注入砂浆,注入的填充砂浆不仅能够加固隔板与墙体之间的连接,同时能在墙体与隔板之间形成一层保温层,该保温层通过注入的方式保压密实,在凝固后形成连接保温层;隔板为凸凹状结构,其装配式的连接在预埋螺杆上,同时隔板在材料选择上也可以为隔热的保温板结构,并形成第二层保温结构,将保温板适配的卡装在隔板上,并通过锚固座进行装配,并形成一个相对平整的平面,在整个平面上施工耐碱玻璃纤维网格布、防水腻子层和面层。
[0014]在结构上本专利技术在墙体上使用了一种具有波浪状的保温阶梯结构,通过隔板结构实现了这种装配结构,这种保温结构的特点在于形成均匀保温结构,即强弱保温区交替分布,较比现有的平整式保温结构,能够避免局部保温失衡。
[0015]同时本专利技术采用这种结构,由于凸凹不平的装配结构限位,能够避免结构隔板、保
温板的滑移,装配结构稳定,且采用预埋螺杆的方式进行装配,为结构提供安装基础,装配牢固,避免固定结构脱落后使整体掉落。
[0016]由此,本专利技术结构新颖,施工方式简单,采用预埋螺杆的方式为结构提供安装基础,采用注入式的方式填充砂浆,后用装配式的方式来安装保温板结构,并在保温板的外侧形成平整施工平面,结构稳固性好,施工步骤合理,避免了结构滑移、掉落和局部保温失衡的问题,大大的提高了保温层的抗裂性、耐久性和整体稳定性。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施工节点示意图;图2为隔板的施工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的仰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2的前视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2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的施工步骤流程图。
[0018]附图标记:1为墙体,2为预埋螺杆,3为隔板,31为内凹段,32为凸起段,33为倾斜段,4为支撑套,5为填充砂浆,6为螺母,7为锚固座,8为保温板,9为抗裂砂浆层,10为防水腻子层,11为面层,12为容腔,13为垫片。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实施例1,本实施例旨在提供一种门厅楼层保温装置及其施工方法,属于建筑节能施工方法
;通过一些新的粘贴工艺手段,主要解决建筑门厅楼层顶面保温施工问题,针对现有技术中顶部保温结构安装牢固性差,容易发生移位脱落和局部温度失衡,导致局部开裂的问题,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门厅楼层保温装置。
[0020]如图1中展示,一种门厅楼层保温装置,包括墙体1、预埋螺杆2、隔板3、填充砂浆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门厅楼层保温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墙体、预埋螺杆、隔板、填充砂浆、保温板、锚固座、抗裂砂浆层、耐碱玻璃纤维网格布、防水腻子层和面层,所述墙体内预埋有多个预埋螺杆,所述隔板具有凸起段、内凹段和斜面段,凸起段通过斜面段与内凹段过渡连接,在内凹段上设置有与预埋螺杆一一对应的支撑套,支撑套套装在预埋螺杆上,并顶靠在墙体上,通过在预埋螺杆外侧施加螺母将隔板间隔紧固在墙体上,支撑套间隔设置,使隔板与墙体之间的空腔为一体连通容腔,所述填充砂浆灌注在隔板与墙体之间的容腔内,所述保温板的上侧面与所述隔板的凸凹结构适配,其下侧面为平面结构,并在保温板上开设有与预埋螺杆适配的装配孔,从而将保温板装配在预埋螺杆上,所述锚固座连接在预埋螺杆的端部,并从外侧对保温板进行限位;所述耐碱玻璃纤维网格布设置在保温板的外侧,并在耐碱玻璃纤维网格布由上至下依次设置有防水腻子层和面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门厅楼层保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板的外侧通过抹面胶浆压入有第一层耐碱玻璃纤维网格布,在锚固座固定保温板后,在第一层耐碱玻璃纤维网格布的基础上抹面胶浆压入第二层碱玻璃纤维网格布。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门厅楼层保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凹段和凸起段均为平面结构,所述斜面段为平整过渡的斜面。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门厅楼层保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板包括定型板和岩棉,岩棉的两侧设置有定型板,定型板上设置有凹凸不平的胶槽,所述保温板通过粘接剂与隔板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东昌郭威王士川王彩峰陈雅晴宋苇鞠辰
申请(专利权)人:中建七局建筑装饰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