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贵州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微纳米气泡发生器及气液体污染物的治理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9192435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27 08:3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微纳米气泡发生器及气液体污染物的治理方法;一种微纳米气泡发生器,包括引射流喷嘴、文丘里管和反应池,所述文丘里管的入口段为吸气室,所述吸气室上端有引射流喷嘴和气体进口;反应池设置有气体出口和液体出口;文丘里管的扩散段与反应池连接;其特征在于:液体在泵的驱动下通过引射流喷嘴呈高速流动态进入吸气室,高速流动的液体在吸气室内形成低压区,使气体从气体进口被带入吸气室;液体和气体均分别通过文丘里管的收缩段和喉道进入文丘里管的扩散段;气体在扩散段内破裂成微纳米气泡,气液完全混合后进入反应池,液体与气体充分相互作用;本发明专利技术可广泛应用于水处理、钢铁、建材、有色金属、石油、化工等领域。域。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微纳米气泡发生器及气液体污染物的治理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微纳米气泡发生器及气液体污染物治理,具体地涉及一种微纳米气泡发生器及气液体污染物的治理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煤炭是工业的粮食,但是它在燃烧的过程中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SO2和氮氧化物。而SO2和氮氧化物是重要的环境污染物,对人类健康安全和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威胁。《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要求:钢铁、建材、有色金属、石油、化工等企业生产过程中排放粉尘、硫化物和氮氧化物的,应当采用清洁生产工艺,配套建设除尘、脱硫、脱硝等装置,或者采取技术改造等其他控制大气污染物排放的措施。
[0003]化学吸收法吸收二氧化碳、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等具有吸收效果好、反应稳定、吸收速率快、吸收容量大等优点,是目前最成熟的二氧化碳捕集技术。然而,气液两相接触面积有限、传质速率缓慢,导致二氧化碳、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等吸收速率缓慢、捕集效率低。微纳米气泡发生器可以增大气液比表面积,提高气液两相传质速率对提高大气净化效率具有重要的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所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微纳米气泡发生器及气液体污染物的治理方法。
[0005]本专利技术的第一个技术方案是,一种微纳米气泡发生器,包括引射流喷嘴、文丘里管和反应池,所述文丘里管的入口段为吸气室,所述吸气室上端有引射流喷嘴和气体进口;反应池设置有气体出口和液体出口;文丘里管的扩散段与反应池连接;其特征在于:液体在泵的驱动下通过引射流喷嘴呈高速流动态进入吸气室,高速流动的液体在吸气室内形成低压区,使气体从气体进口被带入吸气室;液体和气体均分别通过文丘里管的收缩段和喉道进入文丘里管的扩散段,气体在扩散段内破裂成微纳米气泡,气液完全混合后进入反应池;液体与气体充分相互作用后,气体从气体出口排出,液体从液体出口排出。
[0006]本专利技术的工作原理是:在文丘里管的扩散管中,由于气液两相流通截面积增加,流体流速降低、压力增大,大气泡破裂成小气泡,增大了气体与液体的相互作用面积;同时反应器内气液两相处于强湍流状态,强化了气液间的传质效率,从而提高了气体污染物或液体污染物的处理效率。
[0007]本专利技术的第二个技术方案是,一种利用微纳米气泡发生器治理气体污染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08]A、构建微纳米气泡发生器;所述微纳米气泡发生器包括引射流喷嘴、文丘里管和反应池,所述文丘里管的入口段为吸气室,所述吸气室上端有引射流喷嘴和气体进口;反应池设置有气体出口和液体出口;文丘里管的扩散段与反应池连接;
[0009]B、将液体在泵的驱动下通过引射流喷嘴呈高速流动态进入吸气室,高速流动的化
学吸收剂在吸气室内形成低压区,使气体从气体进口被带入吸气室;
[0010]C、化学吸收剂和气体污染物均分别通过文丘里管的收缩段和喉道进入文丘里管的扩散段;气体在扩散段内破裂成微纳米气泡,并与液体完全混合后进入反应池;液体与气体充分相互作用,液体与气体充分相互作用后,气体从气体出口排出,液体从液体出口排出。
[0011]根据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利用微纳米气泡发生器治理污染物的方法的优选方案,所述液体为化学吸收剂,气体为气体污染物。该化学吸收剂为过硫酸钠溶液或亚氯酸钠溶液,该气体污染物为含二氧化硫和/或氮氧化物的气体。或者所述化学吸收剂为氨水,气体污染物为二氧化碳污染物。
[0012]根据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利用微纳米气泡发生器治理污染物的方法的优选方案,其特征在于:所述液体为污水,气体为净化剂,净化剂为含臭氧的气体。
[0013]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微纳米气泡发生器及气液体污染物的治理方法的有益效果是:
[0014]本专利技术利用液体作为引射流,在泵的驱动下通过喷嘴进入吸气室,高速流动的引射流在吸气室内形成低压区,气体被带入吸气室并进入文丘里管,在混合段与引射流混合,在文丘里管的扩散管中,由于气液两相流通截面积增加,流体流速降低、静压增大,大气泡破裂成小气泡,增大了气液相互作用的接触面积;同时反应器内气液两相处于强湍流状态,强化了气液间的传质效率,从而提高了气体或液体污染物的处理效率;本专利技术可广泛应用于水处理、钢铁、建材、有色金属、石油、化工等领域。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微纳米气泡发生器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下面结合图1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0017]参见图1,一种微纳米气泡发生器,包括引射流喷嘴7、文丘里管1和反应池2,所述文丘里管1的入口段为吸气室3,所述吸气室3上端有引射流喷嘴7和气体进口8;反应池2设置有气体出口9和液体出口10;文丘里管1的扩散段6与反应池2连接;液体11在泵的驱动下通过引射流喷嘴7呈高速流动态进入吸气室3,高速流动的液体11在吸气室内形成低压区,使气体从气体进口8被带入吸气室1;液体11和气体均分别通过文丘里管的收缩段4和喉道5进入文丘里管的扩散段6,气体在扩散段6内破裂成微纳米气泡,气液完全混合后进入反应池2;液体7与气体充分相互作用后,气体从气体出口9排出,液体从液体出口10排出。
[0018]一种利用微纳米气泡发生器治理污染物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19]A、构建微纳米气泡发生器;所述微纳米气泡发生器包括引射流喷嘴7、文丘里管1和反应池2,所述文丘里管1的入口段为吸气室3,所述吸气室3上端有引射流喷嘴7和气体进口8;反应池2设置有气体出口9和液体出口10;文丘里管1的扩散段6与反应池2连接;
[0020]B、将液体态化学吸收剂在泵的驱动下通过引射流喷嘴7呈高速流动态进入吸气室3,高速流动的化学吸收剂在吸气室内形成低压区,使气体污染物从气体进口8被带入吸气室1;
[0021]C、化学吸收剂和气体污染物均分别通过文丘里管的收缩段4和喉道5进入文丘里
管的扩散段6;气体污染物在扩散段6内破裂成微纳米气泡,并与化学吸收剂完全混合后进入反应池2;化学吸收剂与气体污染物充分相互作用,液体与气体充分相互作用后,气体从气体出口9排出,液体从液体出口10排出。
[0022]在具体实施例中,所述液体为化学吸收剂,气体为气体污染物。该化学吸收剂为过硫酸钠溶液或亚氯酸钠溶液,该气体污染物为含二氧化硫和/或氮氧化物的气体。或者所述化学吸收剂为氨水,气体污染物为二氧化碳污染物。
[0023]在具体实施例中,所述液体为污水,气体为净化剂,净化剂为含臭氧的气体。
[0024]实施例1:将过硫酸钠溶液和/或者亚氯酸钠溶液作为引射流和化学吸收剂,气体污染物为含二氧化硫和/或氮氧化物的大气。过硫酸钠和和/或者亚氯酸钠溶液在泵的驱动下通过喷嘴进入吸气室,高速流动的过硫酸钠和/或者亚氯酸钠溶液在吸气室内形成低压区,含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的大气被带入吸气室并进入文丘里管,在混合段与引射流混合。在文丘里管的扩散管中,由于气液两相流通截面积增加,流体流速降低、静压增大,大气泡破裂成小气泡,增大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微纳米气泡发生器,包括引射流喷嘴(7)、文丘里管(1)和反应池(2),所述文丘里管(1)的入口段为吸气室(3),所述吸气室(3)上端有引射流喷嘴(7)和气体进口(8);反应池(2)设置有气体出口(9)和液体出口(10);文丘里管(1)的扩散段(6)与反应池(2)连接;其特征在于:液体(11)在泵的驱动下通过引射流喷嘴(7)呈高速流动态进入吸气室(3),高速流动的液体(11)在吸气室内形成低压区,使气体从气体进口(8)被带入吸气室(1);液体(11)和气体均分别通过文丘里管的收缩段(4)和喉道(5)进入文丘里管的扩散段(6),气体在扩散段(6)内破裂成微纳米气泡,气液完全混合后进入反应池(2);液体(7)与气体充分相互作用后,气体从气体出口(9)排出,液体从液体出口(10)排出。2.一种利用微纳米气泡发生器治理污染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A、构建微纳米气泡发生器;所述微纳米气泡发生器包括引射流喷嘴(7)、文丘里管(1)和反应池(2),所述文丘里管(1)的入口段为吸气室(3),所述吸气室(3)上端有引射流喷嘴(7)和气体进口(8);反应池(2)设置有气体出口(9)和液体出口(10);文丘里管(1)的扩散段(6)与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超林明奇田博冰黄忍吴瑞琳祖明富
申请(专利权)人:贵州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