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19%高效氯氟氰菊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191705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27 08:3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农药领域,具体的,涉及一种19%高效氯氟氰菊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19%高效氯氟氰菊酯
·
虱螨脲悬浮剂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农药领域,尤其涉及IPC A01领域,更具体的,涉及一种19%高效氯氟氰菊酯
·
虱螨脲悬浮剂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高效氯氟氰菊酯具有强于其他多种菊酯类杀虫剂的杀虫毒力,其进入昆虫体内可以快速干扰神经元的功能,可有效保护棉花、果树等多种作物免受刺吸式口器害虫以及害螨等多种害虫的侵食;虱螨脲被昆虫摄入后可导致其无法进食并影响其产卵、蜕皮,达到杀灭害虫的效果,可有效防治鳞翅目及西花蓟马等害虫。
[0003]CN100353843C公开了一种高效氯氟氰菊酯与虱螨脲的杀虫组合物,该组合物体系以两种活性成分复配并使用其他功能助剂,使其产生杀虫增效作用,提高使用时的杀虫速度,可以有效杀灭农作物上多种害虫,增大生产效益,降低生产成本,但是使用组合杀虫成分制得剂型为乳油,在使用时需添加有机溶剂,易对环境产生污染,其未探究其他剂型尤其是高效氯氟氰菊酯与虱螨脲组合物的悬浮剂的药效增效作用及其产品稳定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19%高效氯氟氰菊酯
·
虱螨脲悬浮剂,以质量百分比计,原料至少包括19%高效氯氟氰菊酯与虱螨脲的组合物、5

10%分散剂、0.3

0.8%稳定剂、0.01

0.03%消泡剂、1.5

1.8%增稠剂、0.05
r/>0.2%防腐剂、5

10%防冻剂、去离子水补充余量。
[0005]作为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高效氯氟氰菊酯与虱螨脲的质量比为(1

2.5):(1

3)。
[0006]作为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高效氯氟氰菊酯与虱螨脲的质量比为1:1。
[0007]本专利技术人将高效氯氟氰菊酯、虱螨脲进行混配,有效延缓抗药性,扩大防治谱,专利技术人通过配方筛选发现,高效氯氟氰菊酯与虱螨脲及二者以3∶1、2∶1、1∶1、1∶2和1∶3的比例混配对甜菜夜蛾的毒力均表现为增效作用,其LC50值分别为11.14、8.11、5.34、4.69和4.25mg/L,共毒系数分别为128.60、136.30、142.10、123.17和121.43,其中以1∶1的增效作用最为明显。在优化的悬浮剂配方体系下,能够使复配农药的药效能够充分发挥,降低用药量,减轻环境压力。
[0008]作为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分散剂选自嵌段聚醚、木质素磺酸钠、烷基酚聚氧乙烯醚中的至少一种和烷基酚聚氧乙烯化磷酸酯

聚羧酸钠盐复配物的组合。
[0009]作为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分散剂为木质素磺酸钠和烷基酚聚氧乙烯化磷酸酯

聚羧酸钠盐复配物的组合;所述木质素磺酸钠与烷基酚聚氧乙烯化磷酸酯

聚羧酸钠盐复配物的质量比为1:(4

10)。
[0010]作为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木质素磺酸钠与烷基酚聚氧乙烯化磷酸酯

聚羧酸钠盐复配物的质量比为1:(6

8)。
[0011]作为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木质素磺酸钠与烷基酚聚氧乙烯化磷酸酯

聚羧酸钠
盐复配物的质量比为1:7。
[0012]作为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木质素磺酸钠的分子量为8000

10000,来源于鲍利葛公司(Borregaard As);所述烷基酚聚氧乙烯化磷酸酯

聚羧酸钠盐复配物的型号为SP

SC3260,来源于江苏擎宇化工科技有限公司。
[0013]本专利技术人以高效氯氟氰菊酯和虱螨脲作为活性成分开发悬浮剂的过程中,由于活性成分的溶点低,采用传统的烷基酚聚氧乙烯醚作为分散剂无法成功制备得到的稳定的悬浮剂合格产品;专利技术人在对分散剂的匹配筛分过程中意外发现,控制添加量为5

10wt%,将木质素磺酸钠、烷基酚聚氧乙烯化磷酸酯

聚羧酸钠盐复配物共同引入高效氯氟氰菊酯和虱螨脲悬浮剂体系中,制备得到的悬浮剂的性能较好,有效解决由于高效氯氟氰菊酯熔点低导致的热储会热融,冷储会析出问题;尤其是当体系中的木质素磺酸钠、烷基酚聚氧乙烯化磷酸酯

聚羧酸钠盐复配物的质量比为1:7时,制备得到的悬浮剂的稳定性高,无絮凝现象,倾倒性好,热储后粒径变化小。专利技术人分析原因可能为:在该质量比下,分散剂与高效氯氟氰菊酯和虱螨脲疏水性大小匹配,在提高的吸附作用力下,农药颗粒表面的zeta电位受到影响,使农药粒子之间通过静电斥力和高分子长链的空间位阻效应实现静电稳定和空间稳定,因而有效避免后续储存过程中由于温度的变化导致产品出现农药颗粒聚集导致的絮凝现象,而质量比改变或替换其他的分散剂组合后,与农药颗粒的疏水性大小匹配效果相对较差,因而使得农药颗粒表面存在裸露的情况,在温度变化的情况下易析出晶体,无法保证体系稳定性。
[0014]作为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烷基酚聚氧乙烯化磷酸酯

聚羧酸钠盐复配物的组成为烷基酚聚氧乙烯化磷酸酯与聚羧酸钠盐的质量比为7:3。
[0015]作为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高效氯氟氰菊酯、稳定剂的质量比为(8

10):0.5。
[0016]作为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高效氯氟氰菊酯、稳定剂的质量比为9.5:0.5。
[0017]作为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稳定剂选自柠檬酸、对甲苯磺酸、乌头酸、草酸中的至少一种。
[0018]作为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稳定剂为柠檬酸。
[0019]本专利技术人在进一步的配方开发过程中发现,制备得到的水基化悬浮剂中的高效氯氟氰菊酯会发生转位分解现象,高效氯氟氰菊酯转化为低效体导致活性丧失,无法与体系中的虱螨脲产生协同增效的作用,专利技术人在探究过程中发现,通过添加柠檬酸作为稳定剂,且控制高效氯氟氰菊酯、稳定剂的质量比为9.5:0.5的添加量添加柠檬酸,明显改善高效氯氟氰菊酯的转位分解现象,同时进一步提高体系稳定性。专利技术人分析原因可能为:在该添加量下,柠檬酸在水基化悬浮剂体系中释放的游离H+对高效氯氟氰菊酯具有稳定作用,同时,在该添加量下,提高了体系中的木质素磺酸钠在高效氯氟氰菊酯和虱螨脲表面的吸附量,与体系中的烷基酚聚氧乙烯化磷酸酯

聚羧酸钠盐复配物共同作用在原料粒子表面形成较大的吸附层厚度,从而使静电位阻作用得到进一步的充分发挥,明显改善高效氯氟氰菊酯的转位分解现象,保证制备得到的悬浮剂产品的稳定性。
[0020]作为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消泡剂为消泡剂DF

830、消泡剂1572、消泡剂DF

1108中的至少一种。
[0021]作为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消泡剂为消泡剂1572。
[0022]作为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19%高效氯氟氰菊酯
·
虱螨脲悬浮剂,其特征在于,以质量百分比计,原料至少包括19%高效氯氟氰菊酯与虱螨脲的组合物、5

10%分散剂、0.3

0.8%稳定剂、0.01

0.03%消泡剂、1.5

1.8%增稠剂、0.05

0.2%防腐剂、5

10%防冻剂、去离子水补充余量。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19%高效氯氟氰菊酯
·
虱螨脲悬浮剂,其特征在于,所述高效氯氟氰菊酯与虱螨脲的质量比为(1

2.5):(1

3)。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19%高效氯氟氰菊酯
·
虱螨脲悬浮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散剂选自嵌段聚醚、木质素磺酸钠、烷基酚聚氧乙烯醚中的至少一种和烷基酚聚氧乙烯化磷酸酯

聚羧酸钠盐复配物的组合。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19%高效氯氟氰菊酯
·
虱螨脲悬浮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散剂为木质素磺酸钠和烷基酚聚氧乙烯化磷酸酯

聚羧酸钠盐复配物的组合;所述木质素磺酸钠与烷基酚聚氧乙烯化磷酸酯

聚羧酸钠盐复配物的质量比为1:(4

10)。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19%高效氯氟氰菊酯
·
虱螨脲悬浮剂,其特征在于,所述高效氯氟氰菊酯、稳定剂的质量比为(8

10):0.5。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19%高效氯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观凤王陈杰万娜娜宋怀挺刘志豪谌伟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悦联化工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