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生物降解的复合材料、其制备方法及其制备得到的复合膜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可生物降解材料。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可生物降解的复合材料、其制备方法及其制备得到的复合膜。
技术介绍
[0002]为了降低PBAT薄膜的价格高并解决PBAT水蒸气阻隔性差、耐久性差的问题,现阶段研究主要集中于与无机纳米填料(纳米粘土,纳米碳酸钙)和生物质填料(淀粉,纤维素,木质素)共混,但淀粉在加工过程中对温度敏感,生物质填料如纤维素、木质素、甲壳素等亲水性强,与基体相容性差并且易于团聚,并且亲水的纤维和颗粒状的填料不利于提高PBAT薄膜的水蒸气阻隔。现有技术中,蒙脱土、云母片、二硫化钼等无机物与石墨烯等二维材料也通常用于改善薄膜的水蒸气阻隔性。但是钠基或钙基蒙脱土具有很强的亲水性,与PBAT等聚合物材料的相容性差,复合时常在聚合物基体中发生团聚堆叠;云母片、二硫化钼等比重大以及石墨烯价格昂贵等缺点也限制了其在PBAT薄膜的进一步应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3]基于以上事实,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生物降解的复合材料、其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生物降解的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该复合材料由微纳米片状木质纤维素与可降解聚酯复合得到。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微纳米片状木质纤维素的厚度为100
‑
500nm,宽度为2
‑
20μ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可降解聚酯选自PBAT、PLA、PHBV、PCL中的一种或几种。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按质量份计,所述微纳米片状木质纤维素的用量为5
‑
50份,可降解聚酯的用量为50
‑
95份。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按质量份计,所述微纳米片状木质纤维素的用量为35
‑
50份,可降解聚酯的用量为50
‑
65份。6.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敏,黄勇,王洪坤,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