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改性PBT塑料及其注塑成型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9140691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23 14:5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改性PBT塑料及其注塑成型方法,其以PBT树脂、改性PBT树脂、复合玻璃纤维、阻燃剂、增韧剂、硅烷偶联剂、抗氧化剂作为原料;其中,改性PBT时将PBT利用塑料溶胀剂进行超声辅助溶胀处理后与端羧基丁腈胶液熔融混合后进行共挤改性获得;所述复合玻璃纤维为扁平短切玻璃纤维与普通短切玻璃纤维的混合物;其进行注塑成型时先干燥,然后将不同原料分两次进行挤出造粒,得到改性PBT塑料粒料;然后利用获得的改性PBT塑料作为原料进行注塑作业;注塑作业时利用改进型的模腔在导热油的辅助下进行保温和定型,定型后脱模、修坯,即得到成品注塑件。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改性PBT塑料具有较佳的力学性能和表面性能,能有效提高PBT塑料的应用范围。用范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改性PBT塑料及其注塑成型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工程塑料及注塑成型
,具体涉及一种改性PBT塑料及其注塑成型方法。

技术介绍

[0002]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T)是一种结晶、线型饱和聚酯。它具有优异的力学、电学性能,且同时具有耐化学腐蚀、易成型及吸湿率低等特点,是一种综合性能优良的热塑性工程塑料,被广泛用于汽车、电子电器制造业中,用于制造机械强度要求较高的零件和耐热、耐冲击、耐磨擦的零件等。
[0003]但纯PBT也存在着阻燃性不好,缺口冲击强度低,热变形温度不高等缺点,通常需要对其进行改性处理以改善使用性能,目前最常见的方式是通过增加玻璃纤维配合助剂来提高其综合使用性能。然而由于玻璃纤维与PBT的流动性存在差异,再加上二者相容性较差,玻璃纤维的加入极易导致PBT注塑制品玻璃纤维外漏,即出现浮纤现象,影响制品表面光泽度,导致相关制品的品质降低,较严重的浮纤情况也会影响直接PBT注塑制品的力学稳定性,使得对应的PBT注塑制品在作为电器元件壳体、电气元件架构体/结构件时,非常容易影响其使用性能,导致良品率降低。
[0004]另外,在现有注塑工艺条件下,添加了玻璃纤维的PBT材料在多次循环注塑的情况下,玻璃纤维表面的界面层在挤出、注塑过程中的摩擦剪切力作用下被进一步破坏,一方面会使得玻璃纤维浮于PBT材料表面,在模具注入口以及注入管路造成结构堵塞,需要进行定期清理,会影响注塑加工效率;而另一方面,玻璃纤维表面的界面层被破坏,还会使得玻璃纤维与树脂间的相容性进一步劣化,导致注塑制品的浮纤现象进一步加剧,材料的力学性能也进一步降低,同时还会导致注塑制品结晶速度降低,不利于注塑制品的快速成型,容易影响连续注塑的效率的同时也会影响注塑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改性PBT塑料及其注塑成型方法,可用于解决上述技术背景中的缺陷。
[0006]本专利技术所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0007]一种改性PBT塑料,包括如下重量份的组分:
[0008][0009]其中,改性PBT塑料的获取方式为:将PBT利用塑料溶胀剂进行超声辅助溶胀处理,处理完成后取出熔融,一并加入占PBT总质量3~5%的端羧基丁腈胶液混合均匀后进行共挤复合改性,将挤出物进行切粒处理即得到改性PBT的颗粒料;
[0010]所述复合玻璃纤维为扁平短切玻璃纤维与普通短切玻璃纤维的混合物,其中,扁平短切玻璃纤维与普通短切玻璃纤维的质量比为1:1~2:1,所述扁平短切玻璃纤维的扁平比为3.5~4.0。
[0011]作为进一步限定,所述阻燃剂为无卤阻燃剂OP1240。
[0012]作为进一步限定,所述增韧剂优选采用EMA类增韧剂或者GMA

EMA类增韧剂。
[0013]作为进一步限定,所述抗氧化剂为复合抗氧化剂,包括质量比为3:1的抗氧化剂AT

168以及抗氧化剂AT

10。
[0014]作为进一步限定,所述改性PBT塑料的原料中还包括辅助改性树脂料,所述辅助改性树脂料为PET、PC、PCTG中的一种或者组合,辅助改性树脂料的用量为作为原料的PBT与改性PBT的质量和的0~70%。
[0015]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改性PBT塑料的注塑成型方法,其利用上述改性PBT塑料作为原料制备注塑件,具体包括以下操作步骤:
[0016]S1、将所有原料进行干燥处理,处理至原料含水量在7%以下,备用;
[0017]S2、将作为原料的PBT树脂、增韧剂、硅烷偶联剂、抗氧化剂、50%的复合玻璃纤维、70%的阻燃剂以及可能使用的辅助改性树脂料利用高速混料机进行高速混合,得到混合料;
[0018]S3、将混合料进行挤出造粒,将得到的粒料干燥至原料含水量在7%以下,再将干燥完成后的粒料与改性PBT树脂以及剩余的阻燃剂进行高速混合,然后将混合料与剩余的复合玻璃纤维一同加入造粒机中进行挤出造粒,得到改性PBT塑料粒料;
[0019]S4、以步骤S3获得的改性PBT塑料作为原料进行注塑作业,注塑作业前,先对注塑模具进行定制或者改进,在注塑模具的模腔外侧模体上成型液体流道;
[0020]S5、将改性PBT塑料熔融,然后将熔融塑料注射进上模的输料腔中,期间持续加压,使熔融塑料注满模腔,注模期间,在液体流道中以循环流方式注入150~180℃的导热油,并在熔融塑料注满模腔后改成导热油进行液冷直至熔融塑料冷却定型;
[0021]S6、冷却定型后脱模、修坯,即得到成品注塑件。
[0022]作为进一步限定,在步骤S3的两次挤出作业过程中,其螺杆转速为45~60r/min,设定背压为8~12MPa。
[0023]作为进一步限定,在步骤S4中进行注塑作业时,采用的注射温度为240~260℃;注射时采用三段压力注射,其前段注射压力为70~80MPa,注射时长为总注射时长的20~30%、中间段的注射压力为50~60MPa,注射时长为总注射时长的55~65%、末段的注射压力为90~100MPa,注射时长为总注射时长的10~15%。
[0024]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的改性PBT塑料所获得的塑料母粒具有结晶速度快、吸水率低、电气性能优异且随温湿度变化小的有点,配合其注塑成型方法所获得的注塑件产品不但具有较佳的力学性能,还具有较佳的阻燃性、其缺口敏感性也能得到有效改善,而且还能使热变形温度大大提高,拉伸强度提高,弯曲模量成倍增长;尤其适合于制备电子零件、电子元件的壳体、骨架支撑结构以及电热器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为了使本专利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专利技术。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0026]在下述实施例中,本
技术人员可以理解,除非另外定义,这里使用的所有术语(包括技术术语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申请所属领域中的普通技术人员的一般理解相同的意义。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7]用于制备改性PBT塑料的配方包括以下质量比组分的原料:PBT树脂:100~120份;改性PBT树脂:30~40份;复合玻璃纤维:50~70份;阻燃剂:38份;增韧剂:10份;硅烷偶联剂:3.5份、抗氧化剂:1份。
[0028]其中:PBT树脂为市售新制PBT树脂。
[0029]改性PBT树脂的获取方式为:将市售的新制PBT树脂利用甲基丙烯酸作为溶胀溶剂进行超声辅助溶胀处理,处理时控制处理时控制超声频率为60KHz,超声功率为600W,处理时长为30min。处理完成后取出溶胀态的PBT树脂烘干后熔融,与占PBT总质量4%的端羧基丁腈胶液一并加高速混料机中保持熔融态进行混料,混料完成后加入双螺杆挤出机中进行共挤出料,将出料过冷水冷却后切粒,即得到改性PBT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改性PBT塑料,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重量份的组分:其中,改性PBT塑料的获取方式为:将PBT利用塑料溶胀剂进行超声辅助溶胀处理,处理完成后取出熔融,一并加入占PBT总质量3~5%的端羧基丁腈胶液混合均匀后进行共挤复合改性,将挤出物进行切粒处理即得到改性PBT的颗粒料;所述复合玻璃纤维为扁平短切玻璃纤维与普通短切玻璃纤维的混合物,其中,扁平短切玻璃纤维与普通短切玻璃纤维的质量比为1:1~2:1,所述扁平短切玻璃纤维的扁平比为3.5~4.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性PBT塑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阻燃剂为无卤阻燃剂OP1240。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性PBT塑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增韧剂为EMA类增韧剂或者GMA

EMA类增韧剂。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性PBT塑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抗氧化剂为复合抗氧化剂包括质量比为3:1的抗氧化剂AT

168以及抗氧化剂AT

10。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性PBT塑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改性PBT塑料的原料中还包括辅助改性树脂料,所述辅助改性树脂料为PET、PC、PCTG中的一种或者组合,辅助改性树脂料的用量为作为原料的PBT与改性PBT的质量和的0~70%。6.一种改性PBT塑料的注塑成型方法,采用权利要求1~5所述的任一一种改性PBT塑料作为原料制备注塑件,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以下操作步骤:S1、将所有原料进行干燥处理,处理至原料含水量在7%以下,备用;S2、将作为原料的P...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林张淑美
申请(专利权)人:道县三湘源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