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北斗PPP-B2b和短报文服务的远程时间溯源方法和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187129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27 08:3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远程时间溯源的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基于北斗PPP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北斗PPP

B2b和短报文服务的远程时间溯源方法和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远程时间溯源的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基于北斗PPP

B2b和短报文服务的远程时间溯源方法和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基于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的远程时间溯源方法主要有共视法(Common View)、全视法(All in View)、精密单点定位方法(RT

PPP/PPP)。
[0003]共视法以在视GNSS卫星为媒介,两个站点分别利用码观测量测试本地时钟和在视GNSS卫星时钟的钟差,经数据交换、作差得出两站钟差。共视法大大降低了两个观测站点所共有的误差,特别是卫星钟差和卫星轨道误差,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时间溯源方法。共视法要求两站能同时观测同一颗卫星,然而随着链路长度的增加,可用于共视的卫星数目随之减少,特别是信噪比高、信号传播延迟特性好的高仰角卫星,从而使得共视法因受基线长度限制,基线越长,共视法的误差越大。当两站地不能同时观测到同一颗卫星时,则因无法实现共视而无法应用。
[0004]全视法同样采用码观测量测试本地时钟和在视GNSS卫星时钟的钟差,但该方法通过引入IGS发布的精密星历和精密星钟数据(参考时间为IGST),计算出各站点相对于IGST的时差,经数据交换、作差得出两站钟差。与共视法相比,全视法能够利用更多高仰角卫星的观测信息,从而可以在全球范围内实现与短基线共视法相似的性能。
[0005]精密单点定位方法是利用精密卫星星历和精密卫星钟差、高精度的载波相位观测值以及严密的数据模型计算本地时钟与参考时间尺度之间的差值(参考时间尺度为所使用的精密星历、精密星钟产品所使用的参考时间)。通过在两个站点分别做精密单点定位解算,获得本站和参考时间尺度之间时差,以参考时间尺度为媒介,获得高精度的站间时差。
[0006]然而,由于伪码测量精度有限,限制了共视法和全视法的最终极限精度,精密单点定位方法虽然能够获得更高的溯源精度,但其需要精密星历、精密星钟产品的支持,必须接入互联网,在网络无法覆盖的场景,例如野外、海上等,则无法使用。因此,现有的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的精密远程时间溯源方法依赖于网络。
[0007]针对上述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0008]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北斗PPP

B2b和短报文服务的远程时间溯源方法和装置,以至少解决现有的实时精密单点定位依赖于网络播发的实时精密星历、星钟数据流以及远程数据交换的技术问题。
[0009]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基于北斗PPP

B2b和短报文服务的远程时间溯源方法,包括:获取双频伪距、双频载波相位的测量数据和广播星历数据,并基于北斗PPP

B2b获取实时精密星历和精密星钟修正数据;利用上述双频伪距、双频载波相位的测量数据、上述广播星历数据、上述实时精密星历和上述精密星钟修正数据进行精密单点
定位解算,得到用户站的北斗时钟与北斗时的第一时差,其中,上述北斗时为北斗系统的时间基准,上述北斗时钟为上述用户站的北斗接收机时钟,上述北斗接收机连接北斗天线;利用时间间隔测量获得的时差数据对上述第一时差进行修正,得到上述用户站的本地时钟与上述北斗时的第二时差;利用北斗短报文获取的基准站的标准时与上述北斗时的基准时差和上述第二时差,计算得到上述用户站与上述基准站的时差。
[0010]可选地,上述获取双频伪距、双频载波相位的测量数据和广播星历数据,包括:基于上述北斗接收机采集上述基于北斗获取双频伪距、双频载波相位的测量数据,并基于上述北斗接收机接收上述广播星历数据。
[0011]可选地,上述基于北斗PPP

B2b获取实时精密星历和精密星钟修正数据,包括:基于PPP

B2b接收模块解码获取北斗PPP

B2b服务播发的上述实时精密星历和上述精密星钟修正数据,其中,上述PPP

B2b接收模块连接上述北斗天线。
[0012]可选地,利用时间间隔测量获得时差数据,包括:利用时间间隔测量模块测量上述北斗接收机时钟与上述用户站的本地时钟的时差数据。
[0013]可选地,利用北斗短报文获取基准站的标准时与上述北斗时的基准时差,包括:基于短报文收发天线接收上述基准站广播的北斗短报文数据;基于上述北斗短报文数据获取上述基准时差。
[0014]可选地,上述基于上述北斗短报文数据获取上述基准时差,包括:解码上述北斗短报文数据,得到上述基准时差。
[0015]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基于北斗PPP

B2b和短报文服务的远程时间溯源装置,包括:北斗接收机,连接北斗天线,用于获取双频伪距、双频载波相位的测量数据和广播星历数据;PPP

B2b接收模块,连接上述北斗天线,用于获取实时精密星历和精密星钟修正数据;北斗短报文模块,用于接收基准站广播的北斗短报文数据;时间间隔测量模块,用于测量上述北斗接收模块与本地时钟的时差数据;数据处理模块,用于利用上述双频伪距、双频载波相位的测量数据、上述广播星历数据、上述实时精密星历和上述精密星钟修正数据进行精密单点定位解算,得到用户站的北斗时钟与北斗时的第一时差,利用上述时间间隔测量获得的时差数据对上述第一时差进行修正,得到上述用户站的本地时钟与上述北斗时的第二时差,并利用上述北斗短报文获取的上述基准站的标准时与上述北斗时的基准时差和上述第二时差,计算得到上述用户站与上述基准站的时差,其中,上述北斗时为北斗系统的时间基准,上述北斗时钟为上述北斗接收机时钟。
[0016]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基于北斗PPP

B2b和短报文服务的远程时间溯源系统,包括基准站和用户站,上述基准站的北斗短报文模块配置为指挥机,上述用户站的北斗短报文模块配置为下属机。
[0017]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又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的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的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中,该计算机程序被设置为运行时执行上述基于北斗PPP

B2b和短报文服务的远程时间溯源方法。
[0018]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又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上述存储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上述处理器被设置为通过所述计算机程序执行上述的基于北斗PPP

B2b和短报文服务的远程时间溯源方法。
[0019]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采用获取双频伪距、双频载波相位的测量数据和广播星历数
据,并基于北斗PPP

B2b获取实时精密星历和精密星钟修正数据,利用双频伪距、双频载波相位的测量数据、广播星历数据、实时精密星历和精密星钟修正数据进行精密单点定位解算,得到用户站的北斗时钟与北斗时的第一时差,利用时间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北斗PPP

B2b和短报文服务的远程时间溯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获取双频伪距、双频载波相位的测量数据和广播星历数据,并基于北斗PPP

B2b获取实时精密星历和精密星钟修正数据;利用所述双频伪距、双频载波相位的测量数据、所述广播星历数据、所述实时精密星历和所述精密星钟修正数据进行精密单点定位解算,得到用户站的北斗时钟与北斗时的第一时差,其中,所述北斗时为北斗系统的时间基准,所述北斗时钟为所述用户站的北斗接收机时钟,所述北斗接收机连接北斗天线;利用时间间隔测量获得的时差数据对所述第一时差进行修正,得到所述用户站的本地时钟与所述北斗时的第二时差;利用北斗短报文获取的基准站的标准时与所述北斗时的基准时差和所述第二时差,计算得到所述用户站与所述基准站的时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双频伪距、双频载波相位的测量数据和广播星历数据,包括:基于所述北斗接收机采集所述基于北斗获取双频伪距、双频载波相位的测量数据,并基于所述北斗接收机接收所述广播星历数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北斗PPP

B2b获取实时精密星历和精密星钟修正数据,包括:基于PPP

B2b接收模块解码获取北斗PPP

B2b服务播发的所述实时精密星历和所述精密星钟修正数据,其中,所述PPP

B2b接收模块连接所述北斗天线。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时间间隔测量获得时差数据,包括:利用时间间隔测量模块测量所述北斗接收机时钟与所述用户站的本地时钟的时差数据。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北斗短报文获取基准站的标准时与所述北斗时的基准时差,包括:基于短报文收发天线接收所述基准站广播的北斗短报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易航王宏博郑葳王学运王海峰李丹丹杨文哲陈德好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无线电计量测试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