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造皮革及其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9186633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27 08:34
就包含纤维络合体和高分子弹性体、该纤维络合体包含由如含有大量无机粒子(特别是金属化合物)的极细纤维形成的无纺布作为构成要素的人造皮革而言,为了提供兼顾强度(特别是拉伸强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人造皮革及其制造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拉伸强度、撕裂强度、品味、致密感优异的人造皮革。

技术介绍

[0002]包含纤维络合体和高分子弹性体、且该纤维络合体包含主要含有极细纤维的无纺布作为构成要素的麂皮状的人造皮革具有耐久性的高度、品质的均匀性等方面比天然皮革优异的特征,被用于汽车内装材料、家具、杂货、衣物用途等广泛领域。其中,作为汽车内装材料,在片材的用途中,被要求可承受反复上下车的耐久性(强度)、耐磨损性等特性;在仪表板、仪表盘材料的用途中,特别被要求如可承受光照射这样的耐光性等特性。
[0003]在上述用途中,用作纤维络合体的无纺布中通常有为了实现深色且均匀的显色性而添加颜料的情况。另外,为了提高聚合原料时的反应速度而添加催化剂时,有为了提高人造皮革的亮度而添加氧化钛的情况。然而,使用包含大量无机粒子(金属化合物)的原料时,有时纤维的强度、刚性降低。其结果,在将纤维络合的过程初期,在无纺布的厚度方向上易疲软,因此有络合性变差、作为人造皮革的强度、品味、致密感受损的倾向。因此,对于使用包含大量无机粒子的原料的人造皮革而言,更加要求用于兼顾强度、品味、致密感的方法。
[0004]作为这样的技术,例如,专利文献1提出了通过使用钛原子或铝原子作为极细纤维聚合催化剂来代替容易在原棉中产生缺陷的锑催化剂,从而提高纺丝性,提高全程的综合收率的方法。并且,专利文献2中提出了通过在聚酯纤维中包含磷酸碱金属盐,从而得到吸湿性和耐水解性优异的聚酯纤维的方法。另外,专利文献3中提出了通过在聚酯纤维中包含锰化合物,从而得到耐光性优异的聚酯纤维的方法。
[0005]现有技术文献
[0006]专利文献
[0007]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8

231638号公报
[0008]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5

81277号公报
[0009]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03

20329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0010]专利技术要解决的课题
[0011]由专利文献1中公开的方法得到的人造皮革由于使用钛原子或铝原子代替锑催化剂,因此纺丝性提高,综合收率得到一定程度改善,但有得到的聚合物的色调带有黄色、耐热性差的课题。
[0012]由专利文献2及3中公开的方法得到的聚酯纤维不使用特别的添加剂,能够一定程度地对纤维赋予吸湿性、耐光性等功能,因此能够一定程度地提高纺丝性。然而,在使纤维进一步变细的情况下,丝强度、硬挺度难以维持,在推进纤维络合的过程中,有无纺布在厚度方向上易疲软的课题。
[0013]因此,本专利技术鉴于上述情况而完成,其目的在于就包含纤维络合体和高分子弹性
体、且该纤维络合体包含由如含有大量无机粒子(特别是金属化合物)的极细纤维形成的无纺布作为构成要素的人造皮革而言,提供兼顾强度(特别是拉伸强度
·
撕裂强度)、品味、致密感的人造皮革。
[0014]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001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的专利技术人进行了反复研究,结果发现,通过在构成人造皮革的纤维络合体的极细纤维中添加锰化合物、并且使其添加量以及平均粒径在规定范围内,能够在不损害纺丝的操作性的情况下进行加工,并且抑制极细纤维的强度下降,进而还得到还兼顾品味、致密感的人造皮革。
[0016]本专利技术基于上述见解而完成,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以下专利技术。
[0017]即,本专利技术的人造皮革为包含纤维络合体和高分子弹性体的人造皮革,上述纤维络合体包含含有平均单纤维直径为1.0μm以上10.0μm以下的极细纤维的无纺布作为构成要素,其中,上述人造皮革满足以下要件。
[0018](1)上述极细纤维包含含有锰系化合物的聚酯系树脂。
[0019](2)上述锰系化合物的平均粒径为0.01μm以上0.20μm以下。
[0020](3)在100质量%的极细纤维中,上述极细纤维含有0.1ppm以上50.0ppm以下的锰元素。
[0021]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人造皮革的优选方式,上述极细纤维还含有磷系化合物。
[0022]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人造皮革的优选方式,上述极细纤维中包含的锰元素摩尔当量A与上述极细纤维中包含的磷元素摩尔当量B满足下述式(I)的摩尔比的关系,
[0023]20≤B/A≤200

(I)。
[0024]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人造皮革的优选方式,上述极细纤维还含有炭黑。
[0025]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人造皮革的优选方式,上述纤维络合体仅包含上述无纺布。
[0026]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人造皮革的优选方式,上述纤维络合体还包含机织物、且是由上述无纺布与上述机织物络合一体化而成的。
[0027]另外,本专利技术的人造皮革的制造方法优选具有:海岛型复合纤维形成工序,使用含有平均粒径为0.01μm以上0.20μm以下的锰系化合物而成的聚酯系树脂作为岛成分、使用溶剂溶解性与上述岛成分不同的热塑性树脂作为海成分进行海岛型复合纺丝;纤维络合体形成工序,形成包含上述海岛型复合纤维的纤维络合体;极细纤维形成工序,将上述海成分从上述海岛型复合纤维溶解除去,形成平均单纤维直径为1.0μm以上10.0μm以下的极细纤维;和高分子弹性体赋予工序,向上述纤维络合体赋予高分子弹性体。
[0028]专利技术的效果
[0029]根据本专利技术,能够对纤维络合过程中的无纺布在厚度方向上的疲软进行抑制,因此纤维络合体进一步络合,能够得到不仅能承受反复摩擦的耐久性(强度)、耐磨损性优异,并且品味优异、且表面致密感也优异的人造皮革。
具体实施方式
[0030]本专利技术的人造皮革为包含纤维络合体和高分子弹性体的人造皮革,上述纤维络合体包含含有平均单纤维直径为1.0μm以上10.0μm以下的极细纤维的无纺布作为构成要素,其中,上述人造皮革满足以下要件。
[0031](1)上述极细纤维包含含有锰系化合物的聚酯系树脂。
[0032](2)上述锰系化合物的平均粒径为0.01μm以上0.20μm以下。
[0033](3)在100质量%的极细纤维中,上述极细纤维含有0.1ppm以上50.0ppm以下的锰元素。
[0034]下面,对这些构成要素进行详细说明,但本专利技术只要不超出其主旨,则不受以下说明范围的任何限定。
[0035][纤维络合体][0036]从耐久性、特别是机械强度、耐热性等观点考虑,构成本专利技术中使用的纤维络合体的极细纤维包含聚酯系树脂。
[0037]作为上述聚酯系树脂,例如可举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聚对苯二甲酸亚环己基二亚甲基酯、聚乙烯

2,6

萘二羧酸酯以及聚乙烯

1,2

双(2

氯苯氧基)乙烷

4,4
’‑
二羧酸酯等。其中,可优选使用最通用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人造皮革,其为包含纤维络合体和高分子弹性体的人造皮革,所述纤维络合体包含含有平均单纤维直径为1.0μm以上10.0μm以下的极细纤维的无纺布作为构成要素,其中,所述人造皮革满足以下要件:(1)所述极细纤维包含含有锰系化合物的聚酯系树脂;(2)所述锰系化合物的平均粒径为0.01μm以上0.20μm以下;(3)在100质量%的极细纤维中,所述极细纤维含有0.1ppm以上50.0ppm以下的锰元素。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造皮革,其中,所述极细纤维还含有磷系化合物。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人造皮革,其中,所述极细纤维中包含的锰元素摩尔当量A与所述极细纤维中包含的磷元素摩尔当量B满足下述式(I)的摩尔比的关系,20≤B/A≤200

(I)。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人造皮革,其中,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大浦遥萩原达也大森美佐男松崎行博
申请(专利权)人:东丽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