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厢用水性双组份环氧底漆制备装置及其制备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186084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27 08:3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车厢用水性双组份环氧底漆制备装置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漆料制备技术领域,现提出如下方案,包括:提纯分离舱室、固定在提纯分离舱室顶部上的驱动电机舱室,以及设置在提纯分离舱室内腔中的分离提纯组件和设置在驱动电机舱室内腔中的搅拌混合组件。本发明专利技术中通过筛选、分散、提纯颗粒度合适的水性环氧树脂,再辅以磷酸锌、云母粉、钛白粉、硫酸钡及各种功能型助剂进行调配,再搭配水性改性胺环氧固化剂,研制出满足金属材质上具有良好附着力、防腐蚀性和施工性的产品;实现制备出来的水性双组份环氧底漆具备耐性优异、干燥速度快、耐水、附着力优异的特点,进而保证其在金属材质上的具有优异附着力、防腐蚀性及耐水性。性及耐水性。性及耐水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车厢用水性双组份环氧底漆制备装置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漆料制备
,具体涉及一种车厢用水性双组份环氧底漆制备装置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社会环境保护中对VOC排放严格的限制,水性涂料成为涂料发展的研究热点;而环氧防腐涂料作为涂料中一个比较大的板块,也必须朝着环保、节能的方向发展。
[0003]但是目前所用的环氧涂料大多为溶剂型涂料,有机溶剂的挥发污染比较严重。水性环氧防腐不仅保留环氧树脂优异的防腐性能,同时极大降低VOC的排放。此外,在涂料应用领域中,汽车车厢上使用到的环氧涂料,无论使用环氧防腐底漆还是油性环氧底漆,已经无法满足市场低VOC的排放需求,因此,急需开发一种符合现在环保要求的车厢用水性双组份环氧底漆。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上述缺陷,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
[0005]一种车厢用水性双组份环氧底漆制备装置,包括:提纯分离舱室、固定在提纯分离舱室顶部上的驱动电机舱室,以及设置在提纯分离舱室内腔中的分离提纯组件和设置在驱动电机舱室内腔中的搅拌混合组件;
[0006]所述搅拌混合组件中包括有设置在驱动电机舱室内腔中的伺服驱动电机、与伺服驱动电机的输出端通过联轴器连接并贯穿到提纯分离舱室内腔中的驱动轴,以及设置在驱动轴外圈表面上多根搅拌棒,且搅拌棒的上下表面均固定有固定板;
[0007]所述分离提纯组件中包括有设置在提纯分离舱室顶部开口的固定环、固定在固定环底部表面上的滤篮,以及套在滤篮内腔中的滤胆
[0008]在上述一种车厢用水性双组份环氧底漆制备装置及其制备方法的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驱动电机舱室的内腔底部侧壁上开设有供驱动轴贯穿和转动的圆孔,且圆孔的内腔中设置有与驱动轴配合的轴承。
[0009]在上述一种车厢用水性双组份环氧底漆制备装置及其制备方法的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搅拌棒均以驱动轴的中轴线为基点呈环形阵列排布设置。
[0010]在上述一种车厢用水性双组份环氧底漆制备装置及其制备方法的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提纯分离舱室和驱动电机舱室的侧壁上分别安装有将提纯分离舱室和驱动电机舱室进行锁紧固定的卡扣。
[0011]在上述一种车厢用水性双组份环氧底漆制备装置及其制备方法的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滤胆的外圈与提纯分离舱室的内腔侧壁之前形成供原料流出的腔室,且提纯分离舱室的侧壁上安装有带有阀门的出料管。
[0012]一种车厢用水性双组份环氧底漆制备方法,包括如下的制备步骤:
[0013]S1:将助溶剂、水性环氧树脂乳液投入滤篮中,在伺服驱动电机带动驱动轴并让固
定板与搅拌棒将搅拌均匀后,加入锌粉和云母粉,搅拌均匀;再进行高速分散,待细度≤20μm后,停止分散,在搅拌进行过程中,滤胆对混合溶液进行过滤,在通过出料管流出细化后的溶液后待用;
[0014]S2:在滤篮中加入水性环氧树脂乳液、磷酸锌、云母粉、高岭土、钛白粉、硫酸钡、去离子水,在搅拌均匀后,过滤待用。
[0015]S3:将步骤S1以及步骤S2中所获取的溶液和多余的水性环氧树脂溶剂搅拌溶解,待溶解完毕后,加入活性稀释剂、分散剂、三聚磷酸铝进行高速分散,再加入有机膨润土高速分散,然后砂磨至细度<40um,搅拌均匀后,过滤,制得混合溶剂;
[0016]S4:在搅拌罐中,加入适量的水性改性胺环氧固化剂和混合溶剂,充分搅拌均匀后,过滤,得到水性双组份环氧底漆。
[0017]在上述一种车厢用水性双组份环氧底漆制备方法的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步骤S1中的锌粉选用500目的锌粉,通过高速分散细度在60μm左右。
[0018]在上述一种车厢用水性双组份环氧底漆制备方法的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水性改性胺环氧固化剂有如下的制备流程:
[0019]S1:选择性酯化反应氮气保护下,在配有搅拌器、温度计的四口烧瓶中,加入计量的甲基四氢邻苯二甲酸酐、高级脂肪醇聚氧乙烯醚:、催化剂,搅拌并加热至110℃反应2.5h,得甲基四氢邻苯二甲酸单酯;
[0020]S2:开环加成反应氮气保护下,将计量的E

51、季胺盐加入装有机械搅拌器、温度计的四口烧瓶中,升温至100℃,加入计量的按步骤S1中的方法制备的甲基四氢邻苯二甲酸单酯,完毕后再升温至115℃反应3.5h,得单环氧甲基四氢邻苯二甲酸双酯;
[0021]S3:多元胺扩链及伯胺封端反应氮气保护下,在装有机械搅拌器、温度计的四口烧瓶中加入一定量的四乙烯五胺的乙醇溶液,搅拌至均相后控温至60℃,滴加一定量的按步骤S2中的方法制备的单环氧甲基四氢邻苯二甲酸双酯的乙醇溶液;
[0022]S4:滴加完毕后再保温反应4h,减压蒸出全部溶剂,然后在50~60℃范围内,滴加蒸馏水将其稀释到固含量为50~55%左右,继续搅拌0.5h,最后再加入一定当量的苄基缩水甘油醚封端伯胺,滴加完毕后,在60℃下继续反应1h即得水性改性胺环氧固化剂。
[0023]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车厢用水性双组份环氧底漆制备装置及其制备方法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24]本专利技术中通过筛选、分散、提纯颗粒度合适的水性环氧树脂,再辅以磷酸锌、云母粉、钛白粉、硫酸钡及各种功能型助剂进行调配,再搭配水性改性胺环氧固化剂,研制出满足金属材质上具有良好附着力、防腐蚀性和施工性的产品;实现制备出来的水性双组份环氧底漆具备耐性优异、、耐水的特点,进而保证其在金属材质上的具有优异附着力、防腐蚀性及耐水性,其中,底漆以水作为溶剂,成膜过程中具有低VOC排放,而且干燥速度快,厚喷立面抗流挂,附着力优异。
附图说明
[002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做出简单地介绍和说明。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部分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
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6]图1为环氧底漆制备装置的整体剖视示意图;
[0027]图2为环氧底漆制备装置中的搅拌混合组件剖视示意图;
[0028]图3为环氧底漆制备装置内部中的分离提纯组件示意图。
[0029]图1

图3中,零部件的对应关系如下:
[0030]1、提纯分离舱室;2、驱动电机舱室;3、搅拌混合组件;31、伺服驱动电机;32、驱动轴;33、固定板;34、搅拌棒;4、分离提纯组件;41、滤胆;42、滤篮;43、固定环;5、出料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31]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以下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厢用水性双组份环氧底漆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有提纯分离舱室(1)、固定在提纯分离舱室(1)顶部上的驱动电机舱室(2),以及设置在提纯分离舱室(1)内腔中的分离提纯组件(4)和设置在驱动电机舱室(2)内腔中的搅拌混合组件(3);所述搅拌混合组件(3)中包括有设置在驱动电机舱室(2)内腔中的伺服驱动电机(31)、与伺服驱动电机(31)的输出端通过联轴器连接并贯穿到提纯分离舱室(1)内腔中的驱动轴(32),以及设置在驱动轴(32)外圈表面上多根搅拌棒(34),且搅拌棒(34)的上下表面均固定有固定板(33);所述分离提纯组件(4)中包括有设置在提纯分离舱室(1)顶部开口的固定环(43)、固定在固定环(43)底部表面上的滤篮(42),以及套在滤篮(42)内腔中的滤胆(4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厢用水性双组份环氧底漆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电机舱室(2)的内腔底部侧壁上开设有供驱动轴(32)贯穿和转动的圆孔,且圆孔的内腔中设置有与驱动轴(32)配合的轴承。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厢用水性双组份环氧底漆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棒(34)均以驱动轴(32)的中轴线为基点呈环形阵列排布设置。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厢用水性双组份环氧底漆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提纯分离舱室(1)和驱动电机舱室(2)的侧壁上分别安装有将提纯分离舱室(1)和驱动电机舱室(2)进行锁紧固定的卡扣。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厢用水性双组份环氧底漆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滤胆(41)的外圈与提纯分离舱室(1)的内腔侧壁之前形成供原料流出的腔室,且提纯分离舱室(1)的侧壁上安装有带有阀门的出料管(5)。6.一种车厢用水性双组份环氧底漆制备方法,其包含有权利要求1

5任一项所述的一种车厢用水性双组份环氧底漆制备装置,其还包括有如下的制备步骤:S1:将助溶剂、水性环氧树脂乳液投入滤篮(42)中,在伺服驱动电机(31)带动驱动轴(32)并让固定板(33)与搅拌棒(34)将搅拌均匀后,加入锌粉和云母粉,搅拌均匀;再进行高速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允高建陈星宇王国明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亿隆涂料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