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传动轴同心度检测校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185982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27 08:3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传动轴同心度检测校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滑轨,设置在所述底座上端面;支座,被配置有两个,均滑动设置在所述滑轨内,且,两个所述支座通过设置在所述滑轨两端的第一调节伸缩杆与第二调节伸缩杆控制移动,且,两个所述支座上端部相互靠近一侧对称设置有夹持机构,用于对传动轴进行端部限位;伺服电机,设置在一个所述支座上,且,所述伺服电机输出端与其对应侧所述夹持机构固定连接;门型架,固定在所述底座上端面;校准机构,可滑动地设置在所述门型架上;以及检测器,设置在所述底座上。设置在所述底座上。设置在所述底座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传动轴同心度检测校准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同心度检测
,具体是一种传动轴同心度检测校准装置。

技术介绍

[0002]传动轴是一个高转速、少支承的旋转体,因此它的动平衡是至关重要的。一般传动轴在出厂前都要进行检测,并对检测不合格件进行有效校准,然而现有的传动轴同心度校准装置大多以凸起磨平校准装置为主,但其弯曲同心度校准则采用辊压式进行校准,两种装置跟换时需要移动传动轴,从而造成了生产效率降低。
[0003]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传动轴同心度检测校准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传动轴同心度检测校准装置,包括:
[0005]底座;
[0006]滑轨,设置在所述底座上端面;
[0007]支座,被配置有两个,均滑动设置在所述滑轨内,且,两个所述支座通过设置在所述滑轨两端的第一调节伸缩杆与第二调节伸缩杆控制移动,且,两个所述支座上端部相互靠近一侧对称设置有夹持机构,用于对传动轴进行端部限位;
[0008]伺服电机,设置在一个所述支座上,且,所述伺服电机输出端与其对应侧所述夹持机构固定连接;
[0009]门型架,固定在所述底座上端面;
[0010]校准机构,可滑动地设置在所述门型架上;以及
[0011]检测器,设置在所述底座上。
[0012]进一步的,作为优选,所述夹持机构包括:
[0013]夹筒,可拆卸地安装在所述支座上;以及<br/>[0014]限位支柱,圆周设置在所述夹筒内。
[0015]进一步的,作为优选,所述校准机构包括:
[0016]导向架,滑动设置在所述门型架上端;
[0017]变频电机,固定在所述导向架延伸端一侧;
[0018]转动杆,转动设置在所述导向架两侧延伸孔内并由所述变频电机驱动,且,所述转动杆两侧被配置方向相反的螺纹;
[0019]夹逼组件,采用连接座贯穿所述转动杆固定在所述支座底端中央部;以及
[0020]辅助牵引组件,对称设置在所述夹逼组件两侧。
[0021]进一步的,作为优选,所述夹逼组件包括:
[0022]夹持臂,对称固定在所述连接座底端两侧;
[0023]固定筒,固定在两个所述夹持臂之间;
[0024]伺服伸缩柱,圆周固定在所述固定筒内,且,其中一个所述伺服伸缩柱为主动伸缩柱,其余所述伺服伸缩柱为被动伸缩柱;
[0025]弧形加热打磨器,被配置有多个,均固定在所述伺服伸缩柱输出端;以及
[0026]绝热弧形板,采用压缩弹簧密封滑动设置在两个所述弧形加热打磨器内。
[0027]进一步的,作为优选,所述辅助牵引组件包括:
[0028]滑座,分别与所述转动杆两侧螺纹啮合;
[0029]导轨,对称设置在所述滑座底部两侧,所述导轨上可滑动地设置有滑杆;
[0030]移位伸缩杆,对称设置有两个,其一端共同铰接在所述滑座上,另一端铰接在所述滑杆上;
[0031]固定轴,固定在所述滑杆远离所述滑座一端;
[0032]限位辊,采用扭力弹簧设置在所述固定轴上;以及
[0033]夹臂,对称固定在所述限位辊外壁上。
[0034]进一步的,作为优选,所述夹臂相互靠近侧内设置有橡胶垫。
[003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36]本专利技术中,当夹逼组件对传动轴弯曲点进行校直处理时,辅助牵引组件会对弯曲点两侧进行拉伸,从而能够对弯曲点全部周向应力部分分散至轴向应力,避免了弯曲点的压力过载造成变形的情况。
[0037]本专利技术中,夹臂在移动过程中,通过扭力弹簧扭转作用使得夹臂能够紧贴处于任意角度的传动轴,从而提高了对传动轴的夹紧效果,提高对传动轴的拉伸作用。
附图说明
[0038]图1为一种传动轴同心度检测校准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39]图2为一种传动轴同心度检测校准装置的校准机构示意图;
[0040]图3为一种传动轴同心度检测校准装置的夹逼组件侧视图;
[0041]图4为一种传动轴同心度检测校准装置的辅助牵引组件侧视图;
[0042]图中:1、底座;2、滑轨;3、支座;31、第一调节伸缩杆;32、第二调节伸缩杆;33、伺服电机;34、夹筒;35、限位支柱;4、门型架;5、校准机构;6、检测器;51、导向架;52、转动杆;53、夹逼组件;54、辅助牵引组件;511、变频电机;531、连接座;532、夹持臂;533、固定筒;534、伺服伸缩柱;535、弧形加热打磨器;536、绝热弧形板;537、压缩弹簧;541、滑座;542、导轨;543、滑杆;544、移位伸缩杆;545、固定轴;546、限位辊;547、扭力弹簧;548、夹臂;549、橡胶垫。
具体实施方式
[0043]请参阅图1

4,本实施例中,一种传动轴同心度检测校准装置,包括:
[0044]底座1;
[0045]滑轨2,设置在所述底座1上端面;
[0046]支座3,被配置有两个,均滑动设置在所述滑轨2内,且,两个所述支座3通过设置在所述滑轨2两端的第一调节伸缩杆31与第二调节伸缩杆32控制移动,且,两个所述支座3上
端部相互靠近一侧对称设置有夹持机构,用于对传动轴进行端部限位;
[0047]伺服电机33,设置在一个所述支座3上,且,所述伺服电机33输出端与其对应侧所述夹持机构固定连接;
[0048]门型架4,固定在所述底座1上端面;
[0049]校准机构5,可滑动地设置在所述门型架4上;以及
[0050]检测器6,设置在所述底座1上。
[0051]需要注意的是,通过控制第一调节伸缩杆31与第二调节伸缩杆32的伸长量,使检测器6先对传动轴整体进行同心度预检测,其目的是检测传动轴弯曲点,便于控制校准机构5移动到传动轴弯曲点位置并进行精准校直处理;此后检测器6对传动轴进行二次同心度检测,控制校准机构5移动到传动轴的凸起点并进行打磨校。
[0052]作为较佳实施例,所述夹持机构包括:
[0053]夹筒34,可拆卸地安装在所述支座3上;以及
[0054]限位支柱35,圆周设置在所述夹筒34内。
[0055]其中,限位支柱35用于避免在进行传动轴校直处理过程中传动轴回缩的情况。
[0056]作为较佳实施例,所述校准机构5包括:
[0057]导向架51,滑动设置在所述门型架4上端;
[0058]变频电机511,固定在所述导向架51延伸端一侧;
[0059]转动杆52,转动设置在所述导向架51两侧延伸孔内并由所述变频电机511驱动,且,所述转动杆52两侧被配置方向相反的螺纹;
[0060]夹逼组件53,采用连接座531贯穿所述转动杆52固定在所述支座3底端中央部;以及
[0061]辅助牵引组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传动轴同心度检测校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滑轨(2),设置在所述底座(1)上端面;支座(3),被配置有两个,均滑动设置在所述滑轨(2)内,且,两个所述支座(3)通过设置在所述滑轨(2)两端的第一调节伸缩杆(31)与第二调节伸缩杆(32)控制移动,且,两个所述支座(3)上端部相互靠近一侧对称设置有夹持机构,用于对传动轴进行端部限位;伺服电机(33),设置在一个所述支座(3)上,且,所述伺服电机(33)输出端与其对应侧所述夹持机构固定连接;门型架(4),固定在所述底座(1)上端面;校准机构(5),可滑动地设置在所述门型架(4)上;以及检测器(6),设置在所述底座(1)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传动轴同心度检测校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机构包括:夹筒(34),可拆卸地安装在所述支座(3)上;以及限位支柱(35),圆周设置在所述夹筒(34)内。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传动轴同心度检测校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校准机构(5)包括:导向架(51),滑动设置在所述门型架(4)上端;变频电机(511),固定在所述导向架(51)延伸端一侧;转动杆(52),转动设置在所述导向架(51)两侧延伸孔内并由所述变频电机(511)驱动,且,所述转动杆(52)两侧被配置方向相反的螺纹;夹逼组件(53),采用连接座(531)贯穿所述转动杆(52)固定在所述支座(3)底端中央部;以及辅助牵引组件(54),对称设置在所述夹逼组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永湘许勇丁学凤孟泰金成杰田鸿辉吴高洲
申请(专利权)人: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