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既有框架柱与隔震支座的连接装置及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185857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27 08:3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既有框架柱与隔震支座的连接装置及方法,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柱墩设计困难、工期长、施工扰动等问题,具有无需增大既有框架柱截面,可增强隔震支座设置可靠性的有益效果,具体方案如下:一种既有框架柱与隔震支座的连接装置,包括第一法兰板、第二法兰板、第一抱柱件和第二抱柱件,第一法兰板与被截断的既有框架柱的第一墩柱的钢筋固连,第二法兰板与被截断的既有框架柱的第二墩柱的钢筋固连,第一法兰板与第二法兰板之间固定隔震支座,第一抱柱件固定于第一墩柱的环向,第一抱柱件与第一法兰板连接,第二抱柱件固定于第二墩柱的环向,第二抱柱件与第二法兰板连接,第一法兰板与第二法兰板之间与隔震支座可拆卸连接。卸连接。卸连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既有框架柱与隔震支座的连接装置及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隔震领域,具体是一种既有框架柱与隔震支座的连接装置及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本部分的陈述仅仅是提供了与本专利技术相关的
技术介绍
信息,不必然构成在先技术。
[0003]目前大量的既有建筑不能满足现行抗震设防要求,需要进行抗震加固,而隔震加固是比较常见的抗震加固方法之一。框架结构进行隔震加固时,需要将原有框架柱截断,然后在截断处安装隔震支座,截断后的框架柱形成上下墩柱,上下墩柱需要与隔震支座进行连接,由于抗震性能的要求,上下墩柱往往需要进行加固。
[0004]目前,对于截断后的框架柱与隔震支座的连接主要是对框架柱进行加大截面,然后埋入锚栓和锚板进行连接。专利技术人发现,现有做法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0005]框架柱加大截面后刚度变大,往往会造成地震力的增大,造成框架柱墩柱设计困难;
[0006]与隔震支座相连的法兰板、锚栓需要预埋,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容易跑位,出现偏差,导致隔震支座无法安装,出现返工的情况;
[0007]框架柱加大截面浇筑混凝土施工需要支设模版、浇筑混凝土,施工作用面要求大,工期较长,对现场环境也有污染,后续隔震支座更换过程中需要重新增设支顶点;
[0008]框架柱加大截面需要进行植筋插入打孔、凿毛、打沟槽等界面处理,这些施工会产生一定的扰动,这些扰动对处于托换状态的结构极为不利。

技术实现思路

[0009]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既有框架柱与隔震支座的连接装置,能够实现截断后的框架柱与隔震支座的可靠连接,充分保证施工精度。
[0010]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
[0011]一种既有框架柱与隔震支座的连接装置,包括第一法兰板、第二法兰板、第一抱柱件和第二抱柱件,第一法兰板与被截断的既有框架柱的第一墩柱的钢筋固连,第二法兰板与被截断的既有框架柱的第二墩柱的钢筋固连,第一法兰板与第二法兰板之间固定隔震支座,第一抱柱件固定于第一墩柱的环向,第一抱柱件与第一法兰板连接,第二抱柱件固定于第二墩柱的环向,第二抱柱件与第二法兰板连接,第一法兰板与第二法兰板之间与隔震支座可拆卸连接。
[0012]上述的连接装置,在既有框架柱被截断后会露出对应的钢筋,连接装置利用钢筋与第一法兰板或第二法兰板可靠连接,第一法兰板、第二法兰板分别同第一抱柱件、第二抱柱件连接,第一抱柱件与第一墩柱固定,第二抱柱件与第二墩柱固定,实现既有建筑隔震支座的设置,还能增强连接装置与既有框架柱连接的可靠性,保证隔震支座设置的可靠性和
稳定性,代替了传统方法中对框架柱增大截面加固的方法,避免了施工扰动、墩柱设计困难、工期长等不足之处。
[0013]如上所述的一种既有框架柱与隔震支座的连接装置,所述第一法兰板或所述第二法兰板分别设置开孔,开孔位置与所述第一墩柱或所述第二墩柱内钢筋的位置一一对应,第一墩柱处的钢筋穿过第一法兰板的开孔并与第一法兰板固连,第二墩柱处的钢筋穿过第二法兰板的开孔并与第二法兰板固连。
[0014]如上所述的一种既有框架柱与隔震支座的连接装置,所述钢筋为所述第一墩柱或所述第二墩柱内的纵向钢筋,纵向钢筋沿着第一墩柱或第二墩柱的高度方向设置,充分利用既有框架柱内纵向钢筋的设置,方便同第一法兰板或第二法兰板的连接。
[0015]如上所述的一种既有框架柱与隔震支座的连接装置,所述第一抱柱件与所述第二抱柱件均为环形结构件,第一抱柱件与第二抱柱件各自包括多处弧形板,通过多处弧形板围绕第一墩柱或第二墩柱拼成环形的第一抱柱件或第二抱柱件;
[0016]第一抱柱件同所述第一墩柱之间注有粘结剂;第二抱柱件与所述第二墩柱之间同样注有粘结剂,通过粘结剂的设置,可将第一抱柱件与第一墩柱可靠连接,第二抱柱件与第二墩柱可靠连接,充分保证连接装置的可靠性。
[0017]如上所述的一种既有框架柱与隔震支座的连接装置,所述第一墩柱的钢筋与所述第一法兰板塞焊连接,所述第二墩柱的钢筋与所述第二法兰板塞焊连接。
[0018]如上所述的一种既有框架柱与隔震支座的连接装置,还包括第一加劲肋和第二加劲肋,第一加劲肋连接所述的第一法兰板与所述的第一抱柱件,第二加劲肋连接所述的第二法兰板与所述的第二抱柱件,通过第一加劲肋和第二加劲肋的设置,提高对应法兰板与对应抱柱件连接的可靠性,提高第一抱柱件或第二抱柱件的刚度和承载力。
[0019]第二方面,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既有框架柱设置隔震支座的方法,包括所述的一种既有框架柱与隔震支座的连接装置。
[0020]如上所述的一种既有框架柱设置隔震支座的方法,包括如下内容:
[0021]对既有框架柱进行支撑卸荷拖换;
[0022]在既有框架柱的设定位置对其进行截断,使得既有框架柱形成第一墩柱和第二墩柱,第一墩柱与第二墩柱之间间隔设定距离;
[0023]在第一墩柱朝向第二墩柱的端部安装第一法兰板,第一法兰板与第一墩柱的钢筋固连;
[0024]在第二墩柱朝向第一墩柱的端部安装第二法兰板,第二法兰板与第二墩柱的钢筋固连;
[0025]在第一墩柱的环向设置第一抱柱件,第一抱柱件与第一法兰板连接;
[0026]在第二墩柱的环向设置第二抱柱件,第二抱柱件与第二法兰板连接;
[0027]在第一抱柱件与第一墩柱之间注入粘结剂,在第二抱柱件与第二墩柱之间同样注入粘结剂;
[0028]将隔震支座置于第一法兰板与第二法兰板之间,第一法兰板、第二法兰板分别与隔震支座连接。
[0029]如上所述的一种既有框架柱设置隔震支座的方法,所述第一墩柱的钢筋穿过所述第一法兰板并与第一法兰板塞焊连接;
[0030]所述第二墩柱的钢筋穿过所述第二法兰板并与第二法兰板塞焊连接。
[0031]如上所述的一种既有框架柱设置隔震支座的方法,采用静力切割方法截断所述的既有框架柱。
[0032]上述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0033]1)本专利技术在既有框架柱被截断后会露出对应的钢筋,连接装置利用钢筋与第一法兰板或第二法兰板可靠连接,第一法兰板、第二法兰板分别同第一抱柱件、第二抱柱件连接,第一抱柱件与第一墩柱固定,第二抱柱件与第二墩柱固定,实现既有建筑隔震支座的设置,无需加大框架柱的截面,避免刚度增大引发的地震力的增大问题;整体还能增强连接装置与既有框架柱连接的可靠性,保证隔震支座设置的可靠性和稳定性,降低对墩柱的设计难度。
[0034]2)本专利技术中第一法兰板、第二法兰板分别与对应墩柱钢筋连接,第一抱柱件和第二抱柱件的设置,实现对既有框架柱承载力的加固,可充分保证连接装置的整体性,较好地实现了第一墩柱

隔震支座

第二墩柱力的传递路径,无需预埋螺栓,避免了预埋螺栓容易跑位、偏差的现象,保证隔震支座的施工顺利进行,充分保证施工精度和施工质量。
[0035]3)本专利技术结构简单,设置合理,无需支设模板、现场浇筑混凝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既有框架柱与隔震支座的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法兰板、第二法兰板、第一抱柱件和第二抱柱件,第一法兰板与被截断的既有框架柱的第一墩柱的钢筋固连,第二法兰板与被截断的既有框架柱的第二墩柱的钢筋固连,第一法兰板与第二法兰板之间固定隔震支座,第一抱柱件固定于第一墩柱的环向,第一抱柱件与第一法兰板连接,第二抱柱件固定于第二墩柱的环向,第二抱柱件与第二法兰板连接,第一法兰板与第二法兰板之间与隔震支座可拆卸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既有框架柱与隔震支座的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法兰板或所述第二法兰板分别设置开孔,开孔位置与所述第一墩柱或所述第二墩柱内钢筋的位置一一对应,第一墩柱处的钢筋穿过第一法兰板的开孔并与第一法兰板固连,第二墩柱处的钢筋穿过第二法兰板的开孔并与第二法兰板固连。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既有框架柱与隔震支座的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筋为所述第一墩柱或所述第二墩柱内的纵向钢筋,纵向钢筋沿着第一墩柱或第二墩柱的高度方向设置。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既有框架柱与隔震支座的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抱柱件与所述第二抱柱件均为环形结构件,第一抱柱件与第二抱柱件各自包括多处弧形板;第一抱柱件同所述第一墩柱之间注有粘结剂;第二抱柱件与所述第二墩柱之间同样注有粘结剂。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既有框架柱与隔震支座的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墩柱的钢筋与所述第一法兰板塞焊连接,所述第二墩柱的钢筋与所述第二法兰板塞焊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侯宏涛王恒赵佳彦夏静闫岩王康刘乐乐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建筑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