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测温及识别比对监控系统及其控制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9181443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27 08:2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智能测温及识别比对监控系统,包括主控模块、执行模块以及分别与主控模块的输入端通讯连接的温度采集模块、图像采集模块;温度采集模块,按照矩阵的形式采集每一个像素点的温度,并传输至主控模块;主控模块接收每一个像素点的温度后,处理组成热力图像并分析获得人脸温度;图像采集模块,采集人脸图像并传输至主控模块;主控模块结合人脸温度和人脸图像进行数据处理通过人员比对和温度阈值比对,可以快速并且准确的辨别出相应被测试人员的姓名及温度,并快速做出反应。并快速做出反应。并快速做出反应。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测温及识别比对监控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机器视觉人脸识别
,特别是涉及一种智能测温及识别比对监控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在某些特定场所或情境下,对进入公共场所或特定场所的人员需要测量体温,测温一般采用人工操作,这种方式成本较高,效率较低,同时存在漏洞。为了高效且准确测量,需要研制一台自动测温并通过人脸进行身份识别的智能设备用来筛查体温过高人员,同时进行身份识别。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人工测量效率低下的缺陷,而提供一种智能测温及识别比对监控系统。
[0004]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上述智能测温及识别比对监控系统的控制方法。
[0005]为实现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6]一种智能测温及识别比对监控系统,包括主控模块、执行模块以及分别与所述主控模块的输入端通讯连接的温度采集模块、图像采集模块;
[0007]所述温度采集模块,用于按照矩阵的形式采集每一个像素点的温度,并传输至所述主控模块;所述主控模块接收每一个像素点的温度后,处理组成热力图像并分析获得人脸温度;
[0008]所述图像采集模块,用于采集人脸图像并传输至所述主控模块;
[0009]所述主控模块结合人脸温度和人脸图像进行数据处理,并将处理结果传输至所述执行模块。
[0010]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执行模块包括显示屏和闸机。
[0011]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主控模块采用树莓派主控板;所述温度采集模块采用红外测温模块;所述图像采集模块采用USB摄像头。
[0012]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温度采集模块与所述主控模块之间使用I2C总线通讯连接;所述图像采集模块与所述主控模块之间通过USB通讯连接。
[0013]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方面,上述智能测温及识别比对监控系统的控制方法,所述温度采集模块,按照矩阵的形式采集每一个像素点的温度,并传输至所述主控模块;所述主控模块接收每一个像素点的温度后,处理组成热力图像并分析获得人脸温度;
[0014]所述图像采集模块,采集人脸图像并传输至所述主控模块;
[0015]所述主控模块结合人脸温度和人脸图像进行数据处理;所述数据处理包括人员比对和温度阈值比对;所示人员比对是指将人脸图像与本地文件夹中的人脸数据进行比对,以判断是否为陌生人;人员比对成功则代表身份允许进入,显示屏上显示人员姓名;人员比对失败则记录陌生人到访时间;人员比对成功后进行温度阈值比对,温度阈值比对成功后
打开闸机准许进入工作场所。
[0016]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温度阈值比对时,当人脸温度在32

37℃之间时,温度阈值比对成功。
[0017]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主控模块中开有两个进程;其中进程1用来处理摄像头中的人脸图像,进程2用来处理人脸温度。
[0018]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主控模块首先启用进程1,调用OpenCV和Dlib两个视觉库函数,通过所述图像采集模块进行实时人脸检测;进程1接收人脸图像后,调用残差神经网络的库函数,将接收到的人脸图像和本地文件夹中的人脸数据进行比对分析;比对失败则记录陌生人到访时间;比对成功则向进程2发送测温请求;进程2接收到测温请求后向进程1返回人脸温度;进程1将接收到的人脸图像与人脸温度进行数据处理。
[0019]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程2向进程1返回人脸温度的同时阻塞本进程;等待进程1回复,收到进程1回复后继续执行。
[0020]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软件系统的程序流程图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0021]步骤Ⅰ:程序开始,从主程序入口;
[0022]步骤Ⅱ:找到并提取指定路径下图片的文件名,文件名即对应人名;
[0023]步骤Ⅲ:依次将本地指定文件夹中的带有人脸的图片加载到内存当中;
[0024]步骤Ⅳ:检测人脸并把人脸在图片中的位置信息保存起来,并提取128个特征点;
[0025]步骤

:判断是否有且只有一张人脸,如果没有人脸则无法进行比对,如果有两张人脸则无法确定与哪张人脸比对;
[0026]步骤

:接下来进入进程的死循环,进程1在摄像头当中循环检测人脸,直到发现一张人脸时触发下一步;
[0027]步骤

:将摄像头采集的人脸图像与本地加载人脸进行比对,若比对成功则提取本地对应的文件名,将人名显示到屏幕;
[0028]步骤

:根据人脸的位置输出矩形框到屏幕中;
[0029]步骤

:若比对不成功也将人脸矩形框输出到屏幕;
[0030]步骤

:将该陌生人的信息记录成TXT文档的形式,并返回继续检测人脸;
[0031]步骤

:当人脸比对成功则代表身份允许进入,然后继续进行测温,若测得的体温在32

37℃之间则打开闸机准许进入工作场所。
[003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33]1.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智能测温及识别比对监控系统,具备可移植和通用性,可以不需要更换现有摄像头,同时方便今后进行功能扩展。
[0034]2.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智能测温及识别比对监控系统,通过人员比对和温度阈值比对,可以快速并且准确的辨别出相应被测试人员的姓名及温度,并快速做出反应。
附图说明
[0035]图1所示为智能测温及识别比对监控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0036]图2所示为智能测温及识别比对监控系统的系统框架;
[0037]图3所示为智能测温及识别比对监控系统的程序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8]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
[0039]实施例1
[0040]一种智能测温及识别比对监控系统,如图1所示,包括主控模块以及分别与所述主控模块的输入端通讯连接的温度采集模块、图像采集模块和执行模块;
[0041]所述温度采集模块,将每一个像素点的温度按照矩阵的形式采集起来,并传输至所述主控模块;所述主控模块接收每一个像素点的温度后,调用SDL2库函数根据数据大小映射成一个个颜色不同的点,组成热力图像并分析获得人脸温度;
[0042]所述图像采集模块,采集人脸图像并传输至所述主控模块;
[0043]所述主控模块结合人脸温度和人脸图像进行数据处理,并将处理结果传输至所述执行模块。所述执行模块包括显示屏和闸机。所述数据处理包括人员比对和温度阈值比对。人员比对是指将人脸图像与本地文件夹中的人脸数据进行比对,以判断是否为陌生人。人员比对成功则代表身份允许进入,显示屏上显示人员姓名。人员比对失败则记录陌生人到访时间。人员比对成功后进行温度阈值比对,当人脸温度在32

37℃之间则打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测温及识别比对监控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控模块、执行模块以及分别与所述主控模块的输入端通讯连接的温度采集模块、图像采集模块;所述温度采集模块,用于按照矩阵的形式采集每一个像素点的温度,并传输至所述主控模块;所述主控模块接收每一个像素点的温度后,处理组成热力图像并分析获得人脸温度;所述图像采集模块,用于采集人脸图像并传输至所述主控模块;所述主控模块结合人脸温度和人脸图像进行数据处理,并将处理结果传输至所述执行模块。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测温及识别比对监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执行模块包括显示屏和闸机。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测温及识别比对监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控模块采用树莓派主控板;所述温度采集模块采用红外测温模块;所述图像采集模块采用USB摄像头。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智能测温及识别比对监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度采集模块与所述主控模块之间使用I2C总线通讯连接;所述图像采集模块与所述主控模块之间通过USB通讯连接。5.如权利要求2

4任一项所述的智能测温及识别比对监控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度采集模块,按照矩阵的形式采集每一个像素点的温度,并传输至所述主控模块;所述主控模块接收每一个像素点的温度后,处理组成热力图像并分析获得人脸温度;所述图像采集模块,采集人脸图像并传输至所述主控模块;所述主控模块结合人脸温度和人脸图像进行数据处理;所述数据处理包括人员比对和温度阈值比对;所示人员比对是指将人脸图像与本地文件夹中的人脸数据进行比对,以判断是否为陌生人;人员比对成功则代表身份允许进入,显示屏上显示人员姓名;人员比对失败则记录陌生人到访时间;人员比对成功后进行温度阈值比对,温度阈值比对成功后打开闸机准许进入工作场所。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度阈值比对时,当人脸温度在32

37℃之间时,温度阈值比对成功。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控模块中开有两个进程;其中进程1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岳金磊
申请(专利权)人:核工业理化工程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