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井口防坠防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180428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27 08:2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井口防护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井口防坠防护装置,井口的内壁连接的膨胀螺丝,包括防坠网板和支撑环,所述防坠网板的下方连接有支撑环,防坠网板与支撑环之间的距离可调节,所述支撑环的底部设有与膨胀螺栓配合的支撑耳,安装口,防坠网板与井口的上端平齐。能够调节防坠网板与井口内的高度,使得防坠网板能够靠近地面设置,避免与地面之间形成高度落差,解决了现有防坠网与地面之间高度差造成的人员伤害问题,相比于现有防坠网,本申请使用更加安全,防护效果进一步提高。防护效果进一步提高。防护效果进一步提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井口防坠防护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井口防护
,具体为一种井口防坠防护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我国许多城市的排水设施有待完善,受极端天气影响,据统计约62%的城市因强降雨引发严重的城市内涝,造成城市道路及低洼地区出现大面积水浸现象。部分井盖因年久失修或因井盖开启后警示措施不到位,造成人员伤亡或交通事故。如何有效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成为城市管理的重中之重。
[0003]目前电缆井、市政井、排水井主要使用防坠网板进行防坠落保护,防坠网板通过设置在井口内壁的挂钩进行悬挂安装。防坠网板一般比较软且悬挂在井口以下,虽然防坠网板能够防止人员或物品掉入井内底,但落入防坠网板上端也会造成不同程度的伤害。因此,现有的防坠网板形式仍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就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种井口防坠防护装置,能够调节防坠网板与井口内的高度,使得防坠网板能够靠近地面设置,避免与地面之间形成高度落差,解决了现有防坠网与地面之间高度差造成的人员伤害问题,相比于现有防坠网,本申请使用更加安全,防护效果进一步提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井口防坠防护装置,井口的内壁连接的膨胀螺丝,包括防坠网板和支撑环,所述防坠网板的下方连接有支撑环,防坠网板与支撑环之间的距离可调节,所述支撑环的底部设有与膨胀螺栓配合的支撑耳,安装口,防坠网板与井口的上端平齐。
[0007]优选的,所述防坠网板的上端设有收纳槽,所述收纳槽内连接有把手。
[0008]优选的,所述防坠网的中间底部设有固定环,所述固定环内转动连接有螺柱,防坠网的底部沿圆周均匀设有导向套,所述支撑环的上端设有与导向套滑动配合的导向柱,支撑环的中部连接有与螺柱螺纹配合的推板。
[0009]优选的,所述推板通过加强板与支撑环连接。
[0010]优选的,所述螺柱的上端连接有转环,所述转环位于防坠网板的上端,所述螺柱的下端设有限位环,所述限位环位于推板的下方。
[0011]优选的,所述支撑环的直径不小于防坠网板的直径。
[0012]优选的,所述支撑环的底部设有第一支撑套和第二支撑套,所述支撑耳为圆弧结构,支撑耳的中部连接有与第二支撑套配合的第二支撑杆,支撑耳的两端连接有与第一支撑套配合的第一支撑杆,所述第二支撑套的侧壁上设有固定第二支撑杆的锁紧螺栓。
[0013]优选的,所述支撑耳的底部设有与膨胀螺栓配合的卡槽。
[0014]优选的,所述支撑耳至少设置有三个。
[0015]优选的,所述导向柱与导向套至少设置四组。
[00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7]1、本专利技术能够调节防坠网板与井口内的高度,使得防坠网板能够靠近地面设置,避免与地面之间形成高度落差,解决了现有防坠网与地面之间高度差造成的人员伤害问题,相比于现有防坠网,本申请使用更加安全,防护效果进一步提高。
[0018]2、本专利技术防坠网板与支撑环之间的距离能够调节,减小了膨胀螺栓安装位置限定,安装更加便捷。
[0019]3、本专利技术通过导向套与导向柱的配合,一方面,能够确保防坠网板上、下调节的流畅度,另一方面,能够防止防坠网板受力倾斜,实现对不同方位的支撑,提高支撑强度。
[0020]4、本专利技术能够调节支撑耳的支撑范围,使得支撑耳能够贴于井壁安装,提高其稳定性,同时,能够适应不同井口直径,提高使用的通用性。
[0021]5、本专利技术在防坠网板的上端设置把手,能够方便装置的取、放,使用更加方便。
附图说明
[0022]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2为防坠网板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3为支撑环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仰视图;
[0026]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主视图;
[0027]图6为本专利技术使用时的结构示意图。
[0028]图中:1

防坠网板;101

把手;102

收纳槽;103

固定环;104

导向套;2

支撑环;201

导向柱;202

加强板;203

推板;204

第一支撑套;205

第二支撑套;206

锁紧螺栓;3

支撑耳;301

第一支撑杆;302

卡槽;303

第二支撑杆;4

螺柱;401

转环;402

限位环。
具体实施方式
[0029]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30]如图1所示,一种井口防坠防护装置,井口的内壁连接的膨胀螺丝,用于支撑防护装置,在本申请中防护装置包括防坠网板1和支撑环2,防坠网板1采用铝合金、PP塑料材质或其它重量轻且坚固的材料制作而成,其通过多道同心圆环组成的圆盘结构。
[0031]防坠网板1的下方连接有支撑环2,用于支撑防坠网板1,防坠网板1与支撑环2之间的距离可调节,使得安装后,防坠网板1与井口的上端能够平齐。支撑环2的底部设有与膨胀螺栓配合的支撑耳3,支撑耳3能够调节支撑范围,确保能够与碰撞螺丝配合。
[0032]如图2所示,防坠网板1的上端设有收纳槽102,收纳槽102内连接有把手101,把手101通过转轴固定,使用时,把手101旋转朝上,使用完毕后,把手101旋转收纳在收纳槽102中。
[0033]防坠网的中间底部设有固定环103,固定环103内转动连接有螺柱4,固定环103将螺柱4固定,使得螺柱4只能在固定环103内转动,防坠网的底部沿圆周均匀设有导向套104,
如图3所示,支撑环2的上端设有与导向套104滑动配合的导向柱201,支撑环2的中部连接有与螺柱4螺纹配合的推板203。转动螺柱4,螺柱4通过推板203能够带动支撑环2上、下移动,实现支撑环2与防坠网之间的距离调节。
[0034]为了确保使用的可靠性,如图5所示,在螺柱4的上端连接有转环401,转环401位于防坠网板1的上端,螺柱4的下端设有限位环402,限位环402位于推板203的下方。通过转环401能够方便转动螺柱4,实现免工具调节;通过限位环402,能够防止推板203与螺柱4分离。
[0035]推板203通过加强板202与支撑环2连接,以提高支撑环2的结构强度,确保其使用的安全性。
[0036]导向柱201与导向套104至少设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井口防坠防护装置,井口的内壁连接的膨胀螺丝,其特征在于:包括防坠网板和支撑环,所述防坠网板的下方连接有支撑环,防坠网板与支撑环之间的距离可调节,所述支撑环的底部设有与膨胀螺栓配合的支撑耳,安装口,防坠网板与井口的上端平齐。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井口防坠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坠网板的上端设有收纳槽,所述收纳槽内连接有把手。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井口防坠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坠网的中间底部设有固定环,所述固定环内转动连接有螺柱,防坠网的底部沿圆周均匀设有导向套,所述支撑环的上端设有与导向套滑动配合的导向柱,支撑环的中部连接有与螺柱螺纹配合的推板。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井口防坠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板通过加强板与支撑环连接。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井口防坠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柱的上端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任昂杨小童葛少伟侯建峰王兴振邵帅张朝阳马聪姜哲姚杨闫明蔚刘琦尹爱辉刘晓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济南供电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