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电站运行选班管理方法及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9179930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27 08:2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水电站运行选班管理方法,涉及水电站管理技术领域,包括:收集和整理水电站的历史工作数据和人力资源分配数据,构建人力资源数据模型,根据生产任务的变化,动态调整数据模型中的值班岗位数量需求;根据历史检修记录,分析不同时段的检修任务量,进行工作任分配务;员工根据自身情况,在规定的时间内自行选择值班时间和岗位;根据值班岗位的数量需求和员工的选班情况,确定每个员工的选班优先级。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水电站运行选班管理方法保障电站安稳运行所需的人力资源,有效了解决岁修期人力资源不足、非岁修期人力资源过剩的问题,提高运行倒班人员上班和休假的灵活性,降低员工因长期超负荷工作而造成误操作的安全隐患。安全隐患。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电站运行选班管理方法及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水电站管理
,具体为一种水电站运行选班管理方法及系统。

技术介绍

[0002]随着计算机监控技术的迅猛发展和运行管理人员能力的提升,水电站运行值班模式实现了从机电一体化多人值班到无人或少人值班的变革,通过在城市设立调控中心,运行员可以通过自动化监控系统远程监控现场设备的运行状态。为了保证电站能够长期安稳运行,每年需定期对电站所有设备进行检修,按照工作量可以分为检修期和汛期,在汛期,机组由于长期处于运行或备用状态,操作任务少、工作量小;而电站一旦进入到检修期间,运行当班人员除了完成需要汛期的日常工作外,还需配合维护人员对电站的所有设备进行执行安措、配合上电、试验、消缺、保养等大量操作,操作任务繁多,工作量大。
[0003]而目前,国内运行值班管理模式以“值”为单位,采用固定轮班制,如:四班三倒、五班三倒等固定模式,每个班次工作的时间、地点、值班人数均固定不变的。尤其是实行“都市

电站”两地值班模式后,造成在检修期人力资源严重不足,值班人员长期超负荷工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电站运行选班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收集和整理水电站的历史工作数据和人力资源分配数据,构建人力资源数据模型,根据生产任务的变化,动态调整数据模型中的值班岗位数量需求;根据历史检修记录,分析不同时段的检修任务量,得出每个时段的潮汐数量,确定出每个值班岗位的工作任务量,进行工作任分配务;员工根据自身情况,在规定的时间内自行选择值班时间和岗位,系统根据员工的选择,进行值班的调度;根据值班岗位的数量需求和员工的选班情况,确定每个员工的选班优先级,设置候班制度,对于在选班中未被选中的员工,根据其选班优先级,将其列入候班名单。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电站运行选班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构建人力资源数据模型包括:收集水电站工作记录,对收集的数据进行预处理,清洗掉无用数据,并将其格式化,利用预处理过的历史数据,训练机器学习模型,预测不同时间段的工作任务量和所需的人力资源数量,在训练过程中,考虑到不同的设备类型、设备状态、时间、历史检修记录因素;在每个决策周期开始时,运行训练好的机器学习模型,预测接下来的时间段内的工作任务量和所需的人力资源数量;所述收集水电站工作记录包括设备检修维保记录、操作任务记录和对应的人力资源分配情况。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水电站运行选班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动态调整数据模型包括:通过运行训练好的机器学习模型,得到预期的工作任务量阈值和人力资源数据阈值;进行阈值对比分析,若预测的工作任务量阈值大于等于人力资源阈值,将此情况视为高负荷期,判断为岁修期采取措施增加值班岗位数量;若预测的工作任务量阈值小于人力资源阈值,将此情况视为低负荷期,判断为非岁修期根据实际情况适当减少值班岗位数量。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水电站运行选班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动态调整数据模型中的值班岗位数量需求包括:根据岁修期及非岁修期确定出电站各班次需要的不同层级岗位人员的上限数量及人数下限。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水电站运行选班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出每个值班岗位的工作任务量表示为:位的工作任务量表示为:位的工作任务量表示为:
其中,T

表示岁修期每天可支配潮汐人数,T
非岁
表示非岁修期每天可支配潮汐人数,N

表示岁修期可支配人力资源数量,N
非岁
表示非岁修期可支配人力资源数量,D表示全年生产班天数,n表示运行倒班人数,F1表示产假、护假、丧假预测的人力资源数量,F2表示年假、育假预测的人力资源数量,t

表示预测的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明芳珏和雪林杨杰道常凡黄春霞王欣欣王琦
申请(专利权)人:三峡金沙江云川水电开发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