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光照度均匀的面板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179527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27 08:2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照明设备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光照度均匀的面板灯,包括顶罩和可拆卸安装在顶罩底部的底罩,顶罩由包括自下而上的上边框、背板及条形盖组成,其中上边框的一侧一体成型有漏槽,背板的侧壁安装有位于漏槽顶部的侧罩,背板的侧壁还安装有位于侧罩顶部的控制模块,背板和侧罩的腔室内设置有除湿机构,背板的顶部设置有散热机构,背板的内顶壁安装有灯带;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设有湿度监测模块和控制模块及除湿机构,实现了对面板灯内湿气的自动监测,若超过预定的湿度值,则通过控制模块控制除湿机构对附着在灯罩表面的水滴进行自动清除,避免影响面板灯光源的探照强度和面板灯的光照均匀度,及积水造成灯内电子元件短路的问题。题。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光照度均匀的面板灯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照明设备
,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光照度均匀的面板灯。

技术介绍

[0002]LED面板灯属于一款高档的室内照明灯具,它的外边框由铝合金经阳极氧化而成,光源为LED;整体灯具设计美观简洁、大气豪华,不仅具有良好的照明效果,还可以给人带来美的感受;LED面板灯设计独特,光在高透光率的导光板上经过后,会形成一种均匀的平面发光效果,照度均匀性好、光线柔和、舒适而不失明亮,可以有效地缓解眼睛疲劳。
[0003]现有的LED面板灯可应用于厨房、客厅及卫生间,其中在卫生间使用较为广泛,由于面板灯工作时,灯内温度会随面板灯工作时长而升高,而通过在灯罩的表面开设通风孔,能够增加面板灯的散热能力,但是洗浴时的水蒸气也容易通过灯罩表面设置的通风孔进入灯体内部,在灯罩内壁冷凝液化形成水滴,长期聚集在灯体内,一方面容易造成面板灯内电子元件短路,缩短面板灯的使用寿命,另一方面即使没有造成面板灯短路,附着在灯罩表面的水滴影响面板灯光源的探照强度,影且响面板灯的光照均匀度,影响视线;如何有效调节面板灯的散热能力又能兼顾灯体内的持续干燥性是我们需要解决的问题。
[0004]因此,亟需新的一种光照度均匀的面板灯。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光照度均匀的面板灯,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如何有效调节面板灯的散热能力又能兼顾灯体内的持续干燥性的问题。
[0006]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光照度均匀的面板灯,包括顶罩和可拆卸安装在顶罩底部的底罩,所述顶罩由包括自下而上的上边框、背板及条形盖组成,其中所述上边框的一侧一体成型有漏槽,所述背板的侧壁安装有位于漏槽顶部的侧罩,所述背板的侧壁还安装有位于侧罩顶部的控制模块,所述背板和侧罩的腔室内设置有除湿机构,所述背板的顶部设置有散热机构,所述背板的内顶壁安装有灯带;所述底罩包括扩散板和下边框,其中所述扩散板可拆卸安装在下边框的内部,所述下边框与上边框之间通过螺钉进行固定安装,以将顶罩和底罩连接起来;所述除湿机构包括吸水棉、丝杆、转动轮及电机;所述散热机构包括转动板、辊轴、齿轮、齿条及电推杆;所述顶罩和底罩围合形成的腔室中还安装有湿度监测模块和温度监测模块;其中所述湿度监测模块包括湿度检测单元和湿度比对单元,其中湿度检测单元对扩散板表面的湿度进行检测并形成湿度信息,所述湿度比对单元接收湿度信息并与预设的湿度值进行比较,若超过预设的湿度值,则形成第一判定信息;通过控制模块接收第一判定信息,形成对除湿机构的控制,控制除湿机构中的电机驱动并带动丝杆转动,使得吸水棉沿着扩散板上表面往复移动,将扩散板表面的水滴进
行吸附,以对扩散板表面进行除湿工作;所述温度监测模块包括温度检测单元和温度比对单元,其中所述温度检测单元对灯体内的温度进行检测并形成温度信息,所述温度比对单元接收温度信息并与预设的温度值进行比对,若超过预设的温度值,则形成第二判定信息;通过控制模块接收第二判定信息,形成对散热机构的控制,控制电推杆的活动端伸展并带动齿条移动,进而齿条带动与之啮合的齿轮旋转,进而齿轮通过辊轴带动转动板翻转,且随着温度的不断升高,转动板所翻转的角度逐渐增加,直至转动板完全立起,以对灯体内进行散热工作。
[0007]进一步的,所述侧罩包括L形盖板和导热片,其中所述L形盖板和导热片笼罩在漏槽顶部,且所述L形盖板和导热片之间为固定连接,所述导热片设置在控制模块的正下方,且导热片远离L形盖板的一侧固定连接在背板的侧壁。
[0008]进一步的,两个所述丝杆贯穿吸水棉的侧壁后均与转动轮进行固定套接,两个所述转动轮之间通过履带进行传动连接,任一的所述转动轮与电机的输出轴进行固定套接。
[0009]进一步的,所述背板的表面开设有等距排列的若干个通风槽,所述背板的表面还开设有位于若干个通风槽一侧的通道。
[0010]进一步的,所述转动板活动设置在通风槽内部,且所述转动板的中部与辊轴进行固定套接,所述辊轴的两端与背板的侧壁进行活动套接,且所述辊轴靠近条形盖的一端延伸至通道内与齿轮进行固定套接,所述齿轮的顶部与齿条的底部相啮合,所述齿条的一端与安装在条形盖内壁的电推杆的活动端进行固定连接。
[0011]进一步的,所述条形盖的内腔长度大于电推杆的活动端带动齿条运动至最大伸展状态时的长度。
[0012]进一步的,所述上边框的厚度小于漏槽的深度,且所述底罩嵌入上边框的底部后,底罩的底面与漏槽的底面相齐平。
[0013]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效果和优点:本专利技术通过设有湿度监测模块和控制模块及除湿机构,有利于通过湿度检测单元对扩散板表面的湿度进行检测并形成湿度信息,通过湿度比对单元接收湿度信息并与预设的湿度值进行比较,若超过预设的湿度值,则形成第一判定信息;通过控制模块接收第一判定信息,形成对除湿机构的控制,控制除湿机构中的电机驱动并带动丝杆转动,使得吸水棉沿着扩散板上表面往复移动,将扩散板表面的水滴进行吸附,以对扩散板表面进行除湿工作;实现了对面板灯内湿气的自动监测,若超过预定的湿度值,则通过控制模块控制除湿机构对附着在灯罩表面的水滴进行自动清除,避免影响面板灯光源的探照强度和面板灯的光照均匀度,及积水造成灯内电子元件短路的问题。
[0014]本专利技术通过设有温度监测模块和控制模块及除湿机构,有利于通过温度检测单元对灯体内的温度进行检测并形成温度信息,通过温度比对单元接收温度信息并与预设的温度值进行比对,若超过预设的温度值,则形成第二判定信息;通过控制模块接收第二判定信息,形成对散热机构的控制,控制电推杆的活动端伸展并带动齿条移动,进而齿条带动与之啮合的齿轮旋转,进而齿轮通过辊轴带动转动板翻转,且随着温度的不断升高,转动板所翻转的角度逐渐增加,直至转动板完全立起,以对灯体内进行散热工作;实现了对面板灯内温度的自动监测,通过判定灯体内温度的高低,而控制转动板的翻转角度,而自动控制灯体内
与外部气体交换的通风口的开口大小,有效调节面板灯的散热能力。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整体结构爆炸示意图。
[0017]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顶罩和侧罩的剖面及除湿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A处结构示意图。
[0019]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吸水棉与扩散板接触结构示意图。
[0020]图6为本专利技术的除湿机构和顶罩的局部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1]图7为本专利技术的顶罩和散热机构连接结构示意图。
[0022]图8为本专利技术的B处结构示意图。
[0023]图9为本专利技术的顶罩和灯带连接结构示意图。
[0024]图10为本专利技术的除湿和降温控制系统流程示意图。
[0025]附图标记为:1、顶罩;101、背板;1011、通风槽;1012、通道;102、上边框;103、条形盖;104、漏槽;2、底罩;201、扩散板;202、下边框;3、侧罩;301、L形盖板;302、导热片;4、除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光照度均匀的面板灯,包括顶罩(1)和可拆卸安装在顶罩(1)底部的底罩(2),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罩(1)由包括自下而上的上边框(102)、背板(101)及条形盖(103)组成,其中所述上边框(102)的一侧一体成型有漏槽(104),所述背板(101)的侧壁安装有位于漏槽(104)顶部的侧罩(3),所述背板(101)的侧壁还安装有位于侧罩(3)顶部的控制模块(6),所述背板(101)和侧罩(3)的腔室内设置有除湿机构(4),所述背板(101)的顶部设置有散热机构(5),所述背板(101)的内顶壁安装有灯带(9);所述底罩(2)包括扩散板(201)和下边框(202),其中所述扩散板(201)可拆卸安装在下边框(202)的内部,所述下边框(202)与上边框(102)之间通过螺钉进行固定安装,以将顶罩(1)和底罩(2)连接起来;所述除湿机构(4)包括吸水棉(401)、丝杆(402)、转动轮(403)及电机(404);所述散热机构(5)包括转动板(501)、辊轴(502)、齿轮(503)、齿条(504)及电推杆(505);所述顶罩(1)和底罩(2)围合形成的腔室中还安装有湿度监测模块(7)和温度监测模块(8);其中所述湿度监测模块(7)包括湿度检测单元(701)和湿度比对单元(702),其中湿度检测单元(701)对扩散板(201)表面的湿度进行检测并形成湿度信息,所述湿度比对单元(702)接收湿度信息并与预设的湿度值进行比较,若超过预设的湿度值,则形成第一判定信息;通过控制模块(6)接收第一判定信息,形成对除湿机构(4)的控制,控制除湿机构(4)中的电机(404)驱动并带动丝杆(402)转动,使得吸水棉(401)沿着扩散板(201)上表面往复移动,将扩散板(201)表面的水滴进行吸附,以对扩散板(201)表面进行除湿工作;所述温度监测模块(8)包括温度检测单元(801)和温度比对单元(802),其中所述温度检测单元(801)对灯体内的温度进行检测并形成温度信息,所述温度比对单元(802)接收温度信息并与预设的温度值进行比对,若超过预设的温度值,则形成第二判定信息;通过控制模块(6)接收第二判定信息,形成对散热机构(5)的控制,控制电推杆(505)的活动端伸展并带动齿条(504)移动,进而齿条(5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同分蒋天磊陈绪亮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六勤照明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