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线缆排线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178614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27 08:2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线缆排线装置,包括排线单元,包括底座组件、第一排线组件和第二排线组件、密合条组件,以及紧压切换组件。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通过第一排线组件和第二排线组件可对线缆分类梳理并通过不同的出线口对应不同设备,避免线缆缠绕布局混乱;紧压切换组件在两组排线组件通过合页闭合时能够无干涉存在,使两组排线组件准确闭合固线,接着通过旋转螺纹杆可使紧压切换组件同时对两组排线组件产生干涉紧固,实现同时锁定;在常态时通过双弹性趋势力维持角度的平衡,在需要对单组布局重新调整时可通过转动紧压切换组件的转杆使单组解锁并保持另一组的锁定,在需要整体重新布局时可通过旋出螺纹杆即可全部解锁。新布局时可通过旋出螺纹杆即可全部解锁。新布局时可通过旋出螺纹杆即可全部解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线缆排线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线缆安装
,特别是一种线缆排线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电厂厂房设备的供电线缆大多是高压缆线,厂房内的设备较多,电缆、导线较多,排线装置主要用来将电力设备(如发电机组、变压器、配电柜、开关箱等)的电缆、导线进行梳理布局。
[0003]通过排线装置将电缆线进行固定和约束,将电缆线进行梳理,可以有效的避免线缆的缠绕,固定的方式多为捆绑约束和夹紧约束,将多个同类型的电缆一同进行捆绑布局,或者单独对一根电缆进行定位布局。
[0004]在排线完毕后,当需要对同一排线装置上的某一线路或者某一个设备的线路进行重新布局排线时,可以单独对排线装置上的部分线路进行处理,而在整体线路进行重新布局时,需要对排线装置上的线路依次进行处理,难以同时将多个线路和排线装置之间进行脱离,造成了线路布局效率低下。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部分的目的在于概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一些方面以及简要介绍一些较佳实施例。在本部分以及本申请的说明书摘要和专利技术名称中可能会做些简化或省略以避免使本部分、说明书摘要和专利技术名称的目的模糊,而这种简化或省略不能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
[0006]鉴于上述或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本专利技术。
[0007]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线缆排线装置,其能够同时对两组排线组件进行稳固梳线,避免缠绕混乱,在需要时可对整体重新布局或单组重新布局,简单实用。
[0008]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线缆排线装置,其包括排线单元,包括底座组件、对称设置于底座组件两侧的第一排线组件和第二排线组件、设置于第一排线组件和第二排线组件之间的密合条组件,以及与密合条组件连接并设置于第一排线组件和第二排线组件之间的紧压切换组件。
[0009]作为本专利技术线缆排线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底座组件包括底板、设置于底板中部的埋入口,以及设置于埋入口内的螺纹口。
[0010]作为本专利技术线缆排线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第一排线组件和第二排线组件结构相同;第一排线组件包括与底座组件连接的下底块、设置于下底块上方的上压块、分别与下底块和上压块连接的合页、贯通设置于下底块和上压块中部的进出线口组、贯通设置于上压块上方的第一出线口组和第二出线口组、设置于上压块内端的压槽空间、设置于压槽空间内的外突块,以及设置于下底块一侧的限位升降槽。
[0011]作为本专利技术线缆排线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密合条组件包括U型支撑条,以及设置于U型支撑条中部的插口。
[0012]作为本专利技术线缆排线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紧压切换组件包括与螺纹口螺
纹连接的螺纹杆、设置于螺纹杆外端并与埋入口尺寸适配的螺杆头、与螺纹杆顶部接触的盘座、对称设置于盘座两端的限位升降块、设置于盘座上方的锥形限位盘、设置于锥形限位盘中部内侧的定位弧形槽、与定位弧形槽适配的定位套盘、与定位套盘中部连接的细杆、与细杆顶部连接的粗杆、设置于粗杆一侧的拨片、对称设置于拨片两侧并分别与锥形限位盘两侧连接的两组弯曲弹簧、设置于粗杆顶部的U型升降座,以及与U型升降座插接并与密合条组件连接的锁止切换件。
[0013]作为本专利技术线缆排线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锁止切换件包括与密合条组件插接的转杆、设置于转杆外侧并分别与密合条组件顶部和底部接触的两组支撑限位盘、与支撑限位盘底部两侧连接的中空连接支架、与中空连接支架连接的协同外板、对称设置于协同外板两端的两组铰接杆、分别与两组铰接杆连接的紧压块、设置于紧压块内端的加重块,以及设置于协同外板一侧的维持紧压板。
[0014]作为本专利技术线缆排线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锁止切换件通过两组支撑限位盘与密合条组件限位连接,维持协同外板高度不变并可通过转杆进行转动。
[0015]作为本专利技术线缆排线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紧压块的加重块用于增加自重,具有使紧压块绕铰接杆偏转的趋势。
[0016]作为本专利技术线缆排线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U型升降座顶部与紧压块一端接触。
[0017]作为本专利技术线缆排线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U型升降座底部与粗杆顶部固定连接。
[0018]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通过第一排线组件和第二排线组件可对线缆分类梳理并通过不同的出线口对应不同设备,避免线缆缠绕布局混乱;紧压切换组件在两组排线组件通过合页闭合时能够无干涉存在,使两组排线组件准确闭合固线,接着通过旋转螺纹杆可使紧压切换组件同时对两组排线组件产生干涉紧固,实现同时锁定;在常态时通过双弹性趋势力维持角度的平衡,在需要对单组布局重新调整时可通过转动紧压切换组件的转杆使单组解锁并保持另一组的锁定,在需要整体重新布局时可通过旋出螺纹杆即可全部解锁。
附图说明
[0019]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其中:
[0020]图1为线缆排线装置的排线单元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1]图2为线缆排线装置的排线单元整体结构另一个视角示意图。
[0022]图3为线缆排线装置的排线单元整体结构另一个视角示意图。
[0023]图4为线缆排线装置的上压块省略后局部放大示意图。
[0024]图5为线缆排线装置的紧压切换组件结构示意图。
[0025]图6为线缆排线装置的紧压切换组件部分结构省略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为使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
[0027]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专利技术,但是本专利技术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专利技术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推广,因此本专利技术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0028]其次,此处所称的“一个实施例”或“实施例”是指可包含于本专利技术至少一个实现方式中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在本说明书中不同地方出现的“在一个实施例中”并非均指同一个实施例,也不是单独的或选择性的与其他实施例互相排斥的实施例。
[0029]实施例1
[0030]参照图1~6,为本专利技术第一个实施例,该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线缆排线装置,其能够同时对两组排线组件进行稳固梳线,避免缠绕混乱,在需要时可对整体重新布局或单组重新布局,简单实用。
[0031]具体的,排线单元100,包括底座组件101、对称设置于所述底座组件101两侧的第一排线组件102和第二排线组件103、设置于所述第一排线组件102和第二排线组件103之间的密合条组件104,以及与所述密合条组件104连接并设置于所述第一排线组件102和第二排线组件103之间的紧压切换组件105。
[0032]进一步的,所述底座组件101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线缆排线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排线单元(100),包括底座组件(101)、对称设置于所述底座组件(101)两侧的第一排线组件(102)和第二排线组件(103)、设置于所述第一排线组件(102)和第二排线组件(103)之间的密合条组件(104),以及与所述密合条组件(104)连接并设置于所述第一排线组件(102)和第二排线组件(103)之间的紧压切换组件(105)。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缆排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组件(101)包括底板(101a)、设置于所述底板(101a)中部的埋入口(101b),以及设置于所述埋入口(101b)内的螺纹口(101c)。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线缆排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排线组件(102)和所述第二排线组件(103)结构相同;所述第一排线组件(102)包括与所述底座组件(101)连接的下底块(102a)、设置于所述下底块(102a)上方的上压块(102b)、分别与所述下底块(102a)和上压块(102b)连接的合页(102c)、贯通设置于所述下底块(102a)和上压块(102b)中部的进出线口组(102d)、贯通设置于所述上压块(102b)上方的第一出线口组(102e)和第二出线口组(102f)、设置于所述上压块(102b)内端的压槽空间(102g)、设置于所述压槽空间(102g)内的外突块(102h),以及设置于所述下底块(102a)一侧的限位升降槽(102i)。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线缆排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合条组件(104)包括U型支撑条(104a),以及设置于所述U型支撑条(104a)中部的插口。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线缆排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紧压切换组件(105)包括与所述螺纹口(101c)螺纹连接的螺纹杆(105a)、设置于所述螺纹杆(105a)外端并与所述埋入口(101b)尺寸适配的螺杆头(105b)、与所述螺纹杆(105a)顶部接触的盘座(105c)、对称设置于所述盘座(105c)两端的限位升降块(105d)、设置于所述盘座(105c)上方的锥形限位盘(105e)、设置于所述锥形限位盘(105e)中部内侧的定位弧形槽(105f)、与所述定位弧形槽(105f)适配的定位套盘(105g)、与所述定位套盘(105g)中部连接的细杆(105h)、与所述细杆(105h)顶部连接的粗杆(105i)、设置于所述粗杆(105i)一侧的拨片(105j)、对称设置于所述拨片(105j)两侧并分别与所述锥形限位盘(105e)两侧连接的两组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榕真李月强李志强蔡宝加关云泽李振江宋精波
申请(专利权)人:华能伊敏煤电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