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油气藏剩余油气的储量分级评价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9177817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27 08:2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油气藏剩余油气的储量分级评价方法,包括:应用网格追踪算法对油气藏井控储量单元进行追踪分析,得到油气藏井控储量单元集合;对油气藏井控储量单元集合进行遍历筛选,得到第一油气藏剩余储量展布空间,提取多个油气藏剩余储量单元,并对多个油气藏剩余储量单元进行追踪筛选,得到油气藏剩余储量单元集合对应的最终油气藏剩余储量展布空间;依次应用主成分分析法以及K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油气藏剩余油气的储量分级评价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石油开采
,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油气藏剩余油气的储量分级评价方法、电子设备及介质。

技术介绍

[0002]剩余油气是指已开发动用油气藏中,在现有技术条件或控制条件下尚未采出剩余在地下的油气。在天然气藏中即为剩余气,在油藏中即为剩余油。剩余油气的储量规模对于油气田开发后期调整至关重要,需要分级评价,一般根据项目内部收益率,可分为经济储量、次经济储量和无效益储量等级别。目前剩余油气的储量和分布确定方法主要有油藏工程、气藏工程方法和数值模拟方法。
[0003]受地质条件、开发方式、井型、人为井控工作制度等因素的影响,剩余油气分布极其复杂,类型多样,各种因素对剩余油气的储量大小及分布类型的影响和控制作用不同。应用油气藏工程方法可以对剩余油气的储量进行评价,但是没法进行空间展布表征。目前已有的油气藏数值模拟软件能够实现剩余油气储量定量评价及空间展布描述,储量定量评价以油气藏整体剩余多少量为主,或者某一个划分好的层或者开发区剩余多少储量为主,不能够实现某一层或某一区域内剩余储量在三维空间内是按照怎么样的级别分布的。剩余油气能否再次动用目前主要依靠有效厚度、饱和度、剩余压力、孔隙率、渗透率等单个参数人为直观判断,没有考虑有效厚度、饱和度、剩余压力、孔隙率、渗透率、气价、最低界限产量等参数以及多个参数的耦合分级判断等问题,因此,无法对剩余油气的储量进行多参数及耦合的综合分级定量评价,也没有兼顾剩余油气储量分级评价、空间展布表征及分级评价的模型算法和系统软件。
[0004]因此,期待专利技术一种油气藏剩余油气的储量分级评价方法,能够有效解决现有技术中无法对剩余油气的储量进行多参数及耦合的综合分级定量评价的问题,进而无法准确判断剩余油气能够再次开发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出一种油气藏剩余油气的储量分级评价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无法对剩余油气的储量进行多参数及耦合的综合分级定量评价的问题,进而无法准确判断剩余油气能够再次开发的问题。
[000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油气藏剩余油气的储量分级评价方法,包括:
[0007]步骤1:基于油气藏模型,应用网格追踪算法对油气藏井控储量单元进行追踪分析,得到油气藏井控储量单元集合;
[0008]步骤2:应用网格追踪算法对所述油气藏井控储量单元集合进行遍历筛选,得到第一油气藏剩余储量展布空间,从所述第一油气藏剩余储量展布空间中提取多个油气藏剩余储量单元,并应用网格追踪算法对多个所述油气藏剩余储量单元进行追踪筛选,得到油气藏剩余储量单元集合对应的最终油气藏剩余储量展布空间;
[0009]步骤3:获取影响剩余储量分布的工程、地质影响因素集,并基于所述工程、地质影响因素集,依次应用主成分分析法以及K

Means聚类算法和K邻近分类算法建立多因素耦合的剩余未动储量分级评价模型;
[0010]步骤4:基于所述剩余未动储量分级评价模型和所述油气藏剩余储量单元集合对应的最终油气藏剩余储量展布空间,依次应用K

Means聚类算法、网格追踪算法和基于主成分分析法综合评价值的递归聚类搜索算法得到油气藏剩余储量区域空间展布表征。
[0011]可选地,所述步骤1包括:
[0012]步骤11:加载所述油气藏模型,获取源网格集合,所述油气藏模型包含多口井;;
[0013]步骤12:基于所述油气藏模型,获取每口井对应的控制区域,并基于所述每口井对应的控制区域,建立每口井对应的初始目标网格集合;
[0014]步骤13:针对每口井对应的控制区域,对所述控制区域内的每个网格进行访问,访问时,判断访问的所述网格是否在所述井对应的控制区域内,如果是,则将所述网格收纳到所述井对应的所述初始目标网格集合内。
[0015]可选地,所述步骤2包括:
[0016]步骤21:应用网格追踪算法对所述油气藏井控储量单元集合进行遍历筛选,得到第一油气藏剩余储量展布空间;
[0017]步骤22:从所述第一油气藏剩余储量展布空间提取多个油气藏剩余储量单元,并应用网格追踪算法对每个所述油气藏剩余储量单元进行追踪筛选,得到对应的第二油气藏剩余储量展布空间,基于所述第二油气藏剩余储量展布空间,应用网格追踪算法和网格邻接关系进行空间网格聚类,且基于所述空间网格聚类进行划分,得到第三油气藏剩余储量展布空间;
[0018]步骤23:应用边界追踪算法对所有的第三油气藏剩余储量展布空间进行边界追踪,得到所述油气藏剩余储量单元集合对应的最终油气藏剩余储量展布空间。
[0019]可选地,所述步骤3包括:
[0020]步骤31:获取影响剩余储量分布的所述工程、地质影响因素集,并应用所述主成分分析方法将所述工程、地质影响因素集重新组合为一组相互无关的综合变量,进而得到油气藏剩余未动储量分级评价综合指标;
[0021]步骤32:根据所述油气藏剩余未动储量分级评价综合指标,应用所述K

Means聚类算法建立评价剩余储量单元的数据集;
[0022]步骤33:基于所述评价剩余储量单元的数据集,应用所述K邻近分类算法建立所述多因素耦合的剩余未动储量分级评价模型。
[0023]可选地,通过以下步骤得到油气藏剩余未动储量分级评价综合指标:
[0024]基于重新组合的所述一组相互无关的综合变量U和剩余油潜力等级集V,建立所述工程、地质影响因素集与所述剩余油潜力等级集之间的模糊矩阵R,所述模糊关系矩阵R为
[0025][0026]其中,U={u1,u2,u3,u4,u5,u6,u7,u8,u9,u10,u11},V={V1,V2,V3},R=[rij]n
×
m
=μ(μi,μj)(0≤rij≤1),rij为第i综合变量对第j评语的隶属度,矩阵R中R={r1,r2,r3}为第i综合变量ui的单因素评价,且为V上的模糊子集;
[0027]计算所述工程、地质影响因素集与所述剩余油气潜力等级集之间的反应权重因素的模糊集A,
[0028]A={a1,a2,a3,a4,a5,a6,a7,a8,a9,a10,a11},
[0029]其中,a1,a2,a3,a4,a5,a6,a7,a8,a9,a10,a11分别是所述综合变量u1,u2,u3,u4,u5,u6,u7,u8,u9,u10,u11的权重;
[0030]基于所述模糊关系矩阵R和所述反应权重因素的模糊集A,得到油气藏剩余未动储量分级评价综合指标B,
[0031]B=A*R,
[0032]B=(b1,b2,b3),
[0033]其中,b
i1
为综合评价值,i1=1,2,3,b
i1
=max{bj}且bj=min{1,Σ(ai*rij)},j=1,2,3,ai为所述模糊集A中第i个权重。
[0034]可选地,所述步骤32包括:...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油气藏剩余油气的储量分级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1:基于油气藏模型,应用网格追踪算法对油气藏井控储量单元进行追踪分析,得到油气藏井控储量单元集合;步骤2:应用网格追踪算法对所述油气藏井控储量单元集合进行遍历筛选,得到第一油气藏剩余储量展布空间,从所述第一油气藏剩余储量展布空间中提取多个油气藏剩余储量单元,并应用网格追踪算法对多个所述油气藏剩余储量单元进行追踪筛选,得到油气藏剩余储量单元集合对应的最终油气藏剩余储量展布空间;步骤3:获取影响剩余储量分布的工程、地质影响因素集,并基于所述工程、地质影响因素集,依次应用主成分分析法以及K

Means聚类算法和K邻近分类算法建立多因素耦合的剩余未动储量分级评价模型;步骤4:基于所述剩余未动储量分级评价模型和所述油气藏剩余储量单元集合对应的最终油气藏剩余储量展布空间,依次应用K

Means聚类算法、网格追踪算法和基于主成分分析法综合评价值的递归聚类搜索算法得到油气藏剩余储量区域空间展布表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气藏剩余油气的储量分级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包括:步骤11:加载所述油气藏模型,获取源网格集合,所述油气藏模型包含多口井;步骤12:基于所述油气藏模型,获取每口井对应的控制区域,并建立每口井对应的初始目标网格集合;步骤13:针对每口井对应的控制区域,对所述控制区域内的每个网格进行访问,访问时,判断访问的所述网格是否在所述井对应的控制区域内,如果是,则将所述网格收纳到所述井对应的所述初始目标网格集合内。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油气藏剩余油气的储量分级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包括:步骤21:应用网格追踪算法对所述油气藏井控储量单元集合进行遍历筛选,得到第一油气藏剩余储量展布空间;步骤22:从所述第一油气藏剩余储量展布空间提取多个油气藏剩余储量单元,并应用网格追踪算法对每个所述油气藏剩余储量单元进行追踪筛选,得到对应的第二油气藏剩余储量展布空间,基于所述第二油气藏剩余储量展布空间,应用网格追踪算法和网格邻接关系进行空间网格聚类,且基于所述空间网格聚类进行划分,得到第三油气藏剩余储量展布空间;步骤23:应用边界追踪算法对所有的第三油气藏剩余储量展布空间进行边界追踪,得到所述油气藏剩余储量单元集合对应的最终油气藏剩余储量展布空间。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气藏剩余油气的储量分级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包括:步骤31:获取影响剩余储量分布的所述工程、地质影响因素集,并应用所述主成分分析方法将所述工程、地质影响因素集重新组合为一组相互无关的综合变量,进而得到油气藏剩余未动储量分级评价综合指标;步骤32:根据所述油气藏剩余未动储量分级评价综合指标,应用所述K

Means聚类算法建立评价剩余储量单元的数据集;
步骤33:基于所述评价剩余储量单元的数据集,应用所述K邻近分类算法建立所述多因素耦合的剩余未动储量分级评价模型。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油气藏剩余油气的储量分级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以下步骤得到油气藏剩余未动储量分级评价综合指标:基于重新组合的所述一组相互无关的综...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贾英郑荣臣严谨史云清李宏涛田冷张腾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