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提升油藏微生物冷位开采效率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9177689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27 08:2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提升油藏微生物冷位开采效率的方法,该方法包括:根据油井采出程度及汽窜特征确定油藏开采的水窜通道的封堵半径;根据封堵半径对水窜通道进行深部封堵,阻断油井间水窜通道之间的连通,保证油井注入的微生物及其激活剂能够快速与剩余油形成接触,激活稠油中目标烃降解微生物并形成一定的丰度;封堵后停泵5min,停泵压力稳定在2.5MPa,以保证微生物注入期间以较高注入压力向非水窜通道方向剩余油形成波及。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注入井周围高渗的水窜通道封堵后,可以提高微生物驱替波及范围,提高微生物与地层剩余油接触的几率,从而提高剩余油的动用程度。从而提高剩余油的动用程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提升油藏微生物冷位开采效率的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油气开采
,具体涉及一种提升油藏微生物冷位开采效率的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稠油类型多、成藏复杂,受稠油粘度高渗流差影响,稠油为各类烃化合物的混合,其中胶质、蜡、沥青质的结构差异和含量不同导致稠油粘度差异较大,尚未形成与地质相适配的有效冷位开采开发技术。
[0003]目前稠油开发主要采用国外成熟的蒸汽吞吐或蒸汽辅助重力泄油技术(简称 SAGD 技术)等热采技术来开发稠油,存在蒸汽制备能耗高、蒸汽窜而引起低效、蒸汽储层伤害等风险,规模性蒸汽开发产生的高碳排放亦不满足环保要求。
[0004]微生物冷位开采是现有技术中重要的采油技术方向,稠油注蒸汽热采过程中,因亏空较大及蒸汽窜流而导致储层中存在水窜通道,水窜通道形成期间因蒸汽的强烈剥蚀作用,剩余油已经很少,而微生物冷位开采过程中,注入的微生物菌剂及营养物质沿水窜通道规模生长并扩散,与蒸汽未波及动用的剩余油难以接触,导致微生物对稠油的降解作用难以体现,且稠油注蒸汽热采过程中,受蒸汽作用影响,不同区域菌属和丰度不同,剩余油主要富集在油井井间,原驱替井网已经难以满足微生物冷位开采的条件。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鉴于上述问题,提出了本专利技术以便提供一种克服上述问题或者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的一种提升油藏微生物冷位开采效率的方法。
[0006]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提升油藏微生物冷位开采效率的方法,包括:步骤1:根据油井采出程度及汽窜特征确定进行油藏开采的油井的水窜通道的封堵半径;步骤2:根据封堵半径对水窜通道进行深部封堵,阻断油井间水窜通道之间的连通,保证油井注入的微生物及其激活剂能够快速与剩余油形成接触,激活稠油中目标烃降解微生物并形成一定的丰度;步骤3:封堵后停泵5min,停泵压力稳定在2.5MPa,以保证微生物注入期间以较高注入压力向非水窜通道方向剩余油形成波及步骤4:根据历史关停井区域开井生产温度划分三个温度范围,按照三个温度范围将油井分成第一温度范围、第二温度范围、第三温度范围;其中,第一温度范围代表注蒸汽开采中的高蒸汽动用条件,第二温度范围代表中等蒸汽动用条件,第三温度范围代表弱蒸汽动用条件,确定三种温度范围下的油井类型中的油藏中微生物菌的类型及丰度,其中,第三温度范围根据油藏本身温度确定;第一温度范围的最低温度高于第二温度范围的最高温度;第二温度范围的最低温度高于第三温度范围的最高温度;步骤5:在第三温度范围对应的油井的采出液中分离稠油,分别选择室内已经筛选
出的沥青降解菌、杂原子化合物降解菌、脱硫菌、脱氮菌及固碳菌及特定的培养基进行培养,确定稠油降解程度最高,代谢产物乳化能力最强、培养基具有靶向性的功能微生物菌的类型;步骤6:分别以第一温度范围对应的油井的采出液、第二温度范围对应的油井的采出液和第三温度范围对应的油井的采出液为基液,加入步骤5筛选的功能微生物菌及靶向培养基进入摇床培养7天,分析三种温度范围对应的油井的采出液中微生物种属类型及丰度,调整靶向培养基浓度及组成,选择功能微生物菌的浓度大于1*108cfu/ml,丰度大于60%的培养基为靶向培养基;步骤7:根据剩余油分布特征调整注采井网,以油井井间驱动为原则进行井网组合,将步骤6中的功能微生物菌在靶向培养基中进行发酵至菌液浓度达到1*1010cfu/ml,再将发酵后的菌液注入至注采井网中进行焖井操作。
[0007]进一步地,步骤1进一步包括:针对油藏采出程度大于35%并提示注蒸汽期间汽窜频繁的,封堵半径20

25m;针对油藏采出程度小于35%并提示注蒸汽期间汽窜频繁的,封堵半径15

20m;针对油藏采出程度大于35%并未提示注蒸汽期间汽窜频繁的,封堵半径15

20m;针对油藏采出程度小于35%并未提示注蒸汽期间汽窜频繁的,封堵半径10

15m。
[0008]进一步地,焖井操作具体为:若地下原油油藏粘度200

1000mPa.s,焖井7

30天;若地下原油油藏粘度1000

5000mPa.s,焖井30

100天;若地下原油油藏粘度5000

20000mPa.s,焖井100

120天。
[0009]进一步地,该方法还包括步骤8:调整地面集输系统,对三种温度范围对应的油井的采出液进行测试,得到功能微生物菌的浓度及功能微生物菌的丰度,当功能微生物菌的浓度低于1*106cfu/ml时和/或功能微生物菌的丰度低于60%时,补充功能微生物及靶向培养基至菌液浓度1*108cfu/ml,并重新回注进入油井。
[0010]进一步地,功能微生物菌和靶向培养基都以水为载体。
[0011]进一步地,水窜通道是根据油井中已经形成的汽窜冷凝水通道和亏空体积来确定的。
[0012]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提升油藏微生物冷位开采效率的方法,根据油井采出程度及汽窜特征确定油藏开采的水窜通道的封堵半径;根据封堵半径对水窜通道进行深部封堵,阻断油井间水窜通道之间的连通,保证油井注入的微生物及其激活剂能够快速与剩余油形成接触,激活稠油中目标烃降解微生物并形成一定的丰度;封堵后停泵5min,停泵压力稳定在2.5MPa左右,以保证微生物注入期间以较高注入压力向非水窜通道方向剩余油形成波及。本专利技术通过注入井周围高渗的水窜通道封堵后,可以提高微生物驱替波及范围,提高微生物与地层剩余油接触的几率,从而提高剩余油的动用程度。
[0013]上述说明仅是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专利技术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
具体实施方式
[0014]下面将更详细地描述本专利技术的示例性实施例,然而应当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
现本专利技术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例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能够更透彻地理解本专利技术,并且能够将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完整的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0015]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提升油藏微生物冷位开采效率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

步骤8:步骤1:根据油井采出程度及汽窜特征确定进行油藏开采的油井的水窜通道的封堵半径。
[0016]具体地说,针对油藏采出程度大于35%并提示注蒸汽期间汽窜频繁的,封堵半径20

25m;针对油藏采出程度小于35%并提示注蒸汽期间汽窜频繁的,封堵半径15

20m;针对油藏采出程度大于35%并未提示注蒸汽期间汽窜频繁的,封堵半径15

20m;针对油藏采出程度小于35%并未提示注蒸汽期间汽窜频繁的,封堵半径10

15m。
[0017]步骤2:根据封堵半径对水窜通道进行深部封堵,阻断油井间水窜通道之间的连通,保证油井注入的微生物及其激活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提升油藏微生物冷位开采效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1:根据油井采出程度及汽窜特征确定进行油藏开采的油井的水窜通道的封堵半径;步骤2:根据所述封堵半径对水窜通道进行深部封堵,阻断油井间水窜通道之间的连通,保证油井注入的微生物及其激活剂能够快速与剩余油形成接触,激活稠油中目标烃降解微生物并形成一定的丰度;步骤3:封堵后停泵5min,停泵压力稳定在2.5MPa,以保证微生物注入期间以较高注入压力向非水窜通道方向剩余油形成波及;步骤4:根据历史关停井区域开井生产温度划分三个温度范围,按照三个温度范围将所述油井分成第一温度范围、第二温度范围、第三温度范围;其中,第一温度范围代表注蒸汽开采中的高蒸汽动用条件,第二温度范围代表中等蒸汽动用条件,第三温度范围代表弱蒸汽动用条件,确定三种温度范围下的油井类型中的油藏中微生物菌的类型及丰度,其中,所述第三温度范围根据油藏本身温度确定;所述第一温度范围的最低温度高于所述第二温度范围的最高温度;所述第二温度范围的最低温度高于所述第三温度范围的最高温度;步骤5:在所述第三温度范围对应的油井的采出液中分离稠油,分别选择室内已经筛选出的沥青降解菌、杂原子化合物降解菌、脱硫菌、脱氮菌及固碳菌及特定的培养基进行培养,确定稠油降解程度最高,代谢产物乳化能力最强、培养基具有靶向性的功能微生物菌的类型;步骤6:分别以所述第一温度范围对应的油井的采出液、第二温度范围对应的油井的采出液和所述第三温度范围对应的油井的采出液为基液,加入步骤5筛选的所述功能微生物菌及靶向培养基进入摇床培养7天,分析三种温度范围对应的油井的采出液中微生物种属类型及丰度,调整靶向培养基浓度及组成,选择功能微生物菌的浓度大于1*108cfu/ml,丰度大于60%的培养基为靶向培养基;步骤7:根据剩余油分布特征调整注采井网,以油井井间驱动为原则进行井网组合,将步骤6中的功能微生物菌在所述靶向培养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石磊刘婷王东华李杰刘衍彤
申请(专利权)人:新疆新易通石油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