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鼓风机机身的加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9177328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27 08:2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鼓风机制造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鼓风机机身的加工方法,该方法使用卧式加工中心配合油道孔工装和基准面工装对鼓风机机身进行加工;其中,鼓风机包括底脚和机身本体,所述底脚设有四个并均布设于机身本体的后方;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定位并夹紧鼓风机;S2、调整机身的垂直度和工装对鼓风机的紧固力;S3、粗铣各个面并精铣;S4、打孔;S5、换工装,定位好并夹紧鼓风机;S6、测量并调整鼓风机的平行度;S7、粗镗并精镗机身本体;S8、钻孔、铰孔和铣槽。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工序集中,工作效率高,加工精度高。加工精度高。加工精度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鼓风机机身的加工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鼓风机制造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鼓风机机身的加工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现有技术中,鼓风机机身上各型面及孔洞的加工常采用多台CNC车床和钻床相结合的加工方式,工序分散,需要多套夹具才能实现整个产品的加工,加工时产品需要多次的重复装夹,产品上重要的加工尺寸难以保证,且物料中转距离远、设备投入大、占地面积大、设备利用率低、刀具磨损快、夹具难维护、工人劳动强度大。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鼓风机机身的加工方法,该方法运用卧式加工中心,配合油道孔工装盒基准面工装,两次装夹完成整套鼓风机机身的加工。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以下方案:一种鼓风机机身的加工方法,该方法使用卧式加工中心配合油道孔工装和基准面工装对鼓风机机身进行加工;油道孔工装包括第一底板、靠山、机身拉杆和压板,所述第一底板设于卧式加工中心的工作台上,所述第一底板通过多个螺栓与工作台进行连接,所述靠山设有多个,所述靠山设于第一底板上用于限制鼓风机的前后左右移动,所述机身拉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鼓风机机身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使用卧式加工中心配合油道孔工装和基准面工装对鼓风机机身进行加工;油道孔工装包括第一底板(11)、靠山(12)、机身拉杆(13)和压板(14),所述第一底板(11)设于卧式加工中心的工作台(3)上,所述第一底板(11)通过多个螺栓与工作台(3)进行连接,所述靠山(12)设有多个,所述靠山(12)设于第一底板(11)上用于限制鼓风机(4)的前后左右移动,所述机身拉杆(13)的下端与第一底板(11)连接,其上端与压板(14)连接,所述压板(14)用于限制鼓风机(4)上下移动,第一底板(11)上还设有用于垫高机身的调节立柱(15),所述调节立柱(15)设有六个,其对称设于前后两侧;所述基准面工装包括第二底板(21)、垫块(22)、龙门架(23)和压紧工装(24),所述第二底板(21)设于卧式加工中心的工作台(3)上部,所述第二底板(21)通过多个螺栓与工作台(3)进行连接,所述的垫块(22)设于第二底板(21)上部,所述垫块(22)设有四块,其分别对应鼓风机(4)的四个底脚(41),所述龙门架(23)的两侧架设于第二底板(21)的左右两侧,所述龙门架(23)上部设有用于压紧机身的压紧工装(24);其中,鼓风机(4)包括底脚(41)和机身本体(42),所述底脚(41)设有四个并均布设于机身本体(42)的后方;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通过靠山(12)来定位鼓风机(4),所述机身拉杆(13)从机身本体(42)内部穿过,其配合压板(14)来压紧机身本体(42);S2、使用百分表测量机身本体(42)与卧式加工中心的工作台之间的垂直度,通过调整调节立柱(15)来校正垂直度至设计范围,使用扭力扳手测量并调整油道孔工装对机身本体(42)的紧固力;S3、用面铣刀粗铣四个底脚(41),将工作台(3)分别旋转90度、180度、270度,粗铣其他三个面,之后换精铣刀对各个面进行精铣以达到图纸要求;S4、换钻头,对底脚(41)进行打孔,接着用合适的钻头对其余几面进行打孔:S5、将基准面工装安装到工作台上,将鼓风机(4)卧倒,底脚(41)朝下,四个底脚(41)分别与四个垫块(22)连接来定位,再通过龙门架(23)上的压紧工装(24)来对机身本体(42)进行夹紧;S6、用磁性表座测量机身本体(42)初加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钟仁志袁军陶峰
申请(专利权)人:鑫磊压缩机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