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平连铸铜管的冷却牵引装置及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铜管生产
,尤其涉及一种水平连铸铜管的冷却牵引装置及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铜管因其拥有良好的电导率和热导率,被作为重要部件广泛应用于管式热交换器中,在生产过程中,水平连铸工序是精密铜管制造的重要工序之一,其将铜材熔化并铸造成具有较厚侧壁的铜管形状的铜管坯,后续步骤通过对铜管坯进行拉挤、轧制等工艺将其加工成最终的精密铜管产品。
[0003]水平连铸工序中,需要设置两套冷却系统分别对结晶器和铜管坯进行冷却,以保证安全生产以及铜管坯的生产效果;如图1所示,通常采用水冷的方式对铜管坯02进行冷却,即在结晶器01将铜管坯02挤出后设置冷却机构04,通过源源不断的流动水来带走铜管坯02轴侧面的热量,然而由于自身重力作用以及牵引机构03的牵引作用下,流动水将大部分与铜管坯的下侧面接触,而上侧面难以与流动水形成持续的、大面积的接触,导致铜管坯冷却不均匀,其铸坯组织的均匀性将受到影响,从而影响产品的性能,而通过增加冷却时间来保证铸坯质量则影响工作进展,不利于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平连铸铜管的冷却牵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座以及设置在所述机座上的集液槽和冷却组件,所述冷却组件位于所述集液槽上方,沿着铜管牵引的方向设置;所述冷却组件包括同轴设置的外套管和内套管,所述内套管两端直径增大而形成凸缘,所述外套管套接在所述内套管的外轴面上,且两端分别与所述凸缘相对设置的端面抵接;所述外套管内部沿轴向设置有第一水道和第二水道,且所述第一水道靠近所述外套管的内侧壁设置,第二水道靠近所述外套管的外侧壁设置;所述凸缘上设置有第一出水口、第二出水口和第三出水口,所述第一出水口和所述第三出水口与所述第一水道对应设置;所述第二出水口与所述第二水道对应设置,且与所述第一出水口位于所述凸缘端面的同一轴径上;所述凸缘背离所述外套管的一侧还设置有导流板,所述导流板固定在所述凸缘的端面上,位于所述第一出水口和所述第二出水口之间,且朝向所述第二出水口一侧倾斜设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平连铸铜管的冷却牵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套管端部设置有第一切换槽和第二切换槽,所述凸缘朝向所述外套管的一侧设置有第三切换槽,所述第一切换槽、所述第二切换槽和所述第三切换槽内分别设置有第一电磁铁、第二电磁铁和第三电磁铁;所述第三电磁铁与所述第一电磁铁吸附时,仅有所述第三出水口与所述第一水道联通;所述第三电磁铁与所述第二电磁铁吸附时,所述第一出水口与所述第一水道联通且所述第二出水口与所述第二水道联通。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平连铸铜管的冷却牵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板为环形的喇叭口状,且直径较小的一端与所述凸缘端面固定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平连铸铜管的冷却牵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板的上设置有多组扰流组件,且所述扰流组件与所述第二出水口一一对应设置;所述扰流组件包括扰流部、中间轴、弹性件、导套和堵块,所述导套固定在所述导流板的外侧壁上,所述扰流部套接在所述中间轴的一端,位于所述导流板的内侧壁上,所述中间轴另一端穿过所述导流板和所述导套,与所述堵块固定连接,所述弹性件套接在所述中间轴上,限制在所述导套内,且两端分别与所述堵块和所述导流板的外侧壁抵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水平连铸铜管的冷却牵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扰流部包括套管和若干扰动板,所述套管套接在所述中间轴上,所述扰动板至少为3个,与所述套管的外轴面固定连接,且所述扰动板绕所述套管为中心均匀设置;所述扰动板自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柳红扣,王辉,庞宏运,郑逢屹,石军,武安琪,李洋,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润来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