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知信号的处理方法、装置及通信设备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174135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27 08:22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感知信号的处理方法、装置及通信设备,该方法包括:第一通信设备从第二通信设备接收第一需求,所述第一通信设备根据所述第一需求确定第一信息;或者,所述第一通信设备从第二通信设备接收第一信息;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向第三通信设备或第四通信设备发送第二信息对应的第一感知信号;其中,所述第一需求包括以下至少一项:无线感知相关的模糊化需求、感知隐私需求、感知误差需求;所述第一信息或第二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项:感知信号的参数信息、感知信号的资源信息,所述第一信息与所述第二信息相同或不同。与所述第二信息相同或不同。与所述第二信息相同或不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感知信号的处理方法、装置及通信设备


[0001]本申请属于通信
,具体涉及一种感知信号的处理方法、装置及通信设备。

技术介绍

[0002]未来移动通信系统,例如,后5G移动通信(5G

and

Beyond,B5G)系统或第六代移动通信(the sixth generation,6G)系统除了具备通信能力外,还将具备感知能力。
[0003]具备感知能力的一个或多个设备,能够通过无线信号的发送和接收,来感知目标物体的方位、距离、速度等信息,或者对目标物体、事件或环境等进行检测、跟踪、识别、成像等。未来随着毫米波、太赫兹等具备高频段大带宽能力的小基站在6G网络的部署,感知的分辨率相比厘米波将明显提升,从而使得6G网络能够提供更精细的感知服务。
[0004]表1:典型的感知功能与应用场景。
[0005][0006]然而,无线感知得到目标物体的感知结果具有隐私性,如何降低感知结果泄露风险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感知信号的处理方法、装置及通信设备,解决如何降低感知结果泄露风险的问题。
[0008]第一方面,提供一种感知信号的处理方法,包括:
[0009]第一通信设备从第二通信设备接收第一需求,所述第一通信设备根据所述第一需求确定第一信息;或者,所述第一通信设备从第二通信设备接收第一信息;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向第三通信设备或第四通信设备发送第二信息对应的第一感知信号;其中,所述第一需求包括以下至少一项:无线感知相关的模糊化需求、感知隐私需求、感知误差需求;所述第一信息或第二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项:感知信号的参数信息、感知信号的资源信息,所述第一信息与所述第二信息相同或不同。
[0010]第二方面,提供一种感知信号的处理方法,包括:
[0011]第二通信设备向第一通信设备发送第一需求或者第一信息;
[0012]其中,所述第一需求包括以下至少一项:无线感知相关的模糊化需求、感知隐私需求、感知误差需求;所述第一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项:感知信号的参数信息、感知信号的资源信息。
[0013]第三方面,提供一种感知信号的处理方法,包括:
[0014]感知信号接收设备接收第一通信设备发送的第二信息对应的第一感知信号,所述第二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项:感知信号的参数信息、感知信号的资源信息;
[0015]感知信号接收设备检测所述第一感知信号,得到第一感知测量量;
[0016]所述感知信号接收设备包括:第三通信设备或第四通信设备。
[0017]第四方面,提供一种感知信号的处理装置,应用于第一通信设备,包括:
[0018]第一接收模块,用于从第二通信设备接收第一需求,根据所述第一需求确定第一信息;或者,从第二通信设备接收第一信息;
[0019]第六发送模块,用于向第三通信设备或第四通信设备发送第二信息对应的第一感知信号;
[0020]其中,所述第一需求包括以下至少一项:无线感知相关的模糊化需求、感知隐私需求、感知误差需求;所述第一信息或第二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项:感知信号的参数信息、感知信号的资源信息,所述第一信息与所述第二信息相同或不同。
[0021]第五方面,提供一种感知信号的处理装置,应用于第二通信设备,包括:
[0022]第十发送模块,用于向第一通信设备发送第一需求或者第一信息;
[0023]其中,所述第一需求包括以下至少一项:无线感知相关的模糊化需求、感知隐私需求、感知误差需求;所述第一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项:感知信号的参数信息、感知信号的资源信息。
[0024]第六方面,提供一种感知信号的处理装置,应用于感知信号接收设备,所述感知信号接收设备包括:第三通信设备或第四通信设备,装置包括:
[0025]第十六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第一通信设备发送的第二信息对应的第一感知信号,所述第二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项:感知信号的参数信息、感知信号的资源信息;
[0026]第一检测模块,用于检测所述第一感知信号,得到第一感知测量量。
[0027]第七方面,提供了一种通信设备,包括:处理器,存储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程序或指令,所述程序或指令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或第三方面所述的方法的步骤。
[0028]第八方面,提供了一种可读存储介质,所述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程序或指令,所述程序或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或第三方面所述的方法的步骤。
[0029]第九方面,提供了一种芯片,所述芯片包括处理器和通信接口,所述通信接口和所述处理器耦合,所述处理器用于运行程序或指令,实现如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或第三方面或第四方面所述的法的步骤。
[0030]第十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程序产品,所述计算机程序/程序产品被存储在非瞬态的存储介质中,所述程序/程序产品被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以实现如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或第三方面所述的方法的步骤。
[0031]第十一方面,提供一种通信系统,所述通信系统包括终端与网络设备,所述终端用
Multiple Access,TDMA)、频分多址(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FDMA)、正交频分多址(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OFDMA)、单载波频分多址(Single

carrier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SC

FDMA)和其他系统。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术语“系统”和“网络”常被可互换地使用,所描述的技术既可用于以上提及的系统和无线电技术,也可用于其他系统和无线电技术。以下描述出于示例目的描述了新空口(New Radio,NR)系统,并且在以下大部分描述中使用NR术语,但是这些技术也可应用于NR系统应用以外的应用,如第6代(6
th Generation,6G)通信系统。
[0050]为了便于理解本申请实施例,下面先介绍以下技术点:
[0051]一、关于无线感知结果(以下简称为感知结果)的介绍
[0052]感知结果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面:
[0053](1)感知对象的位置/轨迹信息,如精确位置信息具有隐私性;
[0054](2)感知对象(例如人的身体方面的)特征,例如身体轮廓特征,人脸信息,心跳是否加速,呼吸是否急促等信息具有隐私性;
[0055](3)健康方面:例如人的血氧,血压,睡眠质量等信息属于个人私密信息;
[0056](4)地图构建/3D环境重构:部分敏感区域或者敏感建筑物的地图信息或者环境重构信息属于私密信息;
[0057](5)雷达类:例如雷达类的测距测速测角的结果,针对某些感知对象的感知结果可能具有隐私性;
[0058](6)成像:例如某些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感知信号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通信设备从第二通信设备接收第一需求,所述第一通信设备根据所述第一需求确定第一信息;或者,所述第一通信设备从第二通信设备接收第一信息;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向第三通信设备或第四通信设备发送第二信息对应的第一感知信号;其中,所述第一需求包括以下至少一项:无线感知相关的模糊化需求、感知隐私需求、感知误差需求;所述第一信息或第二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项:感知信号的参数信息、感知信号的资源信息,所述第一信息与所述第二信息相同或不同。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第一通信设备从所述第二通信设备接收第二需求,所述第二需求包括感知需求。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信设备根据所述第一需求确定第一信息,包括:所述第一通信设备根据所述第一需求和所述第二需求确定所述第一信息。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向第三通信设备发送所述第二需求。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将第三通信设备需要反馈的感知测量量和/或测量配置信息发送给所述第三通信设备。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将第三通信设备需要反馈的感知测量量和/或测量配置信息发送给所述第三通信设备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第一通信设备从所述第二通信设备接收所述第三通信设备需要反馈的感知测量量和/或测量配置信息;或者,所述第一通信设备确定所述第三通信设备需要反馈的感知测量量和/或测量配置信息。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第一通信设备根据所述第一需求,或者根据所述第一需求和第二需求,确定第一模糊化方式;或者,所述第一通信设备从第二通信设备接收第二模糊化方式;其中,所述第一模糊化方式或所述第二模糊化方式是针对部分或全部感知测量量的模糊化方式。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向第三通信设备发送第二信息,所述第二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项:感知信号的参数信息、感知信号的资源信息,所述第一信息与所述第二信息相同或不同。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将所述第一模糊化方式、第二模糊化方式中的至少一项发送给第三通信设备。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通信设备接收所述第三通信设备发送的所述第一感知信号的第一感知测量量;或者,所述第一通信设备接收所述第三通信设备发送的所述第一感知测量量的感知结果。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通信设备接收所述第三通信设备发送的所述第一感知信号的第一感知测量量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第一通信设备根据所述第一感知测量量得到感知结果;或者,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将所述第一感知测量量发送给第二通信设备。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信设备根据所述第一感知测量量得到感知结果,包括:所述第一通信设备根据所述第一需求,第二需求,第三模糊化方式中的至少一项,将所述第一感知测量量转换为感知结果;或者,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将所述第一感知测量量转换为初始感知结果,所述第一通信设备根据第一需求,第二需求,第四模糊化方式中的至少一项,将所述初始感知结果转换为感知结果;其中,所述第三模糊化方式用于在所述第一感知测量量转换为所述感知结果的过程中进行模糊化处理;所述第四模糊化方式用于在所述初始感知结果转换为所述感知结果的过程中进行模糊化处理。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通信设备接收所述第三通信设备发送的第一感知测量量的感知结果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将所述感知结果发送给第二通信设备。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第一通信设备从所述第四通信设备接收所述第一感知信号的第一感知测量量;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将所述第一感知测量量发送给第二通信设备。15.一种感知信号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二通信设备向第一通信设备发送第一需求或者第一信息;其中,所述第一需求包括以下至少一项:无线感知相关的模糊化需求、感知隐私需求、感知误差需求;所述第一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项:感知信号的参数信息、感知信号的资源信息。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二通信设备向第一通信设备发送第一信息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第二通信设备根据所述第一需求确定所述第一信息。17.根据权利要求15或1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第二通信设备从核心网设备接收所述第一需求;或者,所述第二通信设备从应用、无线接入网设备或终端接收所述第一需求;或者,
所述第二通信设备从运营商的网管系统接收所述第一需求。18.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第二通信设备向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发送第二需求,所述第二需求包括感知需求。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第二通信设备从核心网设备接收所述第二需求;或者,所述第二通信设备从应用、无线接入网设备和/或终端接收所述第二需求;或者,所述第二通信设备从运营商的网管系统接收所述第二需求。20.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第二通信设备将第三通信设备需要反馈的感知测量量发送给所述第一通信设备。21.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第二通信设备向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发送第二模糊化方式;其中,所述第二模糊化方式是针对部分或全部感知测量量的模糊化方式。22.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二通信设备向第一通信设备发送第二模糊化方式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第二通信设备根据所述第一需求确定所述第二模糊化方式;或者,所述第二通信设备根据所述第一需求和第二需求确定所述第二模糊化方式;或者,所述第二通信设备接收所述第二模糊化方式。23.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通信设备接收所述第二模糊化方式,包括:所述第二通信设备从核心网设备接收所述第二模糊化方式;或者,所述第二通信设备从应用、无线接入网设备或终端接收所述第二模糊化方式;或者,所述第二通信设备从运营商的网管系统接收所述第二模糊化方式。24.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第二通信设备接收第三通信设备发送的第一感知测量量。25.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第二通信设备根据所述第一感知测量量得到感知结果。2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第二通信设备接收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发送的感知结果。27.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通信设备根据所述第一感知测量量得到感知结果,包括:所述第二通信设备根据所述第一需求,第二需求,第三模糊化方式中的至少一项,将第一感知测量量转换为感知结果;或者,
所述第二通信设备将所述第一感知测量量转换为初始感知结果,所述第二通信设备根据所述第一需求,第二需求,第四模糊化方式中的至少一项,将所述初始感知结果转换为感知结果;所述第三模糊化方式用于在所述第一感知测量量转换为所述感知结果的过程中进行模糊化处理;所述第四模糊化方式用于在所述初始感知结果转换为所述感知结果的过程中进行模糊化处理。28.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姜大洁李健之袁雁南
申请(专利权)人: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