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脱模减力装置及塔筒模具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172178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23 15: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脱模减力装置及塔筒模具,包括连杆机构、施力机构和滑动机构;所述连杆机构一端与外模板连接,另一端与底框连接;所述施力机构包括施力杆和施力杆支撑架;所述施力杆支撑架设置在外模板和底框上,施力杆支撑架上设有通孔,施力杆依次穿过外模板和底框上的施力杆支撑架,施力杆以外模板上的施力杆支撑架为支点,以底框上的施力杆支撑架为阻力点;所述滑动机构设置在外模板与底框之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连杆机构、施力机构和滑动机构相配合,减少了模具移动的工作量,使原来需要多人协同移动的模具,仅一个人就可以操作移动,省时省力施工效率高。省时省力施工效率高。省时省力施工效率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脱模减力装置及塔筒模具


[0001]本技术属于混凝土模具
,具体涉及一种脱模减力装置及塔筒模具。

技术介绍

[0002]混凝土塔筒段多为工厂预制现场组拼而成,且为了便于运输,常进行分片制作。传统卧式模具体系便于工人绑筋浇筑等施工操作,但是由于收光面积大,施工效率低等问题,难以保证混凝土管片外侧的浇筑质量和观感,影响塔架的整体安全性和美观性。立式模具能够克服卧式模具在制造塔筒片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0003]现有技术中,立式模具脱模时,一般采用两种方式脱模,一种是利用吊机把模具从顶部吊出,不但影响合模、开模效率和效果,且还容易引起模具的碰撞变形,也存在模具坠落伤人的安全风险;另一种是直接把外模往外拉然后进行脱模,由于模具重量一般较大,采用人工往外拉时,需要多人协同操作,耗费人工,操作劳动强度大。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一个方式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脱模减力装置及塔筒模具,可以有效降低脱模时劳动强度,单人即可满足脱模需求,省时省力施工效率高。
[0005]注意,这些目的的记载并不妨碍其他目的的存在,可以从说明书、附图、权利要求书的记载中抽取上述目的以外的目的。
[0006]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7]一种脱模减力装置,包括连杆机构、施力机构和和滑动机构;
[0008]所述连杆机构一端与外模板连接,另一端与底框连接;
[0009]所述施力机构包括施力杆和施力杆支撑架;所述施力杆支撑架设置在外模板和底框上,施力杆支撑架上设有通孔,施力杆依次穿过外模板和底框上的施力杆支撑架,施力杆以外模板上的施力杆支撑架为支点,以底框上的施力杆支撑架为阻力点;
[0010]所述滑动机构设置在外模板与底框之间。
[0011]上述方案中,所述连杆机构包括支架、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
[0012]所述支架与底框连接;所述第一连杆一端与支架转动连接,另一端与第二连杆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连杆的另一端和外模板连接;
[0013]所述第一连杆上方设有挡板,挡板一端从第一连杆与第二连杆连接处伸出。
[0014]上述方案中,所述施力杆支撑架包括第一施力杆支撑架和第二施力杆支撑架;
[0015]所述第一施力杆支撑架设置在底框上,第一施力杆支撑架上设有多个支撑孔;
[0016]所述第二施力杆支撑架设置在外模板外侧,且在第一施力杆支撑架正上方,第二施力杆支撑架上设有至少一个支撑孔。
[0017]上述方案中,所述滑动机构包括滑轮、滑轨和定位轴承;
[0018]所述滑轮设于外模板底部,所述滑轨设于底框上方,滑轮与滑轨配合;所述定位轴
承和所述滑轨外侧配合,防止模具侧翻。
[0019]一种塔筒模具,包括脱模减力装置、底框、外模板、内模板、端模板和底模板;
[0020]所述外模板设于内模板外侧;外模板和内模板设于底模板上方,端模板设于外模板和内模板两端之间;
[0021]所述外模板、内模板、端模板和底模板之间形成空腔,用于浇筑混凝土,所述脱模减力装置与外模板和底框连接。
[0022]上述方案中,所述外模板外侧设有加强筋,用于增强外模板的强度,防止外模板变形;内模板内侧设有加强筋和连接筋,用于增强内模板的强度,防止内模板变形。
[0023]上述方案中,所述底模板设置在底框上或/和内模板一体化设计。
[0024]上述方案中,所述外模板、内模板、端模板和底模板之中相连接的两个模板之间的其中一个模板设有密封槽,密封槽内设有密封圈。
[0025]所述端模板一端和内模板轴连接;所述外模板和端模板通过锁紧机构连接。
[0026]所述外模板的外侧还设有连接板,连杆机构通过连接轴与连接板连接,所述连接板的底部与底框之间通过滑动机构连接。
[002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28]本技术采用连杆机构、施力机构和滑动机构相配合,减少了模具移动的工作量,使原来需要多人协同移动的模具,仅一个人就可以操作移动,省时省力施工效率高。
[0029]注意,这些效果的记载不妨碍其他效果的存在。本技术的一个方式并不一定必须具有所有上述效果。可以从说明书、附图、权利要求书等的记载显而易见地看出并抽出上述以外的效果。
附图说明
[0030]本技术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0031]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0032]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1的连杆机构示意图。
[0033]图3是图1A处局部放大图。
[0034]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0035]图中:11、支架;12、第一连杆;13、第二连杆;14、挡板;15、第一施力杆支撑架;151、支撑孔;21、外模板;22、内模板;211、第二施力杆支撑架;212、滑轮;213、连接板;214、定位轴承;23、底框;231、滑轨;24、端模板;25、底模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36]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37]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前”、“后”、“左”、“右”、“上”、“下”、“轴向”、“径向”、“竖直”、“水平”、“内”、

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0038]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0039]实施例1
[0040]如图1所示,为本技术所述脱模减力装置的一种较佳实施方式,所述脱模减力装置包括连杆机构、施力机构和滑动机构;
[0041]所述连杆机构一端与外模板21连接,另一端与底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脱模减力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连杆机构、施力机构和滑动机构;所述连杆机构一端与外模板(21)连接,另一端与底框(23)连接;所述施力机构包括施力杆和施力杆支撑架;所述施力杆支撑架设置在外模板(21)和底框(23)上,施力杆支撑架上设有通孔,施力杆依次穿过外模板(21)和底框(23)上的施力杆支撑架,施力杆以外模板(21)上的施力杆支撑架为支点,以底框(23)上的施力杆支撑架为阻力点;所述滑动机构设置在外模板(21)与底框(23)之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脱模减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机构包括支架(11)、第一连杆(12)和第二连杆(13);所述支架(11)与底框(23)连接;所述第一连杆(12)一端与支架(11)转动连接,另一端与第二连杆(13)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连杆(13)的另一端和外模板(21)连接;所述第一连杆(12)上方设有挡板(14),挡板(14)一端从第一连杆(12)与第二连杆(13)连接处伸出。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脱模减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施力杆支撑架包括第一施力杆支撑架(15)和第二施力杆支撑架(211);所述第一施力杆支撑架(15)设置在底框(23)上,第一施力杆支撑架(15)上设有多个支撑孔(151);所述第二施力杆支撑架(211)设置在外模板(21)外侧,且在第一施力杆支撑架(15)正上方,第二施力杆支撑架(211)上设有至少一个支撑孔(15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脱模减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机构包括滑轮(212)、滑轨(231)和定位轴承(214);所述滑轮(212)设于外模板(21)底部,所述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邵伟强徐鹏飞
申请(专利权)人:建华建材中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