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活污水治理净化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172123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23 15: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净化装置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生活污水治理净化装置,包括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搅拌仓,所述搅拌仓的表面套接有管盖,所述管盖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搅拌组件,所述搅拌仓的一侧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出水管,所述出水管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净化框,所述净化框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净化组件,所述净化框的一侧开设有若干个连接槽。该生活污水治理净化装置,通过搅拌组件、搅拌仓和出水管的设置,在人员使用时,将絮凝剂投入搅拌仓内,继而将伺服电机接通电源,传动杆带动转动杆开始转动,进而搅拌杆随着转动杆的转动而进行转动,将絮凝剂进行搅拌,从而达到了方便人员将污水内的异物进行沉淀的目的。目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生活污水治理净化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净化装置
,具体为一种生活污水治理净化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生活污水是居民日常生活中排出的废水,主要来源于居住建筑和公共建筑,如住宅、机关、学校、医院、商店、公共场所及工业企业卫生间等,生活污水所含的污染物主要是有机物和大量病原微生物,存在于生活污水中的有机物极不稳定,容易腐化而产生恶臭,细菌和病原体以生活污水中有机物为营养而大量繁殖,可导致传染病蔓延流行,因此需要一种生活污水治理净化装置将生活污水进行净化。
[0003]现有的生活污水治理净化装置具有以下缺点:
[0004](1)在人员使用时,人员难以将污水中的异物进行沉淀,导致异物随着污水的流动而流动,人员饮用对身体造成伤害;
[0005](2)在人员使用时,难以将污水中的席位异物进行吸附,导致人员污水过滤不干净,因此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生活污水治理净化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6](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7]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生活污水治理净化装置,解决了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难以将污水中的异物进行沉淀,难以将污水中的席位异物进行吸附的问题。
[0008](二)技术方案
[0009]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生活污水治理净化装置,包括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搅拌仓,所述搅拌仓的表面套接有管盖,所述管盖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搅拌组件,所述搅拌仓的一侧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出水管,所述出水管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净化框,所述净化框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净化组件,所述净化框的一侧开设有若干个连接槽,若干个所述连接槽的内部固定连接有连接管。
[0010]可选的,所述搅拌仓表面的一侧开设有进料口,所述进料口的表面固定连接有进料管。
[0011]可选的,所述搅拌组件包括伺服电机、传动杆、转动杆和搅拌杆,所述伺服电机的输出端花键连接有传动杆,所述传动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的表面固定连接有若干个搅拌杆。
[0012]可选的,所述出水管的表面开设有转动槽,所述转动槽的内部转动连接有控制阀门。
[0013]可选的,所述净化组件包括活性碳板、海绵板和过滤板所述活性碳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过滤板,所述过滤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海绵板。
[0014]可选的,所述支撑杆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底座,所述底座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防滑垫。
[0015](三)有益效果
[0016]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生活污水治理净化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17]1、该生活污水治理净化装置,通过搅拌组件、搅拌仓和出水管的设置,在人员使用时,将絮凝剂投入搅拌仓内,继而将伺服电机接通电源,传动杆带动转动杆开始转动,进而搅拌杆随着转动杆的转动而进行转动,将絮凝剂进行搅拌,从而达到了方便人员将污水内的异物进行沉淀的目的。
[0018]2、该生活污水治理净化装置,通过净化框、净化组件和连接管的设置,在人员使用时,经过沉淀后的污水将掉落于净化框内,继而污水通过活性碳板、海绵板和过滤板的过滤将污水中的细微异物进行吸附,进而经过处理后的污水将通过连接管流出,从而达到了方便人员将污水进行过滤的目的。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
[0020]图2为本技术拆分结构示意图;
[0021]图3为本技术搅拌组件结构示意图;
[0022]图4为本技术净化组件结构示意图。
[0023]图中:1、支撑杆;2、搅拌仓;3、管盖;4、搅拌组件;401、伺服电机;402、传动杆;403、转动杆;404、搅拌杆;5、出水管;6、净化框;7、净化组件;701、活性碳板;702、海绵板;703、过滤板;8、连接管;9、进料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5]请参阅图1至图4,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生活污水治理净化装置,包括支撑杆1,支撑杆1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搅拌仓2,搅拌仓2的表面套接有管盖3,管盖3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搅拌组件4,搅拌仓2的一侧开设有凹槽,凹槽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出水管5,通过搅拌组件4、搅拌仓2和出水管5的设置,在人员使用时,将絮凝剂投入搅拌仓2内,继而将伺服电机401接通电源,传动杆402带动转动杆403开始转动,进而搅拌杆404随着转动杆403的转动而进行转动,将絮凝剂进行搅拌,从而达到了方便人员将污水内的异物进行沉淀的目的,出水管5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净化框6,净化框6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净化组件7,净化框6的一侧开设有若干个连接槽,若干个连接槽的内部固定连接有连接管8,通过净化框6、净化组件7和连接管8的设置,在人员使用时,经过沉淀后的污水将掉落于净化框6内,继而污水通过活性碳板701、海绵板702和过滤板703的过滤将污水中的细微异物进行吸附,进而经过处理后的污水将通过连接管8流出,从而达到了方便人员将污水进行过滤的目的;
[0026]搅拌仓表面的一侧开设有进料口,进料口的表面固定连接有进料管9,通过进料管9的设置,方便人员将絮凝剂进行添加;
[0027]搅拌组件4包括伺服电机401、传动杆402、转动杆403和搅拌杆404,伺服电机401的
输出端花键连接有传动杆402,传动杆40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转动杆403,转动杆403的表面固定连接有若干个搅拌杆404,通过伺服电机401、传动杆402、转动杆403和搅拌杆404的设置,方便人员将絮凝剂进行搅拌;
[0028]出水管5的表面开设有转动槽,转动槽的内部转动连接有控制阀门,通过控制阀门的设置,方便人员对污水进行控制;
[0029]净化组件7包括活性碳板701、海绵板702和过滤板703活性碳板70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过滤板703,过滤板703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海绵板702,通过活性碳板701、海绵板702和过滤板703的设置,可将污水中的异物进行吸附;
[0030]支撑杆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底座,底座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防滑垫,通过底座的设置,提高了该装置的稳定性。
[0031]本技术中,该装置的工作步骤如下:
[0032]1、首先在人员使用时,将絮凝剂投入搅拌仓2内,继而将伺服电机401接通电源,传动杆402带动转动杆403开始转动,进而搅拌杆404随着转动杆403的转动而进行转动,将絮凝剂进行搅拌;
[0033]2、最后在人员使用时,经过沉淀后的污水将掉落于净化框6内,继而污水通过活性碳板701、海绵板702和过滤板703的过滤将污水中的细微异物进行吸附,进而经过处理后的污水将通过连接管8流出。
[0034]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实施例,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生活污水治理净化装置,包括支撑杆(1),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1)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搅拌仓(2),所述搅拌仓(2)的表面套接有管盖(3),所述管盖(3)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搅拌组件(4),所述搅拌仓(2)的一侧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出水管(5),所述出水管(5)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净化框(6),所述净化框(6)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净化组件(7),所述净化框(6)的一侧开设有若干个连接槽,若干个所述连接槽的内部固定连接有连接管(8)。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活污水治理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仓表面的一侧开设有进料口,所述进料口的表面固定连接有进料管(9)。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活污水治理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组件(4)包括伺服电机(401)、传动杆(402)、转动杆(40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祥华魏翔张春敏侯娟李文卿李佳钰
申请(专利权)人:云南省生态环境科学研究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