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缓解下肢水肿的下肢抬高垫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171919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23 15: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缓解下肢水肿的下肢抬高垫装置,所述下肢抬高垫装置包括:第一支撑部、第二支撑部和第三支撑部;所述第一支撑部包括第一底座、第一支管和第一脚托,所述第一支管的一端固定于所述第一底座上,所述第一脚托安装于所述第一支管的另一端;所述第二支撑部包括第二底座、第二支管和第二脚托,所述第二支管的一端固定于所述第二底座上,所述第二脚托安装于所述第二支管的另一端;所述第三支撑部包括弧形凹槽和固定组件,所述弧形凹槽与所述第一脚托、所述第二脚托相连,所述固定组件安装于所述弧形凹槽的凹陷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支撑患者下肢,方便患者或陪护人员自行监测和记录患肢水肿情况,改善患者舒适度,减少临床护士的工作量。临床护士的工作量。临床护士的工作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缓解下肢水肿的下肢抬高垫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医疗器具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缓解下肢水肿的下肢抬高垫装置。

技术介绍

[0002]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指静脉血液在下肢深静脉血管内的凝结,是目前临床常见疾病,深静脉血栓常见的不适症状有水肿、疼痛等。在我国2008年《深静脉血栓形成的诊断和治疗指南》中明确指出对于早期深静脉血栓患者要求严格卧床,并且在临床实践及护理常规中抬高患肢30
°
或高于心脏30cm可改善水肿、疼痛症状。
[0003]目前,在临床治疗中,多数患者在没有腿部支撑架的情况下需要长时间抬高患肢,容易造成患者的疲倦和舒适度体验感下降,导致患者配合抬高患肢达到减轻下肢水肿目的的护理治疗的依从性差。此外,为了有利于临床医务工作者了解患者患肢水肿消退以及疾病进展情况,需要测量患者患肢小腿周长,但在测量时,需要患者和两名护士配合,才能正确测量小腿周长,这样增加了患者不适和疼痛感,同时也增加了临床护士的工作量,造成人力资源的浪费。
[0004]因此,如何提供一种缓解下肢水肿的下肢抬高垫装置,可以支撑患者下肢,方便患者或陪护人员自行监测和记录患肢水肿情况,改善患者舒适度,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临床治疗中,多数深静脉血栓患者在没有腿部支撑架的情况下需要长时间抬高患肢,且不能自行测量患肢小腿周长,造成患者的疲倦和舒适度体验感下降、增加临床护士的工作量、造成人力资源的浪费等技术问题。
[000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缓解下肢水肿的下肢抬高垫装置,所述下肢抬高垫装置包括:第一支撑部、第二支撑部和第三支撑部;所述第一支撑部包括第一底座、第一支管和第一脚托,所述第一支管的一端固定于所述第一底座上,所述第一脚托安装于所述第一支管的另一端;所述第二支撑部包括第二底座、第二支管和第二脚托,所述第二支管的一端固定于所述第二底座上,所述第二脚托安装于所述第二支管的另一端;所述第三支撑部包括弧形凹槽和固定组件,所述弧形凹槽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脚托相连,所述弧形凹槽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脚托相连,所述固定组件安装于所述弧形凹槽的凹陷部,用于固定测量工具。
[0007]作为本技术的再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弧形凹槽的凹陷部开设有U型滑槽,所述固定组件可移动式安装于所述U型滑槽上,所述固定组件在所述U型滑槽上可沿第一方向进行滑动,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弧形凹槽的轴向方向相垂直。
[0008]作为本技术的再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固定组件包括两个卡扣,两个所述卡扣可移动式安装于所述U型滑槽上。
[0009]作为本技术的再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第一支管为可伸缩杆。
[0010]作为本技术的再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第二支管为可伸缩杆。
[0011]作为本技术的再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第一脚托为第一弧形脚托,所述第一弧形脚托包括第一接触面和第一固定面,所述第一固定面固定于所述第一支管的另一端。
[0012]作为本技术的再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第二脚托为第二弧形脚托,所述第二弧形脚托包括第二接触面和第二固定面,所述第二固定面固定于所述第二支管的另一端。
[0013]作为本技术的再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第三支撑部还包括软垫,所述软垫粘贴于所述弧形凹槽的凹陷部的外表面。
[0014]有益效果:
[0015]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缓解下肢水肿的下肢抬高垫装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且安全实用成本低。在临床使用时,患者可将脚踝放置于第二支撑部的第二脚托上,将腘窝放置于第一支撑部的第一脚托上,弧形凹槽的凹陷部与患者的小腿贴合,使得装置支撑起患者下肢,提高患者舒适度;通过弧形凹槽凹陷部的固定组件,可对皮尺等测量工具进行固定,方便陪护人员自行测量患者的小腿周长,方便患者居家时自行监测和记录患肢水肿情况,减少临床护士的工作量。
[0016]上述说明仅是本技术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技术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技术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说明
[001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说明书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8]图1为本技术的下肢抬高垫装置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本技术的下肢抬高垫装置的第三支撑部的示意图;
[0020]图3为本技术的下肢抬高垫装置的固定组件和U型滑槽的连接剖面示意图;
[0021]图4为本技术的下肢抬高垫装置的第一脚托的示意图;
[0022]附图标记:
[0023]1、第一支撑部;11、第一底座;12、第一支管;13、第一脚托;
[0024]2、第二支撑部;21、第二底座;22、第二支管;23、第二脚托;
[0025]3、第三支撑部;31、弧形凹槽;311、U型滑槽;32、固定组件;
[0026]4、轴向方向;
[0027]5、第一方向。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下面将结合本说明书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说明书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说明书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
例。基于本说明书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其中本实施中所涉及的“和/或”关键词,表示和、或两种情况,换句话说,本说明书实施例所提及的A和/或B,表示了A和B、A或B两种情况,描述了A与B所存在的三种状态,如A和/或B,表示:只包括A不包括B;只包括B不包括A;包括A与B。
[0029]同时,本说明书实施例中,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组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设置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设置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
[0030]需要说明的是,为了对本说明书进行更为详细的说明,以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更为清楚、明白的理解本说明书,进而支持本说明书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以及对应所能达到的技术效果,特在介绍本说明书之前,需要补充说明的是:
[0031]实施例一
[0032]请参阅图1,本实施例一提供了一种缓解下肢水肿的下肢抬高垫装置,所述下肢抬高垫装置包括:第一支撑部1、第二支撑部2和第三支撑部3;所述第一支撑部1包括第一底座11、第一支管12和第一脚托13,所述第一支管12的一端固定于所述第一底座11上,所述第一脚托13安装于所述第一支管12的另一端;所述第二支撑部2包括第二底座21、第二支管22和第二脚托23,所述第二支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缓解下肢水肿的下肢抬高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肢抬高垫装置包括:第一支撑部(1)、第二支撑部(2)和第三支撑部(3);所述第一支撑部(1)包括第一底座(11)、第一支管(12)和第一脚托(13),所述第一支管(12)的一端固定于所述第一底座(11)上,所述第一脚托(13)安装于所述第一支管(12)的另一端;所述第二支撑部(2)包括第二底座(21)、第二支管(22)和第二脚托(23),所述第二支管(22)的一端固定于所述第二底座(21)上,所述第二脚托(23)安装于所述第二支管(22)的另一端;所述第三支撑部(3)包括弧形凹槽(31)和固定组件(32),所述弧形凹槽(31)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脚托(13)相连,所述弧形凹槽(31)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脚托(23)相连,所述固定组件(32)安装于所述弧形凹槽(31)的凹陷部,用于固定测量工具。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下肢抬高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凹槽(31)的凹陷部开设有U型滑槽(311),所述固定组件(32)安装于所述U型滑槽(311)上,所述固定组件(3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亚伦
申请(专利权)人: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