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双向止开结构的压力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170485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23 15: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具有双向止开结构的压力锅。它锅体以及锅盖,所述锅盖上设置有保护面板,所述保护面板与锅盖之间设置有夹钳组件,所述夹钳组件包括左夹钳以及右夹钳,所述左夹钳上开设有第一定位孔,所述右夹钳上开设有第二定位孔,所述锅盖上设置有第一止开阀以及第二止开阀,所述第一止开阀与第一定位孔匹配,所述第一止开阀贯穿锅盖且可相对于锅盖上下移动,所述第二止开阀与第二定位孔匹配,所述第二止开阀贯穿所述锅盖且可相对于锅盖上下移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安全性良好的优点,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不仅具有双重保险的效果,还能够避免夹钳组件从未装有止开阀的一侧脱齿,有效降低锅盖爆炸的风险,保证了压力锅的锁紧效果。果。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具有双向止开结构的压力锅


[0001]本技术涉及家庭用电器
,尤其涉及一种具有双向止开结构的压力锅。

技术介绍

[0002]现有的夹钳式压力锅一般通过两夹钳将锅体和锅盖紧缩或解锁。专利号为200820302801.3,专利名称为《压力锅》的中国技术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压力锅,其包括:锅体和锅盖,锅体口部设有凸缘,锅盖上设有限压阀、止开阀和至少两个可径向移动的夹钳,旋把旋转带动拉杆,拉杆带动夹钳以开启或盖合锅盖。拉杆包括外拉杆和内拉杆,外拉杆与内拉杆铰接,外拉杆另一端与夹钳固定,内拉杆另一端由旋把带动,锅盖与外拉杆上设有相配合的限位机构。其通过旋转旋把带动夹钳,通过夹钳在锅盖上的径向移动,实现开启或闭合锅盖。
[0003]在上述文件中,压力锅无工作锁定结构,如果在工作时被打开,会使得压力锅内的高压气体外泄,从而导致压力锅内的容纳物伴随高温高压气体飞溅,对外界造成损害。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技术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压力锅无工作锁定结构,使得在工作时被误开会导致锅内的容纳物伴随高温高压气体飞溅的技术问题,提供安全性良好的,防止在工作时误开的,一种具有双向止开结构的压力锅。
[0005]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0006]本技术的一种具有双向止开结构的压力锅,包括锅体以及锅盖,所述锅盖上设置有保护面板,所述保护面板与锅盖之间设置有夹钳组件,所述夹钳组件包括左夹钳以及右夹钳,所述左夹钳上开设有第一定位孔,所述右夹钳上开设有第二定位孔,所述锅盖上设置有第一止开阀以及第二止开阀,所述第一止开阀与第一定位孔匹配,所述第一止开阀贯穿锅盖且可相对于锅盖上下移动,所述第二止开阀与第二定位孔匹配,所述第二止开阀贯穿所述锅盖且可相对于锅盖上下移动,所述保护面板上设置有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用于驱动左夹钳以及右夹钳将锅体与锅盖紧锁/解锁,当左夹钳与右夹钳处于紧锁状态时,第一定位孔位于第一止开阀正上方,第二定位孔位于第二止开阀正上方;当左夹钳与右夹钳处于解锁状态时,第一定位孔与第一止开阀相互错位,第二定位孔与第二止开阀相互错位。
[0007]夹钳组件对锅体以及锅盖进行紧锁后,第一定位孔以及第二定位孔分别位于第一止开阀以及第二止开阀正上方,当压力锅在工作时,锅内的压力会持续上升,压力能够将第一止开阀顶起至第一定位孔中,同时压力也能够将第二止开阀顶起至第二定位孔中,第一止开阀以及第二止开阀分别与第一定位孔以及第二定位孔配合,限制夹钳组件移动并将夹钳组件紧锁,避免在压力锅工作时对压力锅误开,当压力锅使用完毕,锅内压力下降时,第一止开阀与第二止开阀下落,不再与第一定位孔以及第二定位孔配合,夹钳组件不再被限
制移动,此时夹钳组件解锁,锅盖能够被打开。
[0008]作为优选,所述锅盖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止开阀包括第一上限位部、第一导向部以及第一下限位部,所述第一导向部上端与第一上限位部连接,所述第一导向部下端与第一下限位部连接,所述第一导向部穿过第一通孔。当第一止开阀被顶起时,第一下限位部能够与锅盖配合,对第一止开阀进行下限位,避免第一止开阀被压力顶起至第一通孔外;当第一止开阀下落时,第一上限位部能够与锅盖配合,对第一止开阀进行上限位,防止第一止开阀下落至第一通孔外。
[0009]作为优选,所述锅盖开设有第一沉台,所述第一通孔设置于第一沉台底部。
[0010]作为优选,所述锅盖设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二止开阀包括第二上限位部、第二导向部以及第二下限位部,所述第二导向部上端与第二上限位部连接,所述第二导向部下端与第二下限位部连接,所述第二导向部穿过第二通孔。当第二止开阀被顶起时,第二下限位部能够与锅盖配合,对第二止开阀进行下限位,避免第二止开阀被压力顶起至第二通孔外;当第二止开阀下落时,第二上限位部能够与锅盖配合,对第二止开阀进行上限位,防止第二止开阀下落至第二通孔外。
[0011]作为优选,所述锅盖开设有第二沉台,所述第二通孔设置于第二沉台底部。
[0012]作为优选,所述驱动机构包括设置在保护面板上的旋钮和设置在锅盖上的导向板,所述导向板顶部开设有沿左右贯穿导向板的导向槽,所述导向槽内设有齿轴,所述导向槽与齿轴转动连接,所述左夹钳包括用于夹紧的左钳体、左连接件以及第一齿条,所述左钳体右侧与左连接件连接,所述左连接件上开设有第一定位孔,所述左连接件右侧与第一齿条连接,所述右夹钳包括用于夹紧的右钳体、右连接件以及第二齿条,所述右钳体左侧与右连接件连接,所述右连接件上开设有第二定位孔,所述右连接件左侧与第二齿条连接,所述第一齿条以及第二齿条位于导向槽内且前后对称设置,齿轴分别与第一齿条以及第二齿条啮合,所述旋钮用于驱动齿轴旋转。通过旋转旋钮使旋钮带动齿轴进行同步旋转,齿轴旋转带动第一齿条以及第二齿条反向运动,第一齿条以及第二齿条运动分别带动左夹钳以及右夹钳反向移动,齿轴转动连接于导向板上,导向板开设有导向槽,导向槽对左夹钳以及右夹钳起到导向作用,确保左夹钳以及右夹钳能够平稳的对锅盖与锅体进行紧锁/解锁。
[0013]作为优选,所述保护面板上设有限制旋钮转动角度的限位结构。
[0014]作为优选,所述保护面板上开设有第三通孔,所述第一上限位部顶部设有阀帽,所述阀帽与第三通孔匹配,所述第一导向部侧壁开设有第一排气孔,所述阀帽上开设有第二排气孔,所述第一上限位部内设有导气通道,所述第一排气孔通过导气通道与第二排气孔连通。在第一止开阀掉下时,通过第一排气孔、第二排气孔以及导气通道使第一止开阀以及阀帽能够将锅内的气体导出至外界;在第一止开阀被顶起时,第一下限位部能够与锅盖接触,对第一止开阀进行下限位,此时第一排气孔不再位于锅内,锅体内的气体不会通过第一止开阀排出。
[0015]作为优选,所述锅盖上设置有泄气阀以及限压阀。
[0016]本技术具有安全性良好的优点,且本技术还具有两个止开阀结构,不仅具有双重保险的效果,还能够避免夹钳组件从未装有止开阀的一侧脱齿,有效降低锅盖爆炸的风险,保证了压力锅的锁紧效果。
附图说明
[0017]图1是本技术的爆炸图。
[0018]图2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3是本技术中右夹钳处紧锁时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4是本技术中右夹钳处解锁时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中:1、锅体;2、锅盖;21、第一通孔;22、第一沉台;23、第二通孔;24、第二沉台;3、保护面板;4、左夹钳;41、第一定位孔;42、左钳体;43、左连接件;44、第一齿条;5、右夹钳;51、第二定位孔;52、右钳体;53、右连接件;54、第二齿条;6、第一止开阀;61、第一上限位部;62、第一导向部;63、第一下限位部;64、阀帽;7、第二止开阀;71、第二上限位部;72、第二导向部;73、第二下限位部;8、旋钮;81、限位结构;9、导向板;91、导向槽;92、密封圈;93、旋钮外圈;94、旋钮盖板;95、旋钮顶板;10、齿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双向止开结构的压力锅,其特征在于:包括锅体(1)以及锅盖(2),所述锅盖(2)上设置有保护面板(3),所述保护面板(3)与锅盖(2)之间设置有夹钳组件,所述夹钳组件包括左夹钳(4)以及右夹钳(5),所述左夹钳(4)上开设有第一定位孔(41),所述右夹钳(5)上开设有第二定位孔(51),所述锅盖(2)上设置有第一止开阀(6)以及第二止开阀(7),所述第一止开阀(6)与第一定位孔(41)匹配,所述第一止开阀(6)贯穿锅盖(2)且可相对于锅盖(2)上下移动,所述第二止开阀(7)与第二定位孔(51)匹配,所述第二止开阀(7)贯穿所述锅盖(2)且可相对于锅盖上下移动,所述保护面板(3)上设置有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用于驱动左夹钳(4)以及右夹钳(5)将锅体(1)与锅盖(2)紧锁/解锁,当左夹钳(4)与右夹钳(5)处于紧锁状态时,第一定位孔(41)位于第一止开阀(6)正上方,第二定位孔(51)位于第二止开阀(7)正上方;当左夹钳(4)与右夹钳(5)处于解锁状态时,第一定位孔(41)与第一止开阀(6)相互错位,第二定位孔(51)与第二止开阀(7)相互错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双向止开结构的压力锅,其特征在于:所述锅盖(2)上开设有第一通孔(21),所述第一止开阀(6)包括第一上限位部(61)、第一导向部(62)以及第一下限位部(63),所述第一导向部(62)上端与第一上限位部(61)连接,所述第一导向部(62)下端与第一下限位部(63)连接,所述第一导向部(62)穿过第一通孔(21)。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双向止开结构的压力锅,其特征在于:所述锅盖(2)上开设有第一沉台(22),所述第一通孔(21)设置于第一沉台(22)底部。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双向止开结构的压力锅,其特征在于:所述锅盖(2)上开设有第二通孔(23),所述第二止开阀(7)包括第二上限位部(71)、第二导向部(72)以及第二下限位部(73),所述第二导向部(72)上端与第二上限位部(71)连接,所述第二导向部(72)下端与第二下限位部(73)连接,所述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大统曾航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思丁姆工贸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