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恒温热水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167670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23 15: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恒温热水器,包括液体容器、管阀模块、抽水泵体和电路控制模块,所述的电路控制模块包括中央控制器,以及分别与中央控制器连接的加热管、温度传感器探头和水位传感器,所述的加热管、温度传感器探头和水位传感器均位于液体容器中,所述的管阀模块包括抽水管和回流管,抽水管穿过抽水泵体,并通过三通管阀与回流管连接,部分抽水管和回流管位于液体容器中,抽水泵体和三通管阀位于液体容器外。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现液体内部的对流效应,可任意调控内循环流量与注水输出流量,最终完成非沸腾水的温度均匀效果,方便快捷,极大地降低了污染容器内液体的风险。极大地降低了污染容器内液体的风险。极大地降低了污染容器内液体的风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恒温热水器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装置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恒温热水器。

技术介绍

[0002]由于胃肠镜检查的逐渐发展,普通胃肠镜检查与麻醉性胃肠镜检查的缺点日益凸显,使得温水注入法在消化内镜操作中应用愈加广泛。
[0003]为适应温水注肠结肠镜技术,(此方式是将适应人体正常肠道温度(37℃左右)的无菌热水注入肠道,配合内镜器械进行相关检查),现有技术中主箱体内部顶端设有储水箱,实现储水功能,通过储水箱底端内部底端设置加热盘,实现对水加热至37
°
,通过搅拌电机箱内部固定安装的电机和搅拌棒之间配合工作,实现恒温,箱内部底端一侧设有水泵,水泵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软管,软管另一端贯穿主箱体顶端固定连接有两通管,但是该现有技术通过搅拌装置实现恒温,浸入液体的搅拌棒存在污染试剂的情况,长时间使用还会增加产生杂质和锈迹的风险,此等状况下无法实现对医疗安全的基本保障。而且搅拌恒温的功能装置部件杂糅,增加了整个系统的负担,不利于医师在内镜诊疗手术中的基本操作,也不符合其中方便快捷的理念,大大拉低了诊疗效率。
[0004]以及经检索中国公开号CN 216114671 U公开了一种恒温热水器,包括:进水口、混水管、热水管、水阀和出水口;混水管的进水端和热水管的进水端分别与进水口流体连通,混水管的出水端和热水管的出水端分别与出水口流体连通;水阀安装于混水管。本技术提供的恒温热水器,通过水阀可调节进入混水管的冷水,进而改变混水管中的冷、热水混合比例,可以使出水口排出的水保持温度恒定。但是该现有技术操作和组件设置方面不够简易,温度恒定的准确度不够精确。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方便快捷且容易污染容器内液体的缺陷而提供一种恒温热水器。
[0006]本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0007]本技术提供一种恒温热水器,包括液体容器、管阀模块、抽水泵体和电路控制模块,所述的电路控制模块包括中央控制器,以及分别与中央控制器连接的加热管、温度传感器探头和水位传感器,所述的加热管、温度传感器探头和水位传感器均位于液体容器中,
[0008]所述的管阀模块包括抽水管和回流管,抽水管穿过抽水泵体,并通过三通管阀与回流管连接,部分抽水管和回流管位于液体容器中,抽水泵体和三通管阀位于液体容器外。
[0009]进一步地,所述的抽水泵体是一种蠕动式结构。
[0010]进一步地,所述的抽水管设置于液体容器内部的管口高度低于回流管设置于液体容器内部的管口高度。
[0011]进一步地,所述的抽水管远离液体容器一端的管口作为注水口。
[0012]进一步地,所述的抽水管和回流管均为抗菌类软管。
[0013]进一步地,所述的水位传感器包括上端水位探头和下端水位探头。
[0014]进一步地,所述的抽水泵体表面设置有用于显示转速的数码管和调试旋钮。
[0015]进一步地,所述的液体容器是一种内部镂空的耐温性容器。
[0016]进一步地,所述的加热管位于液体容器底部,成环形分布。
[0017]进一步地,所述的电路控制模块还包括分别与中央控制器连接的液晶显示器、按键控制器、语音控制器和电源,所述液晶显示器与按键控制器连接。
[001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9]1.本技术在加热过程中,利用管阀模块和抽水泵体的组装配合,实现液体内部的对流效应,可任意调控内循环流量与注水输出流量,最终完成非沸腾水的温度均匀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内循环回流恒温,在提高均匀性的同时使得装置更加简易化,精确性高,而且极大地降低了污染容器内液体的风险。
[0020]2.本技术抽水泵体表面设置有用于显示转速的数码管和调试旋钮,医师和患者可以根据需求随时调控。
[0021]3.本技术加热管位于液体容器底部,成环形分布,进一步提高温度的均匀性。
[0022]4.本技术中央控制器连接有语音控制器、液晶显示器和按键控制器,功能非常全面,实现装置的智能化,具有可调节的多类参数,可根据医师和患者需求随时调控,提高医师对器械的可操作性,极大减轻患者在诊疗过程中的痛苦程度。
附图说明
[0023]图1为本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4]图2为本技术容器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5]图中标记说明:
[0026]1—液体容器、2—回流管、3—抽水管、4—抽水泵体、5—三通管阀、6—注水口、7—电路控制模块、8—温度传感器、91—上端水位探头、92—下端水位探头、10—加热单元、11—液晶显示器、12—按键控制器、13—中央控制器、14—语音控制器、15—电源、16—温度传感器探头。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本实施例以本技术技术方案为前提进行实施,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和具体的操作过程,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下述的实施例。
[0028]本实施例提出一种恒温热水器,见图1,包括液体容器1、管阀模块、抽水泵体4和电路控制模块7,
[0029]所述的电路控制模块7包括中央控制器,以及分别与中央控制器连接的加热单元10、温度传感器8、水位传感器、液晶显示器11、按键控制器12、语音控制器14和电源,所述液晶显示器11和按键控制器12连接。
[0030]见图2,所述的加热单元10中的加热管、温度传感器探头16和水位传感器均位于液体容器1中。加热管位于液体容器1底部,成环形分布。上端水位探头91位于液体容器1中高处,所述的下端水位探头92位于液体容器1中低处。
[0031]所述的管阀模块包括抽水管3和回流管2,抽水管3穿过抽水泵体4,并通过三通管阀5与回流管2连接,抽水泵体4是一种蠕动式结构,表面设置有用于显示转速的数码管和调试旋钮,部分抽水管3和回流管2位于液体容器1中,抽水泵体4和三通管阀5位于液体容器1外。
[0032]其中,具体地,所述的抽水管3设置于液体容器1内部的管口高度低于回流管2设置于液体容器1内部的管口高度,且抽水管3远离液体容器1一端的管口作为注水口6。抽水管3和回流管2均为抗菌类软管。
[0033]本实施例中液体容器1是一种内部镂空的耐温性容器,中央控制器采用STM32系型号,语音控制器采用LD3320型号。
[0034]由于上述结构,本技术在加热过程中,利用管阀模块和抽水泵体的组装配合,控制三通管阀5切换液体通道,实现液体内部的对流效应,可任意调控内循环流量与注水输出流量,最终完成非沸腾水的温度均匀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内循环回流恒温,在提高均匀性的同时使得装置更加简易化,而且极大地降低了污染容器内液体的风险。
[0035]电路控制模块7中温度传感器8位于液体容器1内部,保证处于液面以下位置,其数据传输接口与中央控制器13相连接;水位传感器包括用于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恒温热水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液体容器(1)、管阀模块、抽水泵体(4)和电路控制模块(7),所述的电路控制模块(7)包括中央控制器,以及分别与中央控制器连接的加热管、温度传感器探头(16)和水位传感器,所述的加热管、温度传感器探头(16)和水位传感器均位于液体容器(1)中,所述的管阀模块包括抽水管(3)和回流管(2),抽水管(3)穿过抽水泵体(4),并通过三通管阀(5)与回流管(2)连接,部分抽水管(3)和回流管(2)位于液体容器(1)中,抽水泵体(4)和三通管阀(5)位于液体容器(1)外,所述的抽水管(3)设置于液体容器(1)内部的管口高度低于回流管(2)设置于液体容器(1)内部的管口高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恒温热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抽水泵体(4)是一种蠕动式结构。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恒温热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抽水管(3)远离液体容器(1)一端的管口...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宏升夏鹏杨玉清李绅裔闫士举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理工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