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喷淋塔内置均流扰流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167261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23 15: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喷淋塔内置均流扰流结构,属于废气净化技术领域,包括塔体,塔体的上端安装有三层喷淋净化区,所述塔体的下端左侧设置有用于废气进入的进气口,所述塔体的顶部设置有用于净化后可排气体的出气口,所述塔体底部安装有用于打乱下层气流的扰流结构,所述塔体内安装有用于气体均流的可更换均流结构,均流结构安装在扰流结构的上部,所述塔体内安装有用于调节上层扰流的双层板扰流结构。通过上述方式,废气在塔体底部流速降低;可更换的扰流结构可在装置损坏后更换,提升了废气净化效率;上层扰流组件为可以调节的双层板扰流结构,可以应对不同上升速率需求的气流进行扰流控制,扰流效果明显。扰流效果明显。扰流效果明显。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喷淋塔内置均流扰流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废气处理
,具体涉及一种喷淋塔内置均流扰流结构。

技术介绍

[0002]工业生产中的污染废气需要经过喷淋塔净化处理才可排出,为了保证喷淋净化的效率,需要在喷淋塔内设置多个均流扰流结构。
[0003]中国CN111603898A专利公开了一种内置均流扰流结构的喷淋塔,其在喷淋塔内部进气口段的上部区域安装有下层均流组件,所述下层均流组件包括由下至上依次设置的直管管束、节流均流件和多孔盖板,所述节流均流件具有上大下小的锥形腔,所述锥形腔的底部封堵,所述锥形腔的顶部敞开并朝向所述多孔盖板,所述直管管束包括若干直管,各直管连通喷淋塔入口段和所述锥形腔,所述喷淋塔内置均流扰流结构还包括上层扰流件,所述上层扰流件处于喷淋区域的上方,所述上层扰流件为多孔板,所述多孔板上设置有若干孔洞。
[0004]上述进气口至下层均流组件未设扰流装置,废气进入塔体后在塔体内杂乱流动,且流速很快,分散性较差,废气不能够均匀的从下层均流组件的直管管束上升;且上述直管管束通过焊接安装在喷淋塔的内部,当直管管束出现损坏无法及时更换,例如当有淤泥堵塞某些直管管束时,从而造成了均流不够均衡的现象,降低了废气净化效率,未完全净化的空气经过出气口排出,导致空气污染现象;上层扰流组件的多孔板为单层,但是单层多孔板安装设置好后,没有办法应对不同上升速率需求的气流进行扰流的调节控制,扰流效果不明显;
[0005]基于此,本技术设计了一种喷淋塔内置均流扰流结构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6]针对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上述缺点,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喷淋塔内置均流扰流结构。
[0007]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0008]一种喷淋塔内置均流扰流结构,包括塔体,塔体的上端安装有用于喷淋净化的三层喷淋净化区;
[0009]所述塔体的下端左侧安装有用于废气进入的进气口;
[0010]所述塔体的顶部安装有用于净化后可排气体的出气口;
[0011]所述塔体底部安装有用于打乱下层气流的扰流结构;
[0012]所述塔体内安装有用于对气体均流且可更换的均流结构,均流结构位于扰流结构的上方;
[0013]所述塔体内安装有用于调节上层扰流的双层板扰流结构;
[0014]所述双层板扰流结构包括扰流驱动结构和旋转扰流结构;扰流驱动结构安装在塔体上,旋转扰流结构安装在塔体的内部,扰流驱动结构安装在旋转扰流结构的上端,扰流驱
动结构和旋转扰流结构位于在三层喷淋净化区的下方。
[0015]更进一步的,所述扰流结构包括第二电机、螺旋叶片和第二转轴;第二电机固定安装在塔体的下端右侧外壁上;第二转轴密封转动安装在塔体下端内部,第二转轴与第二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第二转轴上固定安装有螺旋叶片。
[0016]更进一步的,所述螺旋叶片在进气口的右侧。
[0017]更进一步的,所述均流结构包括套筒、限位柱、L型滑槽、滑块、取筒板、第二轴承、第一均流板、第二均流板和连接筒;第一均流板固定安装在塔体内,第一均流板开设有多组通气孔;第二轴承的外环固定安装的塔体的内壁;第二均流板与第二轴承的内环固定连接,第二均流板开设的多组通气孔和第一均流板的通气孔上下一一对应,且第二均流板与第一均流板平行安装,第二均流板位于第一均流板的下方;连接筒的一端固定安装在第一均流板的下端,另一端位于第二均流板的上方,每个连接筒分别与第一均流板和第二均流板的通气孔上下一一对应;第二均流板的下端中部固定安装有限位柱;在第二均流板的下端围绕限位柱固定安装了多组呈放射性形状的L型滑槽;多组滑块分别滑动连接在每组L型滑槽内,每组滑块的高度低于第二轴承的高度;套筒固定安装在滑块上,且每组滑块上等间距的固定安装有多个套筒,每个套筒与连接筒上下一一对应;取筒板安装在塔体左侧的开口处。
[0018]更进一步的,所述取筒板为一种转动安装在塔体左侧开口处的门板。
[0019]更进一步的,所述限位柱为一种正多边形限位柱。
[0020]更进一步的,所述套筒的各高度相同,或者套筒的各高度从靠近限位柱的一侧到远离的一侧逐渐降低。
[0021]更进一步的,所述取筒板的左右方向长度比滑块与套筒整体的左右方向长度大,取筒板的上下方向长度比滑块与套筒整体的上下方向长度大。
[0022]更进一步的,所述扰流驱动结构包括第一电机、第一转轴、支撑杆、第一锥齿轮、第二锥齿轮和固定轴;第一电机固定安装在塔体的右端外壁;第一转轴的一端密封转动安装在塔体内,第一电机的输出端与第一转轴的一端固定连接;支撑杆的一端固定安装在塔体的右端内壁,支撑杆的另一端与第一转轴转动安装;第一锥齿轮固定安装在第一转轴的另一端;固定轴固定安装在旋转扰流结构的上端;第二锥齿轮与固定轴固定安装,第二锥齿轮与第一锥齿轮啮合连接。
[0023]更进一步的,所述旋转扰流结构包括第一轴承、旋转多孔板和固定多孔板;第一轴承的外环固定安装在塔体的内壁上;固定多孔板固定安装在塔体的内壁;旋转多孔板与第一轴承的内环固定安装,且旋转多孔板与固定轴的一端固定连接,旋转多孔板与固定多孔板开设有上下一一对应的多组气孔,旋转多孔板位于固定多孔板的上方。
[0024]有益效果
[0025]本技术通过塔体下层的扰流结构使得废气在塔体底部流速降低,打散气流结构,使得废气能够在塔体下端均匀分散;可更换的扰流结构可在装置损坏后更换,提升了废气净化效率;上层扰流组件为可以调节的双层板扰流结构,可以应对不同上升速率需求的气流进行扰流控制,扰流效果明显。
[0026]本技术可以实现启动第二电机,带动第二转轴同心旋转,从而第二转轴带动螺旋叶片旋转,从而可以降低气流上升的速度,实现对下层废气的扰流作用;本技术可以实现旋转第二均流板,不与第一均流板有接触的第二均流板可旋转至想要更换的套筒朝
向取筒板方便取出,起到更换塔体内损坏的套筒的作用;本技术可以实现扰流驱动结构带动旋转扰流结构旋转,从而旋转多孔板和固定多孔板的孔径之间发生变化,以应对不同上升速率需求的气流进行扰流控制,扰流效果得到提升。
附图说明
[002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8]图1为本技术的一种喷淋塔内置均流扰流结构主体结构立体图;
[0029]图2为本技术的一种喷淋塔内置均流扰流结构正视图;
[0030]图3为本技术的一种喷淋塔内置均流扰流结构左视图;
[0031]图4为沿着图2的A

A方向剖视图;
[0032]图5为沿着图3的B

B方向剖视图一;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喷淋塔内置均流扰流结构,包括塔体(1),其特征在于:塔体(1)的上端安装有用于喷淋净化的三层喷淋净化区;所述塔体(1)的下端左侧安装有用于废气进入的进气口(5);所述塔体(1)的顶部安装有用于净化后可排气体的出气口(6);所述塔体(1)底部安装有用于打乱下层气流的扰流结构(3);所述塔体(1)内安装有用于对气体均流且可更换的均流结构(4),均流结构(4)位于扰流结构(3)的上方;所述塔体(1)内安装有用于调节上层扰流的双层板扰流结构(2);所述双层板扰流结构(2)包括扰流驱动结构(21)和旋转扰流结构(22);扰流驱动结构(21)安装在塔体(1)上,旋转扰流结构(22)安装在塔体(1)的内部,扰流驱动结构(21)安装在旋转扰流结构(22)的上端,扰流驱动结构(21)和旋转扰流结构(22)位于在三层喷淋净化区的下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淋塔内置均流扰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扰流结构(3)包括第二电机(31)、螺旋叶片(32)和第二转轴(33);第二电机(31)固定安装在塔体(1)的下端右侧外壁上;第二转轴(33)密封转动安装在塔体(1)下端内部,第二转轴(33)与第二电机(31)的输出端固定连接;第二转轴(33)上固定安装有螺旋叶片(32)。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喷淋塔内置均流扰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叶片(32)在进气口(5)的右侧。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淋塔内置均流扰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均流结构(4)包括套筒(41)、限位柱(42)、L型滑槽(43)、滑块(44)、取筒板(45)、第二轴承(46)、第一均流板(47)、第二均流板(48)和连接筒(49);第一均流板(47)固定安装在塔体(1)内,第一均流板(47)开设有多组通气孔;第二轴承(46)的外环固定安装的塔体(1)的内壁;第二均流板(48)与第二轴承(46)的内环固定连接,第二均流板(48)开设的多组通气孔和第一均流板(47)的通气孔上下一一对应,且第二均流板(48)与第一均流板(47)平行安装,第二均流板(48)位于第一均流板(47)的下方;连接筒(49)的一端固定安装在第一均流板(47)的下端,另一端位于第二均流板(48)的上方,每个连接筒(49)分别与第一均流板(47)和第二均流板(48)的通气孔上下一一对应;第二均流板(48)的下端中部固定安装有限位柱(42);在第二均流板(48)的下端围绕限位柱(42)固定安装了多组呈放射性形状的L型滑槽(43);多组滑块(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付明华戎孟梁璐
申请(专利权)人:日初环保科技南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