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苗专利>正文

一种基于药学试验的研磨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167078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23 15: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药学试验的研磨设备,包括:主体,该主体上设有供材料进入的进料部分以及供研磨后材料流出的出料部分,上述进料部分以及出料部分间连接有送料部分,上述送料部分内设有可轴向移动的转动轴且转动轴的外圆周表面设有螺旋叶片,研磨部分位于上述出料部分与上述送料部分之间,研磨部件位于研磨部分并与上述出料部分位置对应,且该研磨部件与上述转动轴键合并,上述研磨部件的第一研磨面与第一微调结构的第二研磨面研磨配合,且随研磨部件的轴向移动改变上述第一研磨面与第二研磨面间的间距。上述结构可以实现获取均匀粉末粒度的目的,同时通过调节上述转动轴的轴线位置实现上述粉末粒度类型的粗调节。的轴线位置实现上述粉末粒度类型的粗调节。的轴线位置实现上述粉末粒度类型的粗调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药学试验的研磨设备


[0001]本技术涉及药学试验
,具体涉及一种基于药学试验的研磨设备。

技术介绍

[0002]在药学实验室进行试验药物时,多数试验需要使用粉剂,所以就需要对药物进行研磨,传统研磨设备一般由与下方研磨组件连接的垂直料斗构成,该研磨组件通常由一对与垂直料斗轴向对齐的研磨盘组成,在这种研磨设备中,存在于料斗中的原料的重量会影响研磨原料的均匀性,因为当料斗装满时,会对调节研磨盘施加一定的压力,从而获得更精细的研磨,随着压力的降低,研磨变得更粗:这样从研磨中获得的粉末粒度缺乏均匀,同时,现有研磨设备用于调节粉末粒度的部件一般只有一个,无法根据实际需要改变研磨出的粉末粒度。
[0003]因此,本技术公开的目的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消除所引用的已知技术中的缺陷,并因此提供一种能够最佳地研磨原料从而获得尽可能均匀的粉末的基于药学试验的研磨设备。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基于药学试验的研磨设备,以实现获取均匀粉末粒度的目的,尽可能的改变所使用的粉末粒度类型。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一种基于药学试验的研磨设备,包括:
[0006]主体,该主体上设有供材料进入的进料部分以及供研磨后材料流出的出料部分,上述进料部分以及出料部分间连接有送料部分,上述送料部分内设有可轴向移动的转动轴且转动轴的外圆周表面设有将由进料部分进入的材料推向出料部分的螺旋叶片,上述转动轴的输入端设有动力源,研磨部分位于上述出料部分与上述送料部分之间,研磨部件位于研磨部分并与上述出料部分位置对应,且该研磨部件与上述转动轴键合并,上述研磨部件的第一研磨面与第一微调结构的第二研磨面研磨配合,且随研磨部件的轴向移动改变上述第一研磨面与第二研磨面间的间距。
[0007]上述结构可以实现获取均匀粉末粒度的目的,同时通过调节上述转动轴的轴线位置实现上述粉末粒度类型的粗调节。
[0008]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优化,上述第一微调结构上布置有圆柱形的衬套以实现在其长度方向上与上述研磨部分同轴的滑动动作,该衬套包含承接第一微调结构的承接部以及沿上述研磨部分滑动的侧壁,研磨部分上设有推动件且上述衬套布置在推动件的推动杆上并随动推动杆轴向移动,上述推动件为微动气缸,上述结构利用第一微调结构微调上述第一研磨面与第二研磨面间的间距,以实现上述粉末粒度类型的第一微调节。
[0009]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优化,上述研磨部件的第三研磨面与上述第一研磨面位置对应,该第三研磨面与可沿轴向调节位置的第二微调结构的第四研磨面研磨配合,以研磨部件朝向进料部分的一侧为内侧,上述第二微调结构布置在上述研磨部件的外侧,第二微
调结构的外侧布置有与该第二微调结构为配合结构的螺杆,该螺杆的一端穿过主体并固接有旋转外壳,该螺杆与上述主体为转动配合,上述结构利用第二微调结构微调上述第三研磨面与第四研磨面间的间距,以实现上述粉末粒度类型的第二微调节。
[0010]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优化,上述转动轴的部分由位于主体上的轴承支撑以使上述转动轴旋转。
[0011]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优化,导向件布置在上述进料部分的下方并具备将原料从进料部分导向送料部分的导向面,且上述导向面呈弧形,弹簧布置在上述送料部分并固定在上述导向件与上述送料部分的内壁上,以更好的将原料由送料部分导入送料部分。
[0012]本技术的一种基于药学试验的研磨设备,具备如下有益效果:
[0013]本技术的一种基于药学试验的研磨设备,可以实现获取均匀粉末粒度的目的,同时通过调节上述转动轴的轴线位置实现上述粉末粒度类型的粗调节,利用第一微调结构微调上述第一研磨面与第二研磨面间的间距,以实现上述粉末粒度类型的第一微调节,利用第二微调结构微调上述第三研磨面与第四研磨面间的间距,以实现上述粉末粒度类型的第二微调节。
[0014]参照后文的说明与附图,详细公开了本技术的特定实施方式,指明了本技术的原理可以被采用的方式,应该理解,本技术的实施方式在范围上并不因而受到限制,本技术的实施方式包括许多改变、修改和等同。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一种基于药学试验的研磨设备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一种基于药学试验的研磨设备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0017]图3为图2中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18]图中:1、主体;2、进料部分;3、出料部分;4、送料部分;5、研磨部分;6、研磨部件;7、第一微调结构;8、第二微调结构;9、导向件;41、转动轴;42、螺旋叶片;51、推动件;61、第一研磨面;62、第三研磨面;71、第二研磨面;72、衬套;81、第四研磨面;82、螺杆;83、固接有旋转外壳;91、导向面;92、弹簧;411、动力源;511、推动杆。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了,下面通过附图中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但是应该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的范围。
[0020]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设置于、设有”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相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固连”为固定连接的含义,固定连接的方式有很多种,不作为本文的保护范围,本文中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0021]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限制本技术,本文中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
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0022]请参阅说明书附图1

3,本技术提供一种基于药学试验的研磨设备的优选实施例。
[0023]在本实施例中附图标记代表本技术的主体1,该主体1将用于研磨并制作药品粉末或中药原材料的研磨,特别是用于专业领域,例如药学试验室,一般来说,在实验室中,存在放置主体1的架体,用于接收粉末的杯子置于上述主体1的出料部分3处。
[0024]进一步的,在本实施例中上述主体呈大致的主体构成,顶端为进料部分2,下端为出料部分3,且上述进料部分2与出料部分3交错布置,研磨部分5位于上述出料部分3的上方,上述研磨部分5与上述进料部分2错开。
[0025]进一步的,上述进料部分2选用广口状的料斗结构,广口朝外,以便于同步放置较多待研磨的原料。
[0026]进一步的,上述出料部分3选用收口状的料斗结构,收口朝外,以便于更好的收集研磨后的原料。
[0027]进一步的,在本实施例中,送料部分4连通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药学试验的研磨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1),该主体(1)上设有供材料进入的进料部分(2)以及供研磨后材料流出的出料部分(3),上述进料部分(2)以及出料部分(3)间连接有送料部分(4),上述送料部分(4)内设有可轴向移动的转动轴(41)且转动轴(41)的外圆周表面设有将由进料部分(2)进入的材料推向出料部分(3)的螺旋叶片(42),上述转动轴(41)的输入端设有动力源(411),研磨部分(5)位于上述出料部分(3)与上述送料部分(4)之间,研磨部件(6)位于研磨部分(5)并与上述出料部分(3)位置对应,且该研磨部件(6)与上述转动轴(41)键合并,上述研磨部件(6)的第一研磨面(61)与第一微调结构(7)的第二研磨面(71)研磨配合,且随研磨部件(6)的轴向移动改变上述第一研磨面(61)与第二研磨面(71)间的间距。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药学试验的研磨设备,其特征在于:上述第一微调结构(7)上布置有圆柱形的衬套(72)以实现在其长度方向上与上述研磨部分(5)同轴的滑动动作,研磨部分(5)上设有推动件(51)且上述衬套(72)布置在推动件(51)的推动杆(511)上并随推动杆(511)轴向移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药学试验的研磨设备,其特征在于:上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苗侯丽娜
申请(专利权)人:刘苗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