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于开启的井盖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166904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23 15:0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井盖的技术领域,公开了便于开启的井盖,包括盖体,盖体包括框架体,框架体的顶部具有外周平板,外周平板中设有多个凹陷孔,凹陷孔呈上下贯穿外周平板;框架体具有容腔,容腔内有混凝土块,混凝土块的外周侧壁与容腔的内侧壁粘结;混凝土块的顶部延伸至容腔的顶部开口;容腔的内侧壁朝背离所述容腔的方向向外凹陷,形成外陷槽,混凝土块嵌入在外陷槽中;通过在框架体的容腔填充形成混凝土块,盖体放置在井口上,混凝土块及外周平板的顶部平齐,与地面也平齐,保证盖体的稳固放置;在外周平板上设置凹陷孔,这样,在往井口安装盖体或者开启井盖时,便于辅助工具插入凹陷孔中,从而便于提起盖体或者安装盖体的操作。从而便于提起盖体或者安装盖体的操作。从而便于提起盖体或者安装盖体的操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便于开启的井盖


[0001]本专利技术专利涉及井盖的
,具体而言,涉及便于开启的井盖。

技术介绍

[0002]井盖是通往地下设施的出入口顶部的封闭物,凡是自来水、电信、电力、燃气、热力、消防、环卫等公用设施的地方都需要井盖。
[0003]井盖按承载力分重型井盖以及轻型井盖,按形状分为圆形和方形井盖,按材质分铸铁、球墨铸铁等金属材料及高强钢纤维水泥混凝土井盖。铸铁井盖具有强度高、承载力大等特点,但同时对开启井盖工具也有较高的要求。
[0004]现有技术中,井盖放置在井口上,覆盖了井口,但是,在井口安装井盖或者将井盖从井口上开启时,都需要搬运井盖,且当井盖覆盖在井口上后,由于井盖与井口之间配合紧密,往往难以开启。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便于开启的井盖,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井盖不便于安装的问题。
[0006]本专利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便于开启的井盖,包括布置在井口上且封闭井口的盖体,所述盖体包括框架体,所述框架体的顶部具有水平布置的外周平板,所述外周平板中设有多个间隔布置的凹陷孔,所述凹陷孔呈上下贯穿外周平板;
[0007]所述框架体具有顶部开口的容腔,所述容腔内填充有混凝土,形成固定在容腔内的混凝土块,所述混凝土块的外周侧壁与容腔的内侧壁粘结;所述混凝土块的顶部延伸至容腔的顶部开口,且与外周平板的顶部平齐布置;所述容腔的内侧壁朝背离所述容腔的方向向外凹陷,形成外陷槽,所述混凝土块嵌入在外陷槽中。
[0008]进一步的,所述容腔的底部凸设有多个加强筋,多个所述加强筋呈纵横交错布置,且所述加强筋的端部对接在容腔的侧壁上。
[0009]进一步的,所述加强筋呈拱起弧片状,所述加强筋与容腔的底部之间围合封闭的围合腔,所述围合腔沿着所述加强筋的长度方向延伸布置。
[0010]进一步的,所述围合腔内填充有多个弹性块,多个所述弹性块沿着围合腔的长度方向间隔布置;所述弹性块的顶部抵接加强筋,所述弹性块的底部抵接在容腔的底部,所述弹性块处于压缩状态。
[0011]进一步的,所述弹性块中设有多个穿孔,多个所述穿孔沿着围合腔的长度方向延伸,贯穿弹性块的两侧。
[0012]进一步的,所述外周平板朝向容腔的顶部开口水平延伸,形成延伸至容腔的顶部开口的内周环板,所述内周环板沿着容腔的顶部开口的轴向环绕布置,所述内周环板自上而下抵压着混凝土块的顶部。
[0013]进一步的,所述容腔的内侧壁包括两个长边侧壁以及两个短边侧壁,两个所述短
边侧壁相对布置,两个所述长边侧壁相对布置,所述长边侧壁与短边侧壁依序对接,围合形成所述容腔;所述长边侧壁呈固定布置,沿着自上而下的方向,所述长边侧壁朝向容腔内倾斜布置;所述短边侧壁的下部背离所述容腔向外凹陷,形成所述外陷槽。
[0014]进一步的,所述短边侧壁的顶部固定布置,所述短边侧壁的两侧以及底部活动布置,所述短边侧壁的底部活动抵接在容腔的底部;沿着自上而下的方向,所述短边侧壁的下部背离容腔倾斜布置,所述短边侧壁的下部与容腔的底部之间围合形成所述外陷槽。
[0015]进一步的,所述框架体中具有变形腔室,所述短边侧壁具有背离容腔的外侧面,所述变形腔室形成在所述短边侧壁的外侧面的外侧,当所述短边侧壁受到朝外的挤压时,所述短边侧边朝向变形腔室摆动变形。
[0016]进一步的,沿着自上而下的方向,所述凹陷孔朝偏向容腔的方向倾斜布置,且所述凹陷孔贯穿框架体的底部。
[0017]与现有技术相比

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便于开启的井盖,通过在框架体的容腔填充形成混凝土块,形成整体式的盖体,盖体放置在井口上,混凝土块及外周平板的顶部平齐,与地面也平齐,保证盖体的稳固放置;在外周平板上设置凹陷孔,这样,在往井口安装盖体或者将开启盖体时,便于辅助工具插入凹陷孔中,从而便于提起盖体或者安装盖体的操作。
附图说明
[0018]图1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便于开启的井盖立体示意图;
[0019]图2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框架体的局部剖切示意图;
[0020]图3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加强筋的剖切立体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
[0022]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实现进行详细的描述。
[0023]本实施例的附图中相同或相似的标号对应相同或相似的部件;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若有术语“上”、“下”、“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附图中描述位置关系的用语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的具体含义。
[0024]参照图1

3所示,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较佳实施例。
[0025]便于开启的井盖,包括盖体,盖体布置在井口上且封闭井口,盖体包括框架体100,框架体100作为盖体的外形框架。框架体100的顶部具有水平布置的外周平板102,当盖体放置在井口上后,外周平板102与地面平齐,且外周平板102自上而下抵接在井口的侧壁上,实现框架体100的固定放置。外周平板102中设有多个间隔布置的凹陷孔103,凹陷孔103呈上下贯穿外周平板102,
[0026]框架体100具有顶部开口的容腔101,容腔101内填充有混凝土,形成固定在容腔
101内的混凝土块。混凝土凝固后则形成混凝土块,混凝土块则与框架体100形成一体结构。混凝土块的外周侧壁与容腔101的内侧壁粘结。
[0027]混凝土块的顶部延伸至容腔101的顶部开口,且与外周平板102的顶部平齐布置,保证整个盖体的顶部与地面平齐;容腔101的内侧壁朝背离所述容腔101的方向向外凹陷,形成外陷槽203,混凝土块嵌入在外陷槽203中,从而,使得混凝土块与框架体100形成稳固的一体结构。
[0028]上述提供的便于开启的井盖,通过在框架体100的容腔101填充形成混凝土块,形成整体式的盖体,盖体放置在井口上,混凝土块及外周平板102的顶部平齐,与地面也平齐,保证盖体的稳固放置;在外周平板102上设置凹陷孔103,这样,在往井口安装盖体或者将开启盖体时,便于辅助工具插入凹陷孔103中,从而便于提起盖体或者安装盖体的操作。
[0029]容腔101的底部凸设有多个加强筋104,多个加强筋104呈纵横交错布置,且加强筋104的端部对接在容腔101的侧壁上。通过布置加强筋104,增强容腔101的底部的支撑强度,避免整个盖体因为受压出现变形的现象。
[0030]加强筋104呈拱起弧片状,加强筋104与容腔101的底部之间围合封闭的围合腔301,围合腔301沿着加强筋104的长度方向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便于开启的井盖,其特征在于,包括布置在井口上且封闭井口的盖体,所述盖体包括框架体,所述框架体的顶部具有水平布置的外周平板,所述外周平板中设有多个间隔布置的凹陷孔,所述凹陷孔呈上下贯穿外周平板;所述框架体具有顶部开口的容腔,所述容腔内填充有混凝土,形成固定在容腔内的混凝土块,所述混凝土块的外周侧壁与容腔的内侧壁粘结;所述混凝土块的顶部延伸至容腔的顶部开口,且与外周平板的顶部平齐布置;所述容腔的内侧壁朝背离所述容腔的方向向外凹陷,形成外陷槽,所述混凝土块嵌入在外陷槽中。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开启的井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容腔的底部凸设有多个加强筋,多个所述加强筋呈纵横交错布置,且所述加强筋的端部对接在容腔的侧壁上。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便于开启的井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筋呈拱起弧片状,所述加强筋与容腔的底部之间围合封闭的围合腔,所述围合腔沿着所述加强筋的长度方向延伸布置。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便于开启的井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围合腔内填充有多个弹性块,多个所述弹性块沿着围合腔的长度方向间隔布置;所述弹性块的顶部抵接加强筋,所述弹性块的底部抵接在容腔的底部,所述弹性块处于压缩状态。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便于开启的井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块中设有多个穿孔,多个所述穿孔沿着围合腔的长度方向延伸,贯穿弹性块的两侧。6.如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便于开启的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建同周新鑫夏鹏陈云林余江龙方忠牛雨田麦海武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市政工程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