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髓刺激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166148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23 15:04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软骨修复技术领域,公开了骨髓刺激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针体,所述针体位于所述壳体内,且所述针体的工作端能够伸出所述壳体;第一弹性件,所述第一弹性件与所述针体连接;执行机构,所述执行机构与所述针体连接,所述执行机构能够带动所述针体朝向所述壳体内移动,以使所述第一弹性件积蓄弹性势能,并能够释放所述针体,以使所述第一弹性件释放弹性势能带动所述针体复位。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执行机构和针体,为第一弹性件预先积蓄一定的弹性势能,以在执行机构释放针体时,利用第一弹性件释放的弹性势能为针体提供一定的作用力,使针体完成对骨髓的打孔动作,以取代现有动力钻孔,避免了高速旋转时产生热量破坏人体细胞。胞。胞。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骨髓刺激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软骨修复
,尤其涉及一种骨髓刺激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软骨损伤一般由剧烈运动、足底过度弯曲、踝关节背屈和外翻等因素引起,从而造成患者的活动不便。为了治疗软骨损伤,现有技术中,基于对受伤运动员采用骨髓刺激治疗的方式,引申至利用骨髓先天愈合能力治疗软骨损伤。
[0003]例如,如图1所示,医生通过钻孔设备100以动力钻孔的方式对患者进行骨髓刺激,然而由于动力钻孔的钻体需要高速的旋转,故其与骨髓接触时,会产生一定的热量,从而对人体内的细胞进行破坏。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避免高温破坏人体细胞的骨髓刺激装置。
[0005]为达此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6]本专利技术公开一种骨髓刺激装置,包括:
[0007]壳体;
[0008]针体,所述针体位于所述壳体内,且所述针体的工作端能够伸出所述壳体;
[0009]第一弹性件,所述第一弹性件与所述针体连接;
[0010]执行机构,所述执行机构与所述针体连接,所述执行机构能够带动所述针体朝向所述壳体内移动,以使所述第一弹性件积蓄弹性势能,并能够释放所述针体,以使所述第一弹性件释放弹性势能带动所述针体复位。
[0011]作为优选,所述第一弹性件积蓄弹性势能时,其自初始状态被压缩;所述第一弹性件释放弹性势能时,其自压缩状态恢复初始状态。
[0012]作为优选,所述执行机构包括蓄能件和释放件,所述释放件与所述蓄能件连接,所述释放件具有第一工作状态和第二工作状态;
[0013]当所述释放件处于第一工作状态时,所述释放件与所述针体连接,所述蓄能件能够通过所述释放件带动所述针体朝向所述壳体内移动,以使所述第一弹性件积蓄弹性势能;
[0014]当所述释放件处于第二工作状态时,所述释放件与所述针体分离,所述第一弹性件释放弹性势能,并能够带动所述针体复位。
[0015]作为优选,所述蓄能件的一端设有转轴,所述转轴位于所述壳体内,所述蓄能件能够绕所述转轴转动,所述蓄能件的另一端伸出所述壳体,所述壳体具有供所述蓄能件活动的让位孔。
[0016]作为优选,所述释放件具有握持部,所述握持部至少部分自所述让位孔伸出所述壳体。
[0017]作为优选,所述释放件的一端具有卡止部,所述针体具有卡槽,当所述释放件处于
所述第一工作状态时,所述卡止部位于所述卡槽内,当所述释放件处于所述第二工作状态时,所述卡止部脱离所述卡槽。
[0018]作为优选,所述释放件与所述蓄能件转动连接,所述释放件能够相对所述蓄能件转动以在所述第一工作状态和所述第二工作状态之间切换,所述释放件的另一端设有第二弹性件,当所述释放件处于所述第二工作状态时,所述第二弹性件积蓄弹性势能。
[0019]作为优选,所述执行机构还包括第三弹性件,所述第三弹性件与所述蓄能件连接,以能够复位所述蓄能件。
[0020]作为优选,所述骨髓刺激装置还包括第一限位件,所述第一限位件位于所述壳体内,以限制所述针体的移动轨迹。
[0021]作为优选,所述骨髓刺激装置还包括第二限位件,所述第二限位件位于所述壳体内,以限制所述针体的复位行程。
[0022]作为优选,所述针体的工作端呈预定角度倾斜设置。
[0023]作为优选,所述骨髓刺激装置还包括定位套,所述定位套与所述壳体连接,所述针体的工作端位于所述定位套内且能够自所述定位套的定位端伸出。
[0024]作为优选,所述骨髓刺激装置还包括通液管,所述通液管与所述针体连接,所述针体具有与所述通液管连通的输液通路,所述输液通路的输出端位于所述针体的工作端。
[0025]作为优选,所述针体包括针头和针管,所述针管具有安装槽,所述针头位于所述安装槽内。
[0026]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
[0027]本专利技术的骨髓刺激装置,通过执行机构和针体,为第一弹性件预先积蓄一定的弹性势能,以在执行机构释放针体时,利用第一弹性件释放的弹性势能为针体提供一定的作用力,使针体完成对骨髓的打孔动作,以取代现有动力钻孔,避免了高速旋转时产生热量破坏人体细胞。
附图说明
[0028]图1是本专利技术
技术介绍
中所述结构的示意图;
[0029]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锤状体敲击打孔件的示意图;
[0030]图3是本专利技术骨髓刺激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31]图4是本专利技术骨髓刺激装置初始状态示意图;
[0032]图5是本专利技术骨髓刺激装置蓄能件动作后示意图;
[0033]图6是本专利技术骨髓刺激装置释放件动作后示意图;
[0034]图7是本专利技术骨髓刺激装置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0035]图8是本专利技术骨髓刺激装置的局部剖视示意图;
[0036]图9

a是本专利技术骨髓刺激装置的针体局部放大示意图;
[0037]图9

b是本专利技术骨髓刺激装置的针管部分放大示意图;
[0038]图9

c是本专利技术骨髓刺激装置针头部分放大示意图。
[0039]图中:
[0040]100、钻孔设备;
[0041]200、锤状体; 300、打孔件;
[0042]1、壳体; 101、让位孔;
[0043]2、针体;201、卡槽;202、输液通路;203、针头;2031、定位件;204、针管;2041、安装槽;2042、定位部;205、出液孔;
[0044]3、第一弹性件;
[0045]4、执行机构;401、蓄能件;402、释放件;4021、握持部;4022、卡止部;403、转轴;404、第三弹性件;
[0046]5、第二弹性件;
[0047]6、第一限位件;
[0048]7、第二限位件;
[0049]8、定位套;
[0050]9、通液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51]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而非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专利技术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
[0052]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固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0053]在本专利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骨髓刺激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针体(2),所述针体(2)位于所述壳体(1)内,且所述针体(2)的工作端能够伸出所述壳体(1);第一弹性件(3),所述第一弹性件(3)与所述针体(2)连接;执行机构(4),所述执行机构(4)与所述针体(2)连接,所述执行机构(4)能够带动所述针体(2)朝向所述壳体(1)内移动,以使所述第一弹性件(3)积蓄弹性势能,并能够释放所述针体(2),以使所述第一弹性件(3)释放弹性势能带动所述针体(2)复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骨髓刺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弹性件(3)积蓄弹性势能时,其自初始状态被压缩;所述第一弹性件(3)释放弹性势能时,其自压缩状态恢复初始状态。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骨髓刺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执行机构(4)包括蓄能件(401)和释放件(402),所述释放件(402)与所述蓄能件(401)连接,所述释放件(402)具有第一工作状态和第二工作状态;当所述释放件(402)处于第一工作状态时,所述释放件(402)与所述针体(2)连接,所述蓄能件(401)能够通过所述释放件(402)带动所述针体(2)朝向所述壳体(1)内移动,以使所述第一弹性件(3)积蓄弹性势能;当所述释放件(402)处于第二工作状态时,所述释放件(402)与所述针体(2)分离,所述第一弹性件(3)释放弹性势能,并能够带动所述针体(2)复位。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骨髓刺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蓄能件(401)的一端设有转轴(403),所述转轴(403)位于所述壳体(1)内,所述蓄能件(401)能够绕所述转轴(403)转动,所述蓄能件(401)的另一端伸出所述壳体(1),所述壳体(1)具有供所述蓄能件(401)活动的让位孔。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骨髓刺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释放件(402)具有握持部(4021),所述握持部(4021)至少部分自所述让位孔伸出所述壳体(1)。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骨髓刺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释放件(402)的一端具有卡止部(4022),所述针体(2)具有卡槽(201),当所述释放件(402)处于所述第一工作状态时,所述卡止部(4022)位于所述卡槽(201)内,当所述释放件(40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钱增男杨健周卫昆丁燕陈志超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市美新迪斯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