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皖西学院专利>正文

一种基于高含量皖西山茶油的润肤油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9165466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23 15:0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高含量皖西山茶油的润肤油以及制备方法,润肤油包括以下重量百分比成分:山茶油79%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高含量皖西山茶油的润肤油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润肤油
,尤其涉及一种基于高含量皖西山茶油的润肤油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油茶树,又名山茶树,是山茶科山茶属的木本植物,与油棕、橄榄、椰子齐名,它们一同被称为世界上四大木本油料树种。山茶油是从山茶科油茶树种子中获得的,是我国最古老的木本食用植物油之一。从山茶籽中提取得到的植物油脂
‑‑
山茶油中富含不饱和脂肪酸,油酸和亚油酸含量高达85%—97%。
[0003]山茶油成分与橄榄油相似,甚至在某些方面优于橄榄油,它有着“东方橄榄油”“油中珍品”的称号,长期食用能够滋润肌肤,延缓肌体衰老,增进记忆力。山茶油中还含有大量的角鲨烯、维e、茶多酚等抗氧化成分,并且山茶籽油的组成部分70%—80%和人体皮肤一样,与皮肤的亲和性很好,易于皮肤吸收,可以促进皮肤柔嫩而富有弹性。因此,山茶油可以作为开发润肤油的原料使用。
[0004]润肤油的研究有很多,在公布号为“CN113842338A”的《一种山茶油润肤油及其制备方法》,在先前的基础上,延长了润肤油的香味持续时间,具体做法是通过由酒精、去离子水、水果提取物、香精、麝香、水杨酸苄酯、十四算异丙酯、茶叶提取物制作的香味剂;由合欢花提取物、水溶性珍珠、海藻提取物制作的温和液;由山茶油、辛癸酸甘油三酯、棕榈酸、鲸蜡硬脂醇、维生素、精油制作的山茶润肤油初夜。然后依次将香味剂、温和液、山茶润肤油初夜混合在一起得到了山茶润肤油。该润肤油涂抹后香味保持较久,并且柔润度较高,擦拭后较为清爽。
[0005]上述专利技术制作的山茶润肤油,由于制作工序较为繁琐,步骤较多,不利于工业化生产;并且配方所使用的试剂材料过多,没有充分发挥出山茶油自身的价值;更为重要地是,现有山茶油在精制过程中抗氧化成分有所损失,如现有皖西山茶油润肤油仍然存在易于变质、保存时间短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基于高含量皖西山茶油的润肤油及其制备方法。
[0007]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8]一种基于高含量皖西山茶油的润肤油,包括以下重量百分比(以产品总量计)的成分:
[0009]山茶油79%

81%,十六酸异丙酯5%

5.8%,角鲨烷4.5%

5.1%,辛癸酸甘油三酯4.9%

5.6%,小麦胚芽油4%

6%,茶多酚0.008%

0.012%,茶树森林香精0.492%

0.59%。
[0010]优选的配方包括以下重量百分比的成分:
[0011]山茶油79%,十六酸异丙酯5.8%,角鲨烷4.8%,辛癸酸甘油三酯4.9%,小麦胚芽油5%,茶多酚0.008%,茶树森林香精0.492%。
[0012]优选的配方包括以下重量百分比的成分:
[0013]山茶油80%,十六酸异丙酯5.05%,角鲨烷5.1%,辛癸酸甘油三酯5.1%,小麦胚芽油4.2%,茶多酚0.009%,茶树森林香精0.541%。
[0014]优选的配方包括以下重量百分比的成分:
[0015]山茶油81%,十六酸异丙酯5.0%,角鲨烷4.5%,辛癸酸甘油三酯4.9%,小麦胚芽油4.0%,茶多酚0.01%,茶树森林香精0.59%。
[0016]优选地,所述山茶油和小麦胚芽油均经过真空干燥处理,含水率均小于0.1%。
[0017]山茶油为精制皖西山茶油;小麦胚芽油是以小麦芽为原料制取的一种谷物胚芽油,它有着抗氧化作用,可以减少过氧化脂质生成,促进皮肤保湿功能,使皮肤润泽,还可以促进新陈代谢和皮肤更新,抗皱、防皱、防皮肤老化等等;茶多酚由制作山茶油所剩余的果壳、籽粕,精致山茶油的提取物重新再利用等到的,它不仅有着不俗于人工合成抗氧剂的高抗氧化性,还有着杀菌的作用。
[0018]本专利技术通过使用精制皖西山茶油作为润肤油的主要成分,以80%左右的高含量充分发挥山茶油作为护肤用油的作用,再添加小麦胚芽油提高其吸收效果,茶多酚增强其抗氧化能力,角鲨烷提高其保湿能力,十六酸异丙酯降低它的油腻性,从而得到一款富含高抗氧,能护肤保湿,抗皱抗衰老的高含量皖西山茶油润肤油。
[0019]优选地,所述茶多酚的提取过程如下:将油茶果壳进行粉碎机粉碎,过40目筛,石油醚60℃水浴回流脱脂,过滤,挥发干石油醚,得到预处理后油茶果壳粉末;将预处理后油茶果壳粉末用乙醇浸提,80℃水浴加热,保温提取多次,收集提取液,等体积氯仿萃取,分出氯仿相,改用乙酸乙酯多次萃取,回收乙酸乙酯,浓缩剩余溶液,冷冻干燥,去离子水反复重结晶,得到茶多酚提取物。
[0020]本专利技术还提出一种基于高含量皖西山茶油的润肤油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21]将山茶油加入搅拌容器中,先加入小麦胚芽油和茶多酚,搅拌时间20min,搅拌温度为50

60℃,再依次加入十六酸异丙酯、辛癸酸甘油三酯、角鲨烷、茶树森林香精,继续搅拌10min,搅拌至全部溶解,得到山茶油润肤油。
[0022]优选地,当搅拌容器在20min仍内有不溶物时,则由过滤器过滤不溶物重新返回至搅拌容器继续溶解。保证产品稳定性。
[002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24]1.针对现有山茶油润肤油易于变质、保存时间短的问题,本专利技术通过向润肤油中添加抗氧化剂——天然茶多酚,且添加了适量的小麦胚芽油以提高润肤油的保湿效果、吸收效果、抗皱效果,还最终得到了一款全新的产品配方,并且经过了严格的标准检测,各项指标也都符合了国家标准。
[0025]2.本专利技术配方以高含量的茶油作为主成分,山茶油含量达到了百分之八十左右,无需添加大量的人工合成材料,充分发挥了山茶油自身的优势,该润肤油对皮肤无刺激性,并且皮肤吸收速度很快,润肤效果显著,保湿性也优于市售润肤油。
附图说明
[0026]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基于高含量皖西山茶油的润肤油的制备方法的工艺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0028]一、皖西油茶简介:
[0029]油茶是世界四大木本油料之一,也是我国特有的油料物种,有”油中珍品”之称。六安市全国首批油茶产业发展示范市,也是安徽省油茶种植面积最大的市,近年来油茶产业高速发展,并在业内逐渐形成“皖西油茶”的地标性商品。
[0030]但遵照近十年本地生产的现状,茶油的资源利用率较高,但目前对于油茶资源的利用仍不够充分,相关加工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大量果壳废弃物和油茶籽饼粕,果壳废弃物和油茶籽饼粕还尚有提取残油、提取茶皂素、制作肥料、制作抛光粉以及其他用途,亟待回收利用。...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高含量皖西山茶油的润肤油,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百分比的成分:山茶油79%

81%,十六酸异丙酯5%

5.8%,角鲨烷4.5%

5.1%,辛癸酸甘油三酯4.9%

5.6%,小麦胚芽油4%

6%,茶多酚0.008%

0.012%,茶树森林香精0.492%

0.59%。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高含量皖西山茶油的润肤油,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百分比的成分:山茶油79%,十六酸异丙酯5.8%,角鲨烷4.8%,辛癸酸甘油三酯4.9%,小麦胚芽油5%,茶多酚0.008%,茶树森林香精0.492%。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高含量皖西山茶油的润肤油,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百分比的成分:山茶油80%,十六酸异丙酯5.05%,角鲨烷5.1%,辛癸酸甘油三酯5.1%,小麦胚芽油4.2%,茶多酚0.009%,茶树森林香精0.54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高含量皖西山茶油的润肤油,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百分比的成分:山茶油81%,十六酸异丙酯5.0%,角鲨烷4.5%,辛癸酸甘油三酯4.9%,小麦胚芽油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必琼周道安刘宇欣潘攀凌敏李克禹
申请(专利权)人:皖西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