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电气火灾监控探测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163528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23 15: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电气监测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智能电气火灾监控探测器,有效地解决了现有的电气火灾监控探测器只根据剩余电流采集模块采集到的剩余电流达到阈值进行报警,从而导致电气火灾探测器的准确性不高的问题,本申请所述的探测器还包括漏电单元,所述漏电单元根据剩余电流采集模块检测到的剩余电流信号和温度采集模块检测的温度信号分别进行处理后输出报警信号至主控MCU模块,所述漏电单元包括初级处理电路和次级处理电路,从而进一步保证了电气设备的安全性。步保证了电气设备的安全性。步保证了电气设备的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电气火灾监控探测器


[0001]本技术涉及电气监测
,具体为一种智能电气火灾监控探测器。

技术介绍

[0002]电气火灾探测器在如今的发生的电气设备发生故障而引起的火灾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电气火灾探测器通过内置电路及软件对下级终端电流探头传递过来的信号进行智能分析处理,由此可判断出下级终端即电气设备每一只电流探头的状态,如《电气火灾监控探测器》,其申请号为201420609261.9。
[0003]此现有的电气火灾监控探测器虽实现了剩余电流值即泄漏电流可从20到1000mA之间设置任意值,但是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发现,但是由于电气设备上的剩余电流包括固定泄漏电流和合理泄漏电流,很容易就达到了剩余电流阈值,若是只根据剩余电流采集模块采集到的剩余电流达到阈值进行报警,则也存在准确性不高的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5]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智能电气火灾监控探测器。
[0006](二)技术方案
[0007]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智能电气火灾监控探测器,包括剩余电流采集模块、温度采集模块、报警器和主控MCU模块,,所述探测器还包括漏电单元,所述漏电单元根据剩余电流采集模块检测到的剩余电流信号和温度采集模块检测的温度信号分别进行处理后输出报警信号至主控MCU模块,所述主控MCU模块启动报警器;
[0008]所述漏电单元包括初级处理电路和次级处理电路;
[0009]所述初级处理电路包括运放器U2B,运放器U2B的同相端与电阻R1相连接,电阻R1的另一端连接剩余电流采集模块,运放器U2B的反相端分别连接电阻R2的一端、运放器U2B的输出端,电阻R2的另一端与运放器U1B的同相端,运放器U1B的反相端与电阻R3的一端相连接,电阻R3的另一端分别连接三极管Q3的发射极、电阻R6的一端并连接正极性电源VCC,运放器U1B的输出端分别连接电阻R6的另一端、三极管Q3的基极、二极管D2的正极,三极管Q3的集电极连接电阻R5的一端,电阻R5的另一端与电容C2的一端相连接,电容C2的另一端分别连接电容C1的一端并连接地,电容C1的另一端与二极管D2的负极相连接;
[0010]所述次级处理电路包括晶闸管Q4,晶闸管Q4的控制极分别连接初级处理电路中的二极管D2的正极、电容C1的一端,晶闸管Q4的阳极连接温度采集模块,晶闸管Q4的阴极与电阻R10的一端相连接,电阻R10的另一端分别连接电阻R7的一端、电阻R4的一端、运放器U4B的同相端、运放器U3B的同相端,运放器U3B的反相端与电阻R13的一端相连接,电阻R13的另一端分别连接初级处理电路中的电阻R3的另一端并连接正极性电源VCC,运放器U3B的输出端与二极管D3的正极相连接,二极管D3的负极分别连接二极管D4的负极、电阻R12的一端、二极管D1的负极,二极管D1的正极分别连接运放器U4B的输出端、电阻R8的一端,运放器U4B
的反相端分别连接电容C3的一端、电阻R7的另一端,电容C3的另一端分别连接电阻R4的另一端、嗲组R12的另一端、初级处理电路中的电容C2的另一端并连接地。
[0011]进一步地,所述初级处理电路的一端连接剩余电流采集模块,所述初级处理电路的另一端连接次级处理电路的一端,所述初级处理电路的另一端分别连接剩余电流采集模块、主控MCU模块。
[0012]进一步地,所述初级处理电路将剩余电流采集模块检测到的剩余电流信号进行比较后启动次级处理电路。
[0013]进一步地,所述次级处理电路将温度采集模块检测的温度信号分为两路,将两路温度信号分别进行比较和减法运算后得到报警信号。
[0014]进一步地,所述次级处理电路将一路温度信号进行比较得到比较信号,将另一路温度信号进行减法运算得到差值信号,基于差值信号与比较信号输出报警信号。
[0015]进一步地,所述次级处理电路基于差值信号与比较信号进行或运算后输出报警信号。
[0016]进一步地,所述探测器还包括基本信息采集模块,所述基本信息包括电压、电流、频率,在所述基本信息过限时启动报警器。
[0017](三)有益效果
[001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智能电气火灾监控探测器,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19]1、本申请提供的漏电模块,所述漏电单元根据剩余电流采集模块检测到的剩余电流信号和温度采集模块检测的温度信号分别进行处理后输出报警信号至主控MCU模块,避免了现有的电气火灾监控探测器只根据剩余电流采集模块采集到的剩余电流达到阈值进行报警,从而导致电气火灾探测器的准确性不高的问题出现,从而进一步保证了电气设备的安全性。
[0020]2、设置的漏电模块中的初级处理电路对剩余电流采集模块采集到的剩余电流信号经运放器U1B进行比较,并利用三极管Q3、二极管D2进行判断,从而判断出此时电气设备的剩余电流是否达到了阈值,并启动次级处理电路,进一步确认是否需要对剩余电流进行保护,从而保证安全。
[0021]3、设置的漏电模块中的次级处理电路则对剩余电流增大引起的温度变化进行检测,分别利用运放器U3B、运放器U4B对温度信号进行比较和减法运算,从而输出报警信号至主控MCU模块,进一步保证对剩余电流进行处理时的准确性。
[0022]4、设置基本信息采集模块,所述基本信息包括电压、电流、频率,在所述基本信息过限时启动报警器从而避免在基本信息过限时对电气设备的损害,进而保护电气设备的安全。
附图说明
[0023]图1为本技术的模块示意图;
[0024]图2为本技术的初级处理电路的原理示意图。
[0025]图3为本技术的次级处理电路的原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7]请参阅图1

图3,本技术提供一种新的技术方案:一种智能电气火灾监控探测器,包括剩余电流采集模块、温度采集模块、报警器和主控MCU模块,所述探测器还包括漏电单元,所述漏电单元根据剩余电流采集模块检测到的剩余电流信号和温度采集模块检测的温度信号分别进行处理后输出报警信号至主控MCU模块,所述主控MCU模块启动报警器。
[0028]所述漏电单元包括初级处理电路和次级处理电路,所述初级处理电路的一端连接剩余电流采集模块,所述初级处理电路的另一端连接次级处理电路的一端,所述初级处理电路的另一端分别连接剩余电流采集模块、主控MCU模块。
[0029]所述初级处理电路将剩余电流采集模块采集到的剩余电流信号经电阻R1、运放器U1B进行同相放大后传输至运放器U1B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电气火灾监控探测器,包括剩余电流采集模块、温度采集模块、报警器和主控MCU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探测器还包括漏电单元,所述漏电单元根据剩余电流采集模块检测到的剩余电流信号和温度采集模块检测的温度信号分别进行处理后输出报警信号至主控MCU模块,所述主控MCU模块启动报警器;所述漏电单元包括初级处理电路和次级处理电路;所述初级处理电路包括运放器U2B,运放器U2B的同相端与电阻R1相连接,电阻R1的另一端连接剩余电流采集模块,运放器U2B的反相端分别连接电阻R2的一端、运放器U2B的输出端,电阻R2的另一端与运放器U1B的同相端,运放器U1B的反相端与电阻R3的一端相连接,电阻R3的另一端分别连接三极管Q3的发射极、电阻R6的一端并连接正极性电源VCC,运放器U1B的输出端分别连接电阻R6的另一端、三极管Q3的基极、二极管D2的正极,三极管Q3的集电极连接电阻R5的一端,电阻R5的另一端与电容C2的一端相连接,电容C2的另一端分别连接电容C1的一端并连接地,电容C1的另一端与二极管D2的负极相连接;所述次级处理电路包括晶闸管Q4,晶闸管Q4的控制极分别连接初级处理电路中的二极管D2的正极、电容C1的一端,晶闸管Q4的阳极连接温度采集模块,晶闸管Q4的阴极与电阻R10的一端相连接,电阻R10的另一端分别连接电阻R7的一端、电阻R4的一端、运放器U4B的同相端、运放器U3B的同相端,运放器U3B的反相端与电阻R13的一端相连接,电阻R13的另一端分别连接初级处理电路中的电阻R3的另一端并连接正极性电源VCC,运放器U3B的输出端与二极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杰肖海涛周智鹏张延平梁闪光尹森林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红檀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