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赵恩新专利>正文

便携式鱼池水体增氧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16236 阅读:47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便携式鱼池水体增氧机,涉及有电机、钢芯轴、支撑座、橡胶套、支架、叶轮轴套和叶轮组成。电机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动力源,在电机的动力输出轴上,连接设置有钢芯轴,钢芯轴的前端连接到叶轮,并直接对叶轮进行驱动。在钢芯轴的后端位置,设置有支撑座以保持钢芯轴的稳定性。在从支撑座开始直至叶轮轴套的钢芯轴上,设置有橡胶套。橡胶套的外面设置有支架,支架前端则固定在叶轮轴套上。在叶轮轴套的前面,以与钢芯轴内连接的形式设置有叶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的便携式鱼池水体增氧机,整体结构简单,操作使用方便,尤其便于携带,方便转场使用,运行耗能低,增氧效率高。(*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使用捏行涉及水体曝气增氧装置,尤其涉及便携式鱼池水体增氧机
技术介绍
水产养殖过程中,尤其是淡水水产养殖过程中,需要经常性地向池内水体中增氧, 所以市场上已经有多种可供选择的水体增氧机。一种是水车式增氧机,靠运行速度让叶片 溅起水花,以增大水与空气的接触面,实现氧交换。但由于水的密度比空气大800倍,不可 能实现空气与水进行最大面积的交换。另一种是潜水推流式增氧机,其增氧的原理是通过 高速旋转的叶片产生一定的负压,将空气吸入水中,在水体中将空气和水混合成气泡状,达 到增氧的目的。但实际上这种增氧机耗能高,效率低,运行的成本高。再一种是喷水式增氧 机,这种增氧机实际的增氧效率低,能耗高,尤其是并不能真正实现水下增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便携式鱼池水体增氧 机,方便携带转场,尤其是运行耗能低,效率高。本技术所述的便携式鱼池水体增氧机,涉及有电机、钢芯轴、支撑座、橡胶套、 支架、叶轮轴套和叶轮组成。所说的电机是本技术的动力源,在所说电机的动力输出轴 上,连接设置有钢芯轴,钢芯轴的前端连接到叶轮,并直接对叶轮进行驱动。在所说钢芯轴 的后端位置,设置有支撑座以保持钢芯轴的稳定性。在从支撑座开始直至叶轮轴套的钢芯 轴上,设置有橡胶套。在所说的橡胶套的外面,设置有支架,支架的前端则固定在叶轮轴套 上。在所说叶轮轴套的前面,以与钢芯轴内连接的形式设置有叶轮。本技术所述的便携式鱼池水体增氧机,整体结构简单,操作使用方便,尤其便 于携带,方便转场使用,运行耗能低,增氧效率高。附图说明附图1是本技术所述便携式鱼池水体增氧机的结构示意图。1-电机2-钢芯 轴3-支撑座4-橡胶套5-支架6-叶轮轴套7-叶轮具体实施方式现参照附图1,结合实施例说明如下本技术所述的便携式鱼池水体增氧机, 涉及有电机1、钢芯轴2、支撑座3、橡胶套4、支架5、叶轮轴套6和叶轮7组成。所说的电 机1是本技术的动力源,在所说电机1的动力输出轴上,连接设置有钢芯轴2,钢芯轴2 的前端连接到叶轮7,并直接对叶轮7进行驱动。在所说钢芯轴2的后端位置,设置有支撑 座3以保持钢芯轴2的稳定性。在从支撑座3开始直至叶轮轴套6的钢芯轴2上,设置有 橡胶套4。在所说的橡胶套4的外面,设置有支架5,支架5的前端则固定在叶轮轴套6上。 在所说叶轮轴套6的前面,以与钢芯轴2内连接的形式设置有叶轮7。本技术所述的便携式鱼池水体增氧机,整体结构简单,操作使用方便,尤其便于携带,方便转场使用,运行耗能低,增氧效率高。权利要求便携式鱼池水体增氧机,其特征在于在电机(1)的动力输出轴上,连接设置有钢芯轴(2),钢芯轴(2)的前端连接到叶轮(7),在所说钢芯轴(2)的后端位置,设置有支撑座(3);在从支撑座(3)开始直至叶轮轴套(6)的钢芯轴(2)上,设置有橡胶套(4);在所说的橡胶套(4)的外面,设置有支架(5),支架(5)的前端则固定在叶轮轴套(6)上。专利摘要便携式鱼池水体增氧机,涉及有电机、钢芯轴、支撑座、橡胶套、支架、叶轮轴套和叶轮组成。电机是本技术的动力源,在电机的动力输出轴上,连接设置有钢芯轴,钢芯轴的前端连接到叶轮,并直接对叶轮进行驱动。在钢芯轴的后端位置,设置有支撑座以保持钢芯轴的稳定性。在从支撑座开始直至叶轮轴套的钢芯轴上,设置有橡胶套。橡胶套的外面设置有支架,支架前端则固定在叶轮轴套上。在叶轮轴套的前面,以与钢芯轴内连接的形式设置有叶轮。本技术所述的便携式鱼池水体增氧机,整体结构简单,操作使用方便,尤其便于携带,方便转场使用,运行耗能低,增氧效率高。文档编号C02F7/00GK201591075SQ201020014679公开日2010年9月29日 申请日期2010年1月14日 优先权日2010年1月14日专利技术者赵恩新 申请人:赵恩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便携式鱼池水体增氧机,其特征在于在电机(1)的动力输出轴上,连接设置有钢芯轴(2),钢芯轴(2)的前端连接到叶轮(7),在所说钢芯轴(2)的后端位置,设置有支撑座(3);在从支撑座(3)开始直至叶轮轴套(6)的钢芯轴(2)上,设置有橡胶套(4);在所说的橡胶套(4)的外面,设置有支架(5),支架(5)的前端则固定在叶轮轴套(6)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恩新
申请(专利权)人:赵恩新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7[中国|山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