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林均武专利>正文

鼻腔异物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16222 阅读:26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提高操作安全性的鼻腔异物钩,包括“U”形钩体,“U”形钩体的前端带有弯钩,弯钩与“U”形钩体为一整体,“U”形钩体上套有滑动手托,滑动手托与“U”形钩体相对滑动连接,“U”形钩体的后端固定连接有手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用于取出鼻腔异物。(*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医疗用品,尤其涉及一种鼻腔异物钩
技术介绍
目前鼻腔内如果进入异物需要使用镊子夹取或者使用钩子钩出,但是使用镊子容 易将异物推入鼻咽部并坠入喉、气管、支气管内,导致生命危险,使用钩子钩出时,由于钩子 锋利,容易刺伤鼻黏膜或者皮肤,安全性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提高操作安全性的鼻腔异物钩。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鼻腔异物钩,包括“U”形 钩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U”形钩体的前端带有弯钩,弯钩与“U”形钩体为一整体,“U”形 钩体上套有滑动手托,滑动手托与“U”形钩体相对滑动连接,“U”形钩体的后端固定连接有 手柄。本技术的优点效果是由于本技术包括“U”形钩体,“U”形钩体的前端带 有弯钩,“U”形钩体上套有滑动手托,滑动手托与“U”形钩体相对滑动连接,“U”形钩体的后 端固定连接有手柄,所以使用本技术可以有效避免刺伤鼻黏膜,安全性高,并且取材方 便,成本低,既有强度又有弹性。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描述一种鼻腔异物钩,如图1、2所示,包括“U”形钩体2,“U”形钩体2的前端带有弯钩1,弯钩1与“U”形钩体2为一整体,“U”形钩体2上套有滑动手托4,滑动手托4与“U”形 钩体2相对滑动连接,“U”形钩体2的后端固定连接有手柄3。使用时,可以根据需要调节滑动手托4的位置,手持滑动手托4的位置,将本使用 新型的前部从异物的上方越过异物进入鼻腔内,到达异物后方,钩住异物向外拉即可。权利要求一种鼻腔异物钩,包括“U”形钩体(2),其特征在于所述的“U”形钩体(2)的前端带有弯钩(1),弯钩(1)与“U”形钩体(2)为一整体,“U”形钩体(2)上套有滑动手托(4),滑动手托(4)与“U”形钩体(2)相对滑动连接,“U”形钩体(2)的后端固定连接有手柄(3)。专利摘要一种提高操作安全性的鼻腔异物钩,包括“U”形钩体,“U”形钩体的前端带有弯钩,弯钩与“U”形钩体为一整体,“U”形钩体上套有滑动手托,滑动手托与“U”形钩体相对滑动连接,“U”形钩体的后端固定连接有手柄,本技术用于取出鼻腔异物。文档编号A61B17/50GK201586051SQ20102001526公开日2010年9月22日 申请日期2010年1月15日 优先权日2010年1月15日专利技术者庞宗领, 徐倩, 徐长辉, 林均武, 王炳莲 申请人:林均武;徐倩;王炳莲;庞宗领;徐长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鼻腔异物钩,包括“U”形钩体(2),其特征在于:所述的“U”形钩体(2)的前端带有弯钩(1),弯钩(1)与“U”形钩体(2)为一整体,“U”形钩体(2)上套有滑动手托(4),滑动手托(4)与“U”形钩体(2)相对滑动连接,“U”形钩体(2)的后端固定连接有手柄(3)。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均武徐倩王炳莲庞宗领徐长辉
申请(专利权)人:林均武徐倩王炳莲庞宗领徐长辉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7[中国|山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