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林均武专利>正文

一种临床耳鼻喉检查专用扩耳器及其使用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5251113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14 22:4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耳鼻喉科检查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临床耳鼻喉检查专用扩耳器,包括架体,所述架体的顶部开设有圆形通孔,所述架体底部的两侧均设置有扩耳臂,所述扩耳臂与圆形通孔之间设置有连接机构,所述架体的后侧固定连接有壳体,所述壳体内腔的右侧转动连接有双向螺杆,双向螺杆表面的两侧均螺纹连接有螺套。本发明专利技术解决了耳鼻喉科耳腔的检查大多都是直接将内窥镜放置于患者的耳腔中进行观察,直接放置内窥镜,耳腔空间狭小,使用内窥镜观察不全面,内窥镜直接与耳腔内壁接触,也会给患者带来不适的问题,该临床耳鼻喉检查专用扩耳器及其使用方法,单手可操作,操作方便,而且扩耳力度把握精准,给患者的检查提供了便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临床耳鼻喉检查专用扩耳器及其使用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耳鼻喉科检查
,具体为一种临床耳鼻喉检查专用扩耳器及其使用方法。
技术介绍
耳鼻喉科主要诊疗一些有关耳、鼻、咽喉的疾病,耳常见疾病有耳聋、耳鸣、耳硬化症、晕动病、爆震性聋、中耳炎专题、梅尼埃病(美尼尔症)、耳廓假性囊肿、先天性耳前瘘管、外耳道真菌病,耳部其它疾病,阿斯匹林不耐受三联症、中耳癌、颞骨骨折、耳廓外伤、先生性耳前瘘管、外耳道炎及疖、耳廓软骨膜炎、耵聍栓塞大疱性鼓膜炎、聋哑症、鼓膜外伤、耳源性脑积水、间断脉冲噪音损伤、急性化脓性乳突炎、鳃裂瘘管、潜水性内耳损伤、前庭神经炎、颞骨岩部炎等。耳鼻喉科耳腔的检查大多都是直接将内窥镜放置于患者的耳腔中进行观察,直接放置内窥镜,耳腔空间狭小,使用内窥镜观察不全面,内窥镜直接与耳腔内壁接触,也会给患者带来不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临床耳鼻喉检查专用扩耳器及其使用方法,具有便捷操作和检查仔细的优点,解决了耳鼻喉科耳腔的检查大多都是直接将内窥镜放置于患者的耳腔中进行观察,直接放置内窥镜,耳腔空间狭小,使用内窥镜观察不全面,内窥镜直接与耳腔内壁接触,也会给患者带来不适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临床耳鼻喉检查专用扩耳器,包括架体,所述架体的顶部开设有圆形通孔,所述架体底部的两侧均设置有扩耳臂,所述扩耳臂与圆形通孔之间设置有连接机构,所述架体的后侧固定连接有壳体,所述壳体内腔的右侧转动连接有双向螺杆,所述双向螺杆表面的两侧均螺纹连接有螺套,所述螺套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框架,所述连接机构的一侧设置有驱动杆,所述驱动杆的后端贯穿至壳体的内腔,所述驱动杆位于壳体内腔一侧的表面与框架的内壁滑动连接,所述壳体的左侧设置有拨动机构,所述螺套的顶部设置有限位机构,所述框架的底部设置有导向机构。优选的,所述拨动机构包括固定于壳体左侧的矩形架,所述双向螺杆的左端贯穿至矩形架的内腔并与矩形架的内壁转动连接,所述双向螺杆位于矩形架内腔一侧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拨动块,所述拨动块的表面开设有多个凹槽。优选的,所述矩形架的左侧固定连接有把手,所述把手的表面设置有橡胶套,橡胶套的表面设置有防滑纹。优选的,所述连接机构包括固定于架体两侧的两个基块,位于同侧的两个基块之间固定连接有轴杆,所述轴杆的表面转动连接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的一侧与扩耳臂固定连接,所述连接块的后侧与驱动杆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壳体正表面的两侧均开设有与驱动杆相适配的弧形槽。优选的,所述限位机构包括固定于壳体内腔的固定杆,所述固定杆位于双向螺杆的顶部,所述固定杆表面的两侧均滑动连接有滑套,所述滑套的底部与螺套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导向机构包括开设于壳体内腔底部两侧的导向槽,所述导向槽的内腔滑动连接有导向滑块,所述导向滑块的顶部与框架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扩耳臂的底部为弧形边,所述扩耳臂的表面光滑。本专利技术还公开的一种临床耳鼻喉检查专用扩耳器的使用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患者侧躺在病床上,使得需要观察的耳腔向上;步骤二:预先使得该扩耳器上两个扩耳臂处于闭合状态,医务人员手一只手握住把手,将该扩耳器托起,然后将扩耳臂的底部缓慢的放置于患者的耳腔中,使得扩耳臂伸入耳腔至合适的位置;步骤三:医务人员握住把手那只手的大拇指拨动拨动块转动,拨动块带动双向螺杆转动,双向螺杆则带动表面的两个螺套在双向螺杆的表面反向运动,螺套则带动两个框架反向运动,框架则带动驱动杆在框架的内腔滑动,驱动杆带动连接块在轴杆的表面向上转动,进而通过连接块带动两个扩耳臂张开,达到撑开耳腔的目的,接着医务人员可将耳道内窥镜缓慢的通过圆形通孔,放置于两个扩耳臂之间,清晰的观察患者耳腔的情况,而且医务人员可通过该扩耳器给患者的耳腔进行精准上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1、本专利技术通过拨动机构操作双向螺杆转动,进而通过螺套带动两个框架反向运动,使得驱动杆在框架的内腔滑动,驱动杆通过连接机构带动扩耳臂张开,达到扩耳的目的,单手即可操作,接着医务人员放入内窥镜进行观察,即可达到便捷操作和检查仔细的目的,解决了耳鼻喉科耳腔的检查大多都是直接将内窥镜放置于患者的耳腔中进行观察,直接放置内窥镜,耳腔空间狭小,使用内窥镜观察不全面,内窥镜直接与耳腔内壁接触,也会给患者带来不适的问题,该临床耳鼻喉检查专用扩耳器及其使用方法,单手可操作,操作方便,而且扩耳力度把握精准,给患者的检查提供了便捷。2、本专利技术通过拨动机构和把手的设置,医务人员可握住把手,把手表面的橡胶套增加了医务人员握住把手的舒适度,接着握住把手那只手的大拇指可与拨动块接触,可对拨动块进行拨动,即可带动双向螺杆转动,凹槽能够增加了医务人员的手与拨动块接触的摩擦力,避免了医务人员拨动拨动块时出现打滑的情况,即可达到单手操作的目的。3、本专利技术通过弧形槽的设置,能够为驱动杆提供了运动轨迹,使得驱动杆稳定的在弧形槽的内腔滑动,提高了驱动杆运动时的稳定性。4、本专利技术通过限位机构的设置,滑套则避免了双向螺杆转动时使得螺套跟着转动,而且双向螺杆与螺套为螺纹连接关系,双向螺杆则实现了带动两个螺套相向或反向运动,螺套则带动滑套在固定杆的表面滑动,为螺套的运动提供了限位,提高了螺套运动时的稳定性。5、本专利技术通过导向机构的设置,螺套则带动框架运动,框架则带动导向滑块在导向槽的内腔滑动,即可为框架的运动提供导向,使得框架的运动更加稳定。6、本专利技术通过扩耳臂的设置,其弧形边的设置,在将扩耳臂放置与耳腔中时,扩耳臂不会刮伤耳腔壁,扩耳臂表面的光滑,整体的增加了扩耳臂放置于患者耳腔时的舒适度。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结构立体示意图;图2为本发壳体结构的立体剖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壳体结构的主视剖面图。图中:1、架体;2、圆形通孔;3、扩耳臂;4、连接机构;41、基块;42、轴杆;43、连接块;5、壳体;6、双向螺杆;7、螺套;8、框架;9、驱动杆;91、弧形槽;10、拨动机构;101、矩形架;102、拨动块;103、凹槽;11、把手;12、限位机构;121、固定杆;122、滑套;13、导向机构;131、导向槽;132、导向滑块。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3,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临床耳鼻喉检查专用扩耳器,包括架体1,架体1的顶部开设有圆形通孔2,架体1底部的两侧均设置有扩耳臂3,扩耳臂3的底部为弧形边,扩耳臂3的表面光滑,通过扩耳臂3的设置,其弧形边的设置,在将扩耳臂3放置与耳腔中时,扩耳臂3不会刮伤耳腔壁,扩耳臂3表面的光滑,整体的增加了扩耳臂3放置于患者耳腔时的舒适度,扩耳臂3与圆形通孔2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临床耳鼻喉检查专用扩耳器,包括架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架体(1)的顶部开设有圆形通孔(2),所述架体(1)底部的两侧均设置有扩耳臂(3),所述扩耳臂(3)与圆形通孔(2)之间设置有连接机构(4),所述架体(1)的后侧固定连接有壳体(5),所述壳体(5)内腔的右侧转动连接有双向螺杆(6),所述双向螺杆(6)表面的两侧均螺纹连接有螺套(7),所述螺套(7)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框架(8),所述连接机构(4)的一侧设置有驱动杆(9),所述驱动杆(9)的后端贯穿至壳体(5)的内腔,所述驱动杆(9)位于壳体(5)内腔一侧的表面与框架(8)的内壁滑动连接,所述壳体(5)的左侧设置有拨动机构(10),所述螺套(7)的顶部设置有限位机构(12),所述框架(8)的底部设置有导向机构(13)。/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临床耳鼻喉检查专用扩耳器,包括架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架体(1)的顶部开设有圆形通孔(2),所述架体(1)底部的两侧均设置有扩耳臂(3),所述扩耳臂(3)与圆形通孔(2)之间设置有连接机构(4),所述架体(1)的后侧固定连接有壳体(5),所述壳体(5)内腔的右侧转动连接有双向螺杆(6),所述双向螺杆(6)表面的两侧均螺纹连接有螺套(7),所述螺套(7)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框架(8),所述连接机构(4)的一侧设置有驱动杆(9),所述驱动杆(9)的后端贯穿至壳体(5)的内腔,所述驱动杆(9)位于壳体(5)内腔一侧的表面与框架(8)的内壁滑动连接,所述壳体(5)的左侧设置有拨动机构(10),所述螺套(7)的顶部设置有限位机构(12),所述框架(8)的底部设置有导向机构(1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临床耳鼻喉检查专用扩耳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拨动机构(10)包括固定于壳体(5)左侧的矩形架(101),所述双向螺杆(6)的左端贯穿至矩形架(101)的内腔并与矩形架(101)的内壁转动连接,所述双向螺杆(6)位于矩形架(101)内腔一侧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拨动块(102),所述拨动块(102)的表面开设有多个凹槽(10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临床耳鼻喉检查专用扩耳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矩形架(101)的左侧固定连接有把手(11),所述把手(11)的表面设置有橡胶套,橡胶套的表面设置有防滑纹。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临床耳鼻喉检查专用扩耳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机构(4)包括固定于架体(1)两侧的两个基块(41),位于同侧的两个基块(41)之间固定连接有轴杆(42),所述轴杆(42)的表面转动连接有连接块(43),所述连接块(43)的一侧与扩耳臂(3)固定连接,所述连接块(43)的后侧与驱动杆(9)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临床耳鼻喉检查专用扩耳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5)正表面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均武王炳莲
申请(专利权)人:林均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